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终总结
查看话题 >瞬思一百:2018个人心灵小史
一年将尽,图文记往。便是平凡,也应记得呀。

1. 年纪渐长,愈发觉出“天性乐观”是种财富,它使人总从积极的一面感受生活,始终保持“看世界”的好奇与兴趣,并在人生五味中体会到甜比苦多——即便事实并不总是如此。
2. 经人历事愈多,愈觉应该感谢父母的馈赠,即便童年大部记忆都已归还岁月,一些东西历经时光磨洗却愈发清亮:他们无形中给予我的乐观“天性”和积极心态,使我成为我,成为容易快乐、享受付出的我。
3. 太容易说服自己的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既然上天赐予我感知“最低程度的快乐”的能力,也要接受由此带来的泛滥成灾的不加分辨的“善意”视角——乐也是它,苦也是它。

4. 我受益于善良,也受困于善良。它使我非常容易联结到各种人,相信人,在一切未知时首先判断Ta是好的,在看到问题后能够容忍——这并不值得骄傲,我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乐观、善良总起来说没错,它们一天天一点点施加作用给生命,我接受它们的好,也看到它们附带的部分,这就是成长,是时间馈赠的玫瑰。
5. 感谢痛苦,它令人成长。
6. 与P老师说起重回校园时代会怎样。那时候我既没有刻意广见闻,也没有看到未来的成长性,只似一个散漫的点一点点漂游至今,完全意识不到那些普通的日子会如何勾连起广深的命运。站在30岁回望20岁,心中难免生出“如果当时怎样就好了”的遗憾来。而如果40岁回望30岁,在当下,在今天,我又能满足多少未来对此刻的期待?

7. 我们试图弄清命运的概貌,反复排演过去种种不可能的可能,甚至希望重来一次以使前路校准……但我忽而想起她、他、他们,无数个“我们”都犯下过同样的错,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但每一个个体都要亲身承受属于Ta的那一份——我们到底在为谁买单?
8. 心底一直有一种想要铺展开一卷个体生命全景画面细细观摩的渴望:站在30岁门口张望40岁、50岁、60岁……跟门里的人好好聊一聊不同生命历程的心理体验——然后反观当下生活,明白哪些不必在意,哪些可以放弃,哪些值得坚持,哪些应该尝试——即使人生中有些遗憾不可避免,也能心绪安宁,泰然接受。
9. 因为成长几乎是一辈子的事,我好奇那些40岁、50岁、60岁的人如何安放他们的烦思,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动放弃成长,那他的烦思必有去处。

10. “我”从过去生发出现在,一路走来,一点点告别旧光景。拉一个长镜头反观过去的自己,再拉长时间刻度回到立时此地,其实,“现在”之我,跟“过去”之我,中间除有“记忆”相连,简直就是两个人了。
11. 不断成长的过程也是不断放弃的过程——即使你再恋恋不舍,也必须与无数个过去的“我”告别,转而投身到新的生命周期的挑战中,完成该阶段“命定”的任务——非如此,心智无法成熟。
12. 是的,成长是一件孤独的妙事。

13. 人生路上同行者,即便起点相同,目标一致,若是成长速度有快慢,早晚不能同抵一个终点;若是速度相近,虽并不参与彼此生活,在平行世界用心陪跑一段也弥足珍贵;若是一个愿奔,一个肯等,协调步调,然后步履不停共赴前程,也能一道欣赏人生美景——最怕的是原本同路,慢的人画地为牢,快的人看透风景,如此,即使再亲近也只能渐行渐远。
14. 一些人,大约是凭借着散落在过去岁月里的片刻欢愉给生命打底,才有勇气活在这“不值得”的人间吧。
15. 万千瞬思,如果不是为形所役,早不知道带我们成神、成魔多少次了。

16. 这些年我陷于自己的生活无暇他顾,偶尔从视频中看到故乡的变化,竟觉陌生起来。离乡越久,回乡越少,好似心理距离也远了——“那不是我的故乡”。转而想想,城如人,它也在努力生长呀,当然不会一成不变。
17. 所有人的终点都一样,快节奏、少思考不过是匆匆奔赴死亡。
18. 一些人因为没有从过去的生活中获得足够的滋养,未来也很难生发跟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立联结的欲望。
19. 那久久不能放下的,有一天突然释怀放下,唯一的可能是它终究还是不适合你。放下它,放过自己,往前走。

20. 我在北京生活了N年,抽离掉填充其中的故事,也可换成“我在空间中经历了时间。
21. 一个“好”惯了的人“坏”不到哪儿去,兜兜转转还是会回到“好”上来。
22. 有时遇到难办事,糟心不已,但想到书中所说——内在压力是你目前看来长期的角色脚本,你必须学会与之共处——一切就变得能够忍受。有时候不是抗压力不够,是需要有人告诉你“没关系,这是每一个走这条路的人必经的部分”。看到它们在,就已经是一种治愈了。
23. 事物相互决定对方,而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
24. 万千人群中,你是你自己。万古长河中,你是你自己。你所拥有的最大的财富和武器,都是你自己。

25. 为了躲避承担责任带来的痛苦,数不清的人甘愿放弃权力,实则是在逃避自由。我记下了《少有人走的路》中的这一句。
26. 自由是人的生命消极的一面,而其积极的一面就是责任。《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的这一句,与上一条简直异曲同工。
27. 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仍然对生活说“是”。
28. 对自我的一点点突破,写在纸上,也不过是前人早就写过且你早就读过很多次的浅白文字——然而依旧开心得不行不行的,因为这是自我的成长啊。

29. 一定要感谢这样的人:他真诚提醒你看似努力、勤奋的思维实则存在愚蠢的漏洞。
30. 身边有一个很聪明的人时不时给你一些很“负面”的评价很好呀,这种有质量的“指手画脚”能帮你不断迭代成为更好的自己。
31. 泰然接受遗憾、后悔、失落后,就能从遗憾、后悔、失落处生发出虽微小却真实可感的力量。
32. 直到今天才懂“知行合一”的难处。“知”已经不易,“行”还要匹配升级后的“知”,实在是需要心性的磨练。
33. 人一认真就好看。

34. 房、车、人易比较,毕竟物质生活更为显性。但心灵生活则从根本上区分着人们幸福与否。
35. 向下堕落太容易。风往北吹,水往东流,心灵的成长与成熟却要忍受痛苦,与自然法则对抗。穿过荆棘,趟过泥泞,成为“完整”的人,这本身就是进化的奇迹。
36. 每个人都是一个秘密,关于Ta的家族的秘密。Ta携带着特定家族的基因密码——生理的,还有心理的密码,行走于世,全无遮拦。
37. 说不羡慕别人的人生是假的,但自己的这一份,也是绝版的呐。

38. 忽然想起那个广告,改造一下,“你”是我的功课——“你”是所有人事物。
39. 总是习惯于谈论过去,大约是对未来信心不足吧。
40. 或许有些人最大的问题在于不能好好跟过去告别。那些未及展开就草草收场的情感体验,那些当懂不懂后来才懂的人生真相,因为关涉到现在的生活,总不能痛痛快快收入旧时光。然而生命已经进入新阶段,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任务,若告别不彻底,则开始难顺遂,这便是生长痛吧。

41. 成熟跟年龄没有必然关系,小大人不一定是大人,但老小孩就是一种小孩。
42. 命运写在性格里。
43. 你永远无法预料转机何时来,所以才叫“突如其来”。
44. 理想实现的必由之路,也不过是学会一生简单专注地做成一件你喜欢的事罢了。

45. 或许大多数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急于求成”:渴望快点终结不愉快的关系或是令人烦恼的沟通,渴望孩子快长大或是自己快退休,渴望冬天快过去或是任务快完成,渴望快速get全部人生密码或是快进不完满的人生……但其实我们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问题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终其一生的目标并不是飞奔赴死,而正是生活在重重苦难中并享受这唯一一次心智成熟的旅程。
46. 他人对我们行为的反应就好比一面镜子,因为它折射出的是我们自己无法认清的自己。他人给予我们自身无法捕捉的东西,给予我们身体有形的意识,给予我们对自己性格的认识,因此,他人必不可少。——阿兰·德波顿

47. 我们用尽一生探索自我,也不过是人类心灵进化史上的一小簇浪花——虽微不足道,但仍有必要。正如友人言:一寸进步有一寸欢喜
48. 从前,我站在“自己”这个原点,企图张望全世界。如今,我关心世界,我更望向自己。要走过全部的人生路才知怎样更好呀,或者去一百个人的人生里提取公约数。
49. 我们认识自己,但尽管做了一切努力还是不认识自己,我们认识他人,但我们还是不认识他们,因为我们和他们都不是一回事。

50. 既然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异里,放弃幼稚几乎是必须的。可以简单,但不能天真。
51. 之前感谢过自己,今夜忽然想感谢北京。这座城市生产苦闷烦恼,也供应机遇欢笑。越来越享受三十以后心智成熟的旅程,也看到自花甲而起的人生继续生长。囿于生活,但并不局限于生活,我坐在井中,手里拿着万花筒。即便我仍只能做我,却通过观察他人而成为了更好的我。我认不清路,我走错了路,它以更细腻更丰盈的内在成长安慰我。这一切要都感谢北京。

52. 做不到全情投入当下,这大概是有时会觉得生活“飘”的一个原因。破除其中“焦虑”的根本之道,大概只有“认真生活”一条吧。
53. 一切活动都基于心理活动,一切历史都是心灵史。正是一个又一个心理事实组成了我们的生活。
54. “我们对一点点身体的伤口都会大惊小怪,却对心理伤口毫无概念”。——现代人糟糕的的情感卫生观念
55. 如果你不能去看更好的风景,那就把原地当成远方吧。

56. 在身边旅行,是一场最小程度的冒险。
57. 随时随地举起手机,是我能获得的最小体积的快乐。
58. 每日内心起起伏伏,唯一确定的快乐是可以用照片记下光景——那里面保藏着彼时彼刻永不再来的安宁欢欣、寂然的狂喜和自我的不可思议。

59. 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就像风,吹来,也会吹去。迎风行,在风里,送风去,就自然而然地过好每一天吧。
60. 一天之中,我最爱傍晚,其次是清晨。我总是忘记正午。哦,正午也很好。
61. 地球不停自传,世界从来不会完全入睡。

62. 梦就像生活的切片,专门呈现那些你从未注目却真实存在的潜意识片段。
63. 醒来睡不着的时候,想到从来没有重启过人生,一种遗憾便在黑夜中轻微蔓延。
64. 以为是逝去永不再来的时光,又在黑夜来访。以为是微不足道的每一天,却悄悄埋下了以后的命运——这便是“当时只道是寻常”吧?
65. 五年前就像昨天,五年后又何尝不是明天。

66. 日子怎样都是流逝,不如过得真诚单纯。
67. 焦虑时投身书怀抱,这是我的秘密武器。
68. 如果你沮丧,那就在自己的沮丧里待一会儿——直接否定沮丧多不现实——只要记得沮丧完及时出来就好了。
69. 若你是敏感的人,体验幸福的能力加倍,体验痛苦的能力也加倍。

70. 正是那些吞噬了我所有自信乐观的艰难时刻,和荣耀着我生命征途的微小或盛大的喜悦的时刻,共同构成了我。
71. 谁能解除自己身上的保守和乏味?当然是自己呀。我还没遇见相见恨晚的自己。
72. 难过是自己,苦痛也是自己,正是这些负向时刻连同欢乐、幸福一起组成了自己。短暂而巨大的孤独感后,我又从负向情绪中活了过来。

73. 不知你是否也是这样,内心奔淌着的河流是否让你有片刻宁静?要做的功课很多呀,最令人为难的就是生活。
74. 早一点晚一点没关系,重要的是看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75. 久居城市,节气难辨,常常要靠玉兰提醒,靠海棠提醒,靠娇娇嫩嫩风风韵韵提醒。冬装脱了又穿,气温升了又降,仍旧是一种提醒——春天就是这样呀。日复一日劳作的人,春天雷打不动来看你,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慰籍么?

76. 小雨霏霏,有一点凉,初夏最舒服的天气。我有时只要能感受到一点点来自自然的特别的美好,就能接受生活安排下的苦局。

77. 夏夜八时许,正是温柔时。
78. 走在美妙初秋里,好似我们也变成了美妙的一部分。

79. 秋天是从四季深处生发的喜悦。
80. 置身于秋是巨大的幸福。
81. 当狗尾草的毛绒边缘被嵌上一层柔和的光晕,时节就近秋了。
82. 如果你在秋天来北京走走,很难不喜欢它的。

83. 一直觉得冬天是浪漫的季节,并因觉得浪漫而显得不那么难捱。
84. 翻出古诗来读,虽然都是熟稔的句子,却忽而发觉以往未曾注意的地方:古人真爱描写风物啊,便是有情,也多寄情山水。我们今天的写作者,你的愁肠百结,你的情思涌动,为什么不能常常在自然的风、光、雨、雪中见到了呢?
85. 美的教育并不难,你只需要到自然中去。

86. “暮色四合”四个字在城市几乎是用不到的。想起小时候,深秋傍晚自田间跟爸爸回家,天光迅疾暗淡,星月渐渐明亮起来,在笼盖四野的穹庐下走着,路灯是没有的,心里却是坦荡温柔又踏实。如今住在城里的“空中楼阁”,不能“脚踏实地”,几乎要忘记这种踏实感,只能从字面上遥想当年了。
87. 止疼药是伟大的发明。好想给生活也来一片,让它接管我们的“免痛”人生。
88. 病时疼痛再次告诉我这个漠视“当下”的人:坐下休息时偶尔回忆过去没有问题,不过,起身就要回到“现在”。如果不给“现在”留位置,就让疼痛来帮你确认——每一分每一秒,此时此刻。

89. 因果关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迷信。
90. 开口即偏见。
91. 许是年少时很多体验都是第一次,因着新鲜敏感记录下多情文字。如今每日内心纷繁杂思不亚于一场世界战役,却少有下笔记录的冲动。许多事,埋心底,日光久,都忘记——直到有一天再遇着相似情境,当初的心绪又重来。一边再次体验内心点滴变化,观照它,陪伴它,一边慨叹自己的心灵成长极慢,几乎还是停在多年前的原地。

92. 每天所想都是些琐事,无非怎么安排工作生活,怎么安顿跳跃的悲观又乐观的心绪,怎么跳出现实世界飞往快乐又遥远的地方去。似乎也理不出个头绪来,就这么任其在胸膛里东奔西突,再在表面上整合出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微笑着面对生活。
93. 如果一个人不能激发一个人的好、一个人的善,反而让生命愈发枯萎黯淡,那也是一种恶吧。
94. 把自己扔进电影院两小时,笑一会儿再哭一会儿,两小时后重返现实,表面看来吃饭、交谈并无不同,实际上内心已经去旅行过一遭了。

95. 之前全无交集、只是偶有交点的人,你见Ta也在努力生长,常会在心底悄然赞叹“奇妙”。
96. “我们的人生需要一个目录。”跟Z老师聊天时他这样说。
97. 只要你“真”,在细微和宏大处都保持“真”,就足够吸引人。发出这句广播后,我喜欢的作家竟然也点赞了,可以说是相当激动了。
98. 那些所谓的“偶然”和“巧合”,其实早已埋藏在我们必然交织的生活,一旦你选择“看见”,相遇就会变得更多。

99. 若论年平均阅读量,我们传达室大叔看过的书可能要远高于平均线。所以,还说什么呢?看书去吧。
100. 大隐隐于北京地铁内——当然是地铁上的读书人啊。
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