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
日本战后电影黄金时期。
可能是因为中日关系最近转好,资料馆做了黑泽明的专题,展出了他大部分作品。钱包出血的情况下还是尽可能都买了,毕竟资料馆已经是我唯一想去的电影院了。

开始只是抱着单纯的景仰之情去,毕竟是天皇嘛,买的第一部是天国与地狱,60年代中期不那么出名的一部作品。看完觉得啊啊,很厉害,也很简单说教吧。感觉这部电影非常古板,探讨的社会话题也很沉重,甚至最后的关于山上和贫民窟的隐喻直白到有些尴尬,最后的相隔玻璃互相照应的镜头在今天看来也不够新鲜了,前半部分的群戏当然十分精彩。对萌新来说,这不是一部适合入门的作品啊。此前看过的唯一一部黑泽明是用心棒,没有看过那部著名的无授权翻拍,也没有看过什么导赏,对黑泽的班底一无所知,对剑戟片也是完全没有接触,自然也没有觉得很有趣。当时正一头扎在韩国电影中,四处搜寻金基德的作品,金基德的花样还没看腻的时候,还沉迷在那些不可明说的意向里。
在群里买了第二场七武士,心想这部可是名垂青史的杰作,不可能让我失望吧。久闻大名,我没有意识到这部竟然是喜剧。
然后是让我彻底入坑的野良犬。三船敏郎在这里面真的是该死的俊美。
于是回来之后开始恶补老电影,但是注意力渐渐被仲代达矢吸引。并且难以避免地开始了八卦的旅程。当然还是从剑戟片极盛时期的黑泽明出发,首先是椿三十郎,然后是没有在小西天看的长篇巨制红胡子。这时候就开始觉得黑泽明对自己想要展现的东西不加节制了。之后是冈本喜八的大菩萨岭,无头无尾,邪气惊人。然后是小林正树的切腹,这部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武士电影了。黑泽明的电影从来都是非常主流的价值观,包括对武士和女性的看法,前者伟光正,后者娇滴滴。切腹和包括之后的夺命剑,小林正树都表现了对武士道的反思。再联系我尚没有勇气打开的巨作,人间的条件,小林监督更多的站在为人的角度上看待战争与生活,这才是我喜欢的电影主题。为此又去看了小林的怪谈,很可惜这部耗资甚巨的作品我实在谈不上喜欢。美术与色彩当然是无可指摘,但是故事和讲故事的方法都不算高明。此后也看了一些其他导演的作品,包括稻垣浩重新制作的,三船敏郎和高峰秀子主演的无法松的一生。这部片子的车轮转动转场和最后的负片回顾人生片段在当时应该都是非常创新的,也启发了后世不少电影。然后终于从秀子转到成濑巳喜男,看了仲代达矢和森雅之共演的女人步上楼梯时,成濑探讨的女性问题现在仍然被我们不断讨论,女人如何处理家庭和事业的关系。随后看了成濑的下一部作品,作为妻子,作为女人。这部几乎是楼梯的续作,秀子在这里更加主动,可惜依旧是一个被不负责任男人耽误的悲剧故事,这部更注重于讨论亲情和亲密关系。查询黑泽明资料的时候,看到了战国英豪与它对星球大战的启发作用,于是顺手看了这部电影,不觉得非常有趣,但是刻画的鹤立鸡群的公主形象倒是非常值得一提。在此之间,还看了一些仲代达矢最近的电影,决斗和海边的李尔,包括与春同行,震惊于他表现出来的那种慈祥的气质,与青年中年完全不同。
接下来是乱,回来之后看了影武者,对黑泽明越来越失望。仲代的演技比年轻的时候更加纯熟,失去理智的老人表现得出神入化。和海边的李尔对比,五十岁时威严尚在,还有那种震慑三军的气质。从燃烧的阁楼上走下来时的怅然若失非常感染人心。可是黑泽明沉溺于战争奇观的展示,浪费了太多时间在不需要表现的内容上。另外一个值得吐槽的点是,有人写评论说仲代的腿太细了,不像是一个征战半生的将军??这差不多就是为黑而黑了吧。很明显可以看出,这两部电影的主角都非常适合三船敏郎,三船在红胡子里的威严,在七武士里的逗乐都是非常高级的表演,前者适合乱,影武者也能从后者汲取部分。遗憾发生了,但是也不可能为没有发生的事情感到惋惜。听说冈本喜八的主要风格并不是大菩萨岭那种,于是又找来斩这部喜剧。斩的配乐很有趣,整部片子虽然讲的是日本的故事,却有个西部片的灵魂,这算不算是一种反哺呢?仲代五十岁附近都在演五社英雄的片,我也找来几部看,包括鬼龙院花子的一生,御用金与北之萤。五社的片子很有特点,也可能是我看的总是心不在焉,剧情总是莫名其妙扑朔迷离,一定会出现露点的女孩子,突如其来的床戏和大块的彩色纹身,但画面总是美轮美奂。不知他的片子卖的好不好,在我看来似乎就是成熟商业片。看到这里就越来越小众了,豆瓣标记人数小于四位数,字幕也越来越难找了。
在小西天看了梦之后这种失望的感觉达到顶点。黑泽真的是个很喜欢说教的导演啊,专制且不加节制。梦给我的观影体验非常差,感觉他就站在银幕后面,指责鼻子骂观众,你们可悔改吧!但是也有几段还不错,包括特意仿照人偶造型的桃园之宴,生死之间的隧道以及暴风雪中的迷失。回来之后终于打开标记想看很久的宛如阿修罗,这也是我的第一部森田芳光。这部已经是数度改编,八千草薰都已经老去。八千草最近非常活跃,在我开始看日剧以来就知道了这位美丽温柔的奶奶,我不知道她曾经在电影黄金时期也有一定的地位,看了这么多电影,从来没有看到她的任何表演。不过原节子我也没有看到过,还是我看的太少了。都是四姐妹的故事,难免会拿来和是枝的海街日记比较,毕竟甚至镜头都有不少相似之处。但是海街的四姐妹到底年轻有活力,生活甜腻一些,森田那一家已经步入中年,苦涩也渐渐掩盖不住了。
最后一周看了两部,罗生门和恶汉甜梦。相比于前者如雷贯耳的名声,后者甚至都没有一个统一的中文译名,然而后者却远比前者出色。罗生门影响深远,虽然在现在看来这种叙事手段已经非常常用了。黑泽在罗生门里就按捺不住说教的欲望,关于人性的这番言论,其实不必一定要借志村桥之口说出来的。恶汉甜梦还好在大银幕看了胶片。再次称赞三船敏郎的美貌!三船在一年之后的用心棒中已经老态初显,到了三年之后的天国与地狱已经完全是位高权重老年人的模样,和香川京子成了老夫少妻的感觉。但是在这里!在婚礼场面!他还是非常魁梧俊美,记者会时站在森雅之身后,乖巧地像一只小鹿!油头粉面和胡子拉碴就是能差出十多岁来。恶汉是借哈姆雷特壳的改编,主要是对结局的改动让整部电影气质更加阴郁悲悯。包括西村晃在内的诸位主角都表现出色。
最新看的一部是勅使河原宏,他人之颜。剧本来自安部公房的作品,而导演又是花道出身。冷峻疏离的台词和室内设计,都勾画出诡异惊悚的氛围。关于自身身份的思考,我何为我,面具的意义是什么。哲学意味浓厚的电影。听说导演另外一部名作是同样改编自安部公房作品的砂之女,可能要等到时机合适时再看了。
我很少有目的性地去做某件事情,这一个月里看过的导演们,大多我之前就听说过,但是从来没有提起兴趣去真正看一部。这次黑泽明展览是个契机,我终于能够开始亲近日本电影黄金时期的作品。仿佛在电影的海洋中漂浮,被浪推到了这片小岛上,探索了一部分,可能继续探索剩下的部分,也可能就再次回到海洋中。我实在是随心所欲惯了。为了看电影而看电影真的是太无趣了,我都是为了八卦才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