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仪式感,圣诞节的童趣公仔创意

在上海,圣诞的气氛总是会更浓一些。
商场里提前大半个月就开始各种创意的圣诞装饰,背景音乐也都变成了欢快的圣诞歌曲,不停循环播放。
有了孩子后,和几个相熟的国外回来的朋友更是一年一度必定会凑一起,这家或那家,就是热闹着过个节日。
最快乐的莫过于孩子们了,可以装饰圣诞树,可以收很多礼物。
“为什么要过圣诞节?” “为什么要装饰圣诞树?” “圣诞老人真的是坐着雪橇来送礼物的吗?” 孩子们的问题总是接二连三,怎么会有那么多为什么呢?其实她们也是随口一问,还没来得及听完答案,注意力就被圣诞树旁的公仔吸引过去了。


每年都会提前差不多一个月就开始了圣诞的布置装饰,带着孩子们布置的过程,往往要比平安夜的晚餐、比圣诞节早晨的拆礼物来得更有乐趣一些。去花园里剪几枝冬青的红果子,要小心翼翼地不被叶子的尖刺划到,在上面绑一个铃铛,挂在圣诞树上,立刻颜色就变得鲜亮了起来。而前不久的远足时捡的几颗松果,用铁丝绕一下,成了特别的圣诞装饰。看着孩子们给喜欢的小熊,小雪人公仔,带上圣诞帽,扎个红围巾,乐此不疲地给那些毛绒玩具们讲故事,这时候,圣诞节到底是什么节日,已经无所谓了。


生活需要仪式感,就像我们传统的过年,会张灯结彩、要祭祀、要贴春联放鞭炮,要全家人热热闹闹在一起吃个年夜饭,其实也是仪式感的一种。
看着孩子们期盼圣诞的热闹劲儿,想起小时候,从放寒假开始就盼着过年,帮着大人们一起打扫卫生、做炒米糖、做年糕团子、贴春联、看杀猪宰鸡,祭祀的时候偷偷瞄一眼桌上的酒是不是真的有人动过。一直兴奋到大年夜放鞭炮。那种对节日,对于仪式感的期盼,应该也是一样的吧。
~~~~~~~~~

又是一年圣诞节到来的时候,孩子们都大了,已经没有了小时候对于圣诞节的那种热情期盼,就像后来的我们,春节也变得不再那么神圣和重要。
其实,节日对于我们,更重要的是和家人一起的时光,是借着节日去增加生活的仪式感,是感恩,也是陪伴。
图:带孩子去拍了一组圣诞系列照片,也是一种仪式。



我想起孩子们看到她们喜爱的毛绒玩具布置在圣诞树旁时两眼放光、扑过去拥抱的场景。最快乐的节日,就是“和你一起”。
图为在上海紫灿,用公仔布置的创意圣诞场景




最后祝大家圣诞快乐,每个节日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