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摆脱原生家庭的控制与伤害的?
查看话题 >父母子女一场
在微博上看到“深圳打孩子视频”,很震惊。即使对一个成年人,下那种狠手也难,何况是个完全不敢反抗的孩子。这对所谓的“父母”,连最起码的道德底限都丧失了。我以为这是个案,但这几天在豆瓣看到两篇写得很好的日记,讲小时候如何受到父母的暴力对待,都很令人震惊。毒打孩子的情况可能比我想象得普遍。
以前觉得欧美国家的儿童保护政策过于矫情,像电影《刮痧》里讲的,有些亚裔家庭因为不同的传统受到误伤。现在我认识到,这种“矫情”的政策是必要的。有心理问题的父母太多,他们打孩子根本不是什么“都为你好”,也不是教育不得法,他们只是在宣泄自己的病态情绪而已。不能以普通父母的思维揣测心理变态的父母。很多孩子遭受的虐待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因为年龄幼小、毫无社会经验,未成年人没办法保护自己,只能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这方面,我们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一方面,矫枉是对的,但不能过正。我有一种感觉,在豆瓣,父母是有原罪的。太多人把自己的问题归因于原生家庭。像上面说的,有一部分原生家庭的确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但同时也必须承认,我们有时候对原生家庭的影响做了过度夸大。
原生家庭不是基因序列,并不是你的每个细胞都靠它编码且无法改变(well,“无法改变”现在也不见得了)。你可以选择尝试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而非顾影自怜。很多人这样做了,也获得了成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又有谁能一辈子顺风顺水,在完美的呵护下长大呢?向前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自怨自艾强。
不能将所有的性格缺陷和不如意都归罪于父母。很多事情,他们也无法左右。没有人完美无缺,没有父母毫无失误。毕竟大家都是普通人,比如你的祖父母,你的父母,你儿女的父母。
这样讲,不是自以为站在道德高地,指责正在经历痛苦的人。我是在自省。从2016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我的情绪出了一些问题,常常觉得生无可恋。当时我将问题归因于父母,尤其是我爸,认为他当年没有放手让我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导致我痛苦挣扎这么多年仍无法解脱,且没希望解脱。我爸多次表示后悔,说他做错了,并且提了几个解决方案,都被我否决。我的方案是:对付活着吧。后面还有一句没说:活到哪天算哪天。
近半年,我心态好了一些,想法也变了。我承认我爸当年的建议是对的。我不见得适合学文学、历史,也不是不喜欢生物。客观讲,我的性格更适合学习理科。这么多年坚信自己对生物不感兴趣,只是大脑为不做正事找借口而已。我对生物专业是很有兴趣的。
平心而论,我爸妈是非常优秀的父母。我见到的各种对父母的控诉,都安不到我爸妈头上,他们全部没犯过。我想,如果让我做父母,我连他们一半的耐心也拿不出来。我当然不会打人,但冷暴力方面我是专家呀。
我从小到大只挨过一次打,literally一次,我妈在我后背上拍了两巴掌。那时候大概四岁,一天傍晚我妈因为什么说了我两句,我生气了,一蹶达(我妈语,东北话,意思自己体会)就走了,甩下一句“我找我爸去!” 我爸还在学校没下班。天已经擦黑了,我妈忙着做饭,没想到我真有胆自己跑出去,过几分钟叫我没人答,屋里屋外一看没有,吓坏了。跑出去一找,看我已经顺着后坡的小路走出去挺远了。我妈追上我,把我拉回来,一手拽着胳膊,一手在我后背上拍了两下,问:“还敢不敢自己跑了!?” 我记得特别清楚,一点儿不疼,但有用手拍鼓一样的空声儿。我嚎啕大哭。 我妈打了两巴掌后,心神稳下来,开始哄我,说了一堆,“天都快黑了,遇着狼把你叼走怎么办?遇着坏人把你偷走怎么办?” 我抽抽搭搭表示“以后不自己跑了”。 后来我爸回来,笑嘻嘻又哄一通,说“我大闺女这小脾气儿,可大了,最招人稀罕”,还批评我妈不该打孩子(我妈总说我爸,“孩子这脾气,都是你惯的!” 我一直不觉得,现在看我妈可能说对了)。这么多年了,说起小时候的事,我妈还常有点后悔地说:“大闺女小时候,让我给拍了两巴掌。”
现在回想,我爸妈跟我发脾气的情况基本没有。我脸皮薄,发脾气只能让我恼羞成怒,没理也得爸妈先服软儿。我爸脾气急,动静大,但走得快;我妈生气不声不响,但持续时间长。我综合爸妈的特点,脾气又大又持续时间长,所以我们家教育孩子主要靠暗示,态度不对只能起反作用。啊,反省一下,可能我给爸妈造成的心理创伤更大。
说这些,不是显摆我童年幸福。我的意思是,无论父母什么样,我们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情绪低落、抑郁症、空心病,等等等等。向前看,积极找解决办法,比纠缠不能改变的既成事实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