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新旧哲学交替2 笔记
世纪之交的新旧哲学交替 1.生命哲学 生命哲学的中心点与传统形而上学的“存在”不同,是为“生成”(这里与尼采的观点有所相似,都是将世界置为变化的世界)。他们认为世界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整体,有形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中独立存在的形式仅仅是人为分析的产物。生命的本质是活动,活动本质是自由创造。 生命哲学更多与伦理学和美学关联,它主要为了指导人们生命本质(背景是19世纪末自然科学获得重大发展,到人自身的解释却没有相应变化) 伯格森(代表人物)(法国) 绵延:其将生命的流动成为绵延 他对时间的认识:纯粹时间与物理时间,有两种对应认识途径,直觉和理智(同样,为便于理解,可以说是下意识与理性两者的区别,从这里看,伯格森对传统哲学的继承就出来了,他广泛采用的是传统哲学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去解释问题,思维并没有完全脱离桎梏) 2.新康德主义(德国) 论证了哲学的中心概念是“价值”,哲学只能作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价值科学而存在;他们认为伦理学,美学,甚至认识论的问题实际都是价值论的问题。价值论是科学和文化的基础,分支是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对应着真善美圣四种价值的研究。(从这里看,与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似乎颇具联系) 政治领域,新康德主义者多有社会主义倾向 3.功利主义(英国哲学) 功利主义和政治是息息相关的,也与经验论具有关联。 功利主义更多是一种道德哲学 边沁(创始人)最大幸福原则:他强调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他说: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个强有力的主人控制之下,痛苦和快乐。只是它们才能向我们指出应当做什么,并决定了做什么。 一切社会活动都是建立在快乐和痛苦的感情基础上的。(他将快乐和痛苦置为一种处事的基本动机)他有一套计算最大幸福的公式,但这个原则并不符合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即集体主义的幸福有时不等于个体的最大幸福。 密尔(个人主义的功利主义) 他有一个“多数人的暴政”观点,即民选时代,人民同样会对少数人形成一定意义的独裁和压迫,这是不符合自由主义的内在定义的,也不符合利他主义,他认为的功利主义,是互不压迫,互不影响,每个人都得利的一种思想。(也即一定意义上的利他主义) 4.实用主义(美国哲学)(这里指古典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是逻辑分析和真实定义的学说。 实用主义是一种人的有意识活动的目的和活动的结果之间逻辑的联系,例如黄油是软的,可以说是如果刮这块黄油,可以很明显地看见凹陷。 它反对形而上学,认为客观的实质才是重要的,比如之前黄油所代表的可刮性,又比如我们看见一个时钟,如果只是看见了时钟的样子,对我们没有任何帮助,掌握其内在真理(原理),才有用。(这启示了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关注事物的内在反映,掌握其原理所在,才能真正切中问题,如果只是盲目就问题解决,终究浪费了过多精力) 杜威(集大成者)(实验主义) 杜威的实验主义着重说实验建立了“知”与“知的对象”间的关系,这也验证了实用主义是反映真理观的主义。实验主义反对二元论,并称知识是一连串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