Color Organ是什么
今日份勤(làn)奋(yòng)好(wi)学(ki)的我。
一开始是看到Scriabin的钢琴独奏用了color organ。我就想,是涂成彩色的管风琴…?…比如celebrate LGBT什么的…?…真可先锋了呢(前一段还出现了avant-garde这种词)。想想那时候我们还在辛亥革命呢。
然后我搜到了这个。

我就懵了。Organ在这里难道是器官的意思么。
噔噔噔噔。Wiki出场。
早在十六世纪末,意大利人就想着要把颜色和音乐捣鼓在一起。接下来一百年里大家变着花样画图纸YY。比如这种:

对不起上面的不算图纸。这才是:

上面两张图已经到十八世纪了。
Louis Bertrand Castel是个法国的数学家,入了耶稣会,很喜欢钻研颜色。他把自己设想的color organ给做了出来——当时叫ocular harpsichord。查了下harpsichord叫“大键琴/羽管键琴”,是这种现在去博物馆才会看到的东西:

那个ocular harpsichord的原理,是用了六十块彩色小玻片,每片上都安了个小帘子遮住,等到敲击这个音符时,帘子就撩起来,光线就能穿透拨片,散发出彩色的光芒了鸭!
真是超fancy的。
当时德国很有名的一个作曲家Telemann还跑去法国围观这台琴,并特地给它写了几首曲子。但这东西还是没火起来,因为很多人都不待见它。卢梭就唧唧歪歪:音乐是连续性的艺术,颜色则应该在稳定的状态下欣赏。不过Castel自己当然是很满意的,“聋子也能看到音乐了”。
十九世纪,终于有个叫Bainbridge Bishop的美国人拿到了color organ的专利。这回是真的管风琴!!!弹奏时可以同步将彩色光线投出来。可惜三台琴都被烧掉了(三场不同的火灾)。
十九世纪末,一个英国画家Alexander Wallace Rimington造出了他的color organ。

然后就是骗我打开wiki的Scriabin出场啦。他给《普罗米修斯-火之诗》作曲的时候,就是直接把音和光一起谱的。作为一个自称的“联觉(synaesthetic)”人士,他有自己的一套音色对应系统。但是不同的设计者对于音与色的对应关系都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我也不通音律……所以如果欲知详情,可以参见这里和这里(Castel-p53;Bishop-p54;Rimington-p55)。《普》首演的时候所用的音色装置,是灯光工程师Preston S. Millar造的,叫chromola,跟上图Rimigton的版本差不多。
让我跳一跳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有点神奇了!一个叫Thomas Wilfred的丹麦人也造了自己的color organ,给它取名叫Clavilux。这种光线根据音乐无声变幻的形式,他称其为“lumia”。Lumia!!!撸妹就是这样来的!!!。再细看下图,我惊呆了——我想起了Windows Media Player……啊。原来如此。
(啊呀,那时候我们是不是在五四运动)

Soundless symphonies。六七十年代,Wilfred的装置作品一直在MOMA展出,影响了迷幻时代的许多艺术家。(啊,这段时间正是Counterculture,看lumia不正是飞叶一般的效果么)
再回到最上面贴的第一张图。“Color organ”在六七十年代已经泛指这种自带迪厅效果的音乐播放器了。
【到了这里我已经打开了约莫二十个wiki页和一堆乱七八糟别的网页,浪费了超过两个小时】
【然而在ctrl+w的机械操作中,不小心又发现一个梗】
那个早在十六世纪末就想玩color organ的人,叫Giuseppe Arcimboldo。

原来是他啊混蛋!
。
好了最后贴一个现代的fancy玩意儿。
上面基本都超链了。关于这个好像这本书里说得挺详细的。
Harmony and Dissent: Film and Avant-garde Art Movement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Precursors of the Absolute Cinema: The Colour Organ and the Lichtspiel - p44)
Wiki害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