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暴力凌虐子女,你做过吗?
前不久网上爆出“深圳虐童”事件,父母对年仅八岁的女儿拳打脚踢,像是有什么血海深仇一搬。这样的毒打应该也是家常便饭了,被父母扯着头发摔到地上,小女孩不哭不闹继续回位置上做作业……让人很心疼。
家庭暴力的各种形态里,不仅仅只有“拳脚相加”,还有语言暴力最,万不可小看它的杀伤力,语言暴力也会严重伤害儿童的身心发展。
为人父母者,必须以积极的爱语,来取代恶言恶语。否则,家庭权力系统的黄袍加身之后,父母的嘴巴将凌虐子女至死!
一、父母要讲道理
父母亲不可以只下命令,而不说明原因。不但要说明原因,还要讲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不冲突的好道理。
“不讲理”的父母,经常逼迫儿童处于认知失调状态——“叫你做就去做,问那么多干嘛”!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不必讲道理,他又不懂,讲那么多干嘛,我还会害他不成?
其实,孩子最喜欢讲道理,成年人反而不那么注重讲理。
儿童时期是个体发展历程中,最需要讲道理的阶段,因为儿童迫切需要道理。
儿童期不只生理机能在“练习成熟”,他的“认知机能”也在练习成熟。他必须凭借其“认知能力”去认知父母与外界提供的信息,搜寻“一个理由”来“诠释”现象,再转存为“所知”的内容,而成为日常生活的参考判准。
父母一定要讲理,不但要讲子女听得懂的道理,还要讲符合快乐原则的道理。

若父母不讲理,儿童的自我与人格照样发展,只是发展中会加入一条指导程序一一你是大人,你拥有权力,只要你喜欢,你就是道理。以及只要人家管不着,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
儿童世界里,凡事皆有理由,诸事都有标准,这些理由与标准的数据库,一直在新增与修订之中。父母不要抱怨儿童贪玩,因为……
【例一】
父亲:“怎么一直在玩,玩一整天了!”
儿子:“对啊! 因为我们是小孩子啊!
【例二】
豪豪:”爸,我骑车摔倒了,受伤了,你看!“
父亲:”好痛喔! 有没有哭,我帮你擦药好吗?“
豪豪:“痛啊! 我只哭一点点,我会自己擦药。”
父亲:“你好勇敢啊! 为什么只哭一点点?”
豪豪:“因为我长大了呀! 我现在上小学了,我不是幼儿园的小孩。”

二、不做人身攻击
亲子沟通最忌人身攻击。
有些父母一生气就乱骂孩子:“笨蛋”、“蠢猪”、“白痴”、“坏孩子”、“没用”、“去死”、“养条狗都还......”等,此类直接否定儿童尊严与自我存在价值的语言暴力,严重破坏亲子间爱与被爱关系的链接。
孩子会认为:父母不爱我,还会接受父母的指示一一我是笨蛋,所以我做不好事: 我是白痴,所以我老是做错事; 我是坏孩子,所以我不必去做快乐的事......
小孩子爱惜羽毛、自我珍惜的心思,远远超过大人所能想象。
许多父母总是认为小孩子骂过就算,等下他就忘了! 错了,小孩子不再向你提起,小孩子换个面具来与你相处,可是创伤已深藏内心之中,而在某个时点与事件的诠释过程中,转化为自我观的某一个部分。
儿童处于家庭权力系统的下位,他一点一滴的自尊几乎都是父母所赐,他的自我观是在父母“他人预言应验“的强大压力下,辛辛苦苦地挣来的,儿童自我弱势之王国的建立,经常遭受父母或师长不经意的欺凌,小孩子自己知道这一切,所以他珍惜羽毛。
他可以接受大人责备他,甚至处罚他,却无法接受大人直接蹂躏他的王国,否定他的自我!

小孩子真的无力防守,尤其是负责协防的父母反扑之时,除了说说就只有屈服了。
当最后的防线瓦解,儿童就不再卖力去重建王国了。
他把权威者的要求,当做自我角色的内容。爱与被爱变成管与被管,快乐原则变成自利原则,利他行为变成说谎行为.......所有的教养行为全部破产。

儿童一上幼儿、小学、初中、就开始面对外在环境的侵袭,如果父母不能善尽守护的权责,子女的自我观很容易就会被学校的老师、同学所击毁。
听子女放学后的语言,细心重建其自我观,绝对是父母不可疏忽的要务。
【例】小学一年级的豪豪说:“妈妈!今天我只讲一点点话,代课的老师就骂我。‘怎么这么爱讲话,笨蛋!’,我讲话犯错,可是我又不笨,老师凭什么骂我笨蛋。妈妈,你也认为我是笨蛋吗?“

三、拥抱孩子
快乐生活观的家庭生活,个体的行为不是在[爱人]就是在[被爱]。
父母谨守凡事有理、不出恶言的规范,子女自然会以爱语来架构家庭生活。
抚摸、拥抱、亲吻的亲密行为,则是增强爱语功能的最佳触媒。亲子间的亲密行为,就是爱语的本体。
父母对子女的爱语和亲密行为,会让子女完全地感受爱与被爱的自我状态。
每一次的爱语拥抱,都在瞬间巩固与强化子女的自我肯定,这种绝对地为父母所接受的感觉,将支持儿童快乐生活观的坚持与发展。
家庭生活的任一时点,父母都必须选择适当的亲密行为,抚摸孩子的身体、抱他、亲吻他,而且尽量在亲密行为的状态下,才进行亲子沟通,这才是最好的教养模式。
全家人亲来亲去,兄弟姐妹也抱来抱去,会让爱语自然涌现。

从襁褓期不能语言的阶段起,拥抱即已成为个体发展的基本需求,这种基本需求终生存有,如果没有实现在父母当权的家庭之中,就必须存在于自已当权的家庭之中,如果没有的话,不是汲汲終生而无法自解,就是以反向行为把自已封锁起来;不是转化为艺术或工作的狂热,就是以反社会行为追求暂时性的满足。
四、爱的语言
爱语不只是不说恶言,不只是口出善言,而是直接说“我爱你”、“妈妈好想念你”、“爸爸好担心你”、“爸爸妈妈好爱你”......。
为人父母者面对子女时,必须时时刻刻把“爱“挂在嘴上,别怕讲了没做,讲了就是在做。

对孩子而言,最大的酷刑就是父母不爱他。
口出爱语,就是对子女提供爱的保证。常常口出爱语,你的孩子才会有安全感,才会觉得自己很好。
千万不要吝啬,请常常告诉你的孩子一一我 爱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