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口才 | 肢体语言真的那么重要吗?
在无声电影时代,演员们利用肢体表演去传达他们所诉说的故事。一直到后来的有声电影时代,肢体语言是我们传达信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柏克莱大学心理学教授艾伯特.马伯蓝比提出了7/38/55的理论也显示出了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那它在演讲中究竟有什么魔力让心理学教授觉得它居然占55这么大的比例呢?
一、提升演讲时的感染力
肢体语言能提升演讲时的感染力。比如希特勒的演讲非常的煽动人心,能将一个饱受政治暴乱和外国欺凌的国家迅速带动崛起,由此可见得他的个人魅力,而他在演讲中动作非常的浮夸,却非常的有感染力。

二、表达情绪最有效的方式
我们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一个人说话到动情之处,他会停下来努力地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哭出来,这等于是在无形的说“我很难过”这比直接说出来要更加打动人心。所以在演讲中当你内心敞开后并不需要去刻意的设计我们的肢体语言,随着感情走,肢体会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
三、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你在台上表现得肢体非常的丰富,并不是像一根竹竿一样杵在台上,表示了你在台上非常的放松、自信。给听众的印象相对的是你敞开且自信的,你是愿意去分享贡献的,听众自然愿意去亲近且信服你。
所以演讲并不是只有逻辑有内容就可以,一定是逻辑、声音、肢体三者相结合,相互协作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