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你学的会吗?
快到年底了,工作也慢慢清闲下来经常多出来些零碎时间,我也经常听人说利用空闲时间看了多少书,尝试一下居然也看完了这本书《海底捞你学不会》。
以前看书是打开目录习惯从头看到尾,现在是翻目录想看哪里就翻到哪里,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也是胡乱看,所以看书时候的心情也不像平时那样平稳一气呵成,中途起起伏伏这感觉也挺有意思的。很早以前就听人提过海底捞,说他家的火锅好吃,尤其是服务非常好,传菜的员工像是在表演一样,但是一直没什么机会去体验下,不过更让我好奇的是它的老板是怎样一个人,可以把一个很普通的火锅行业做的这么火,作者采访海底捞老板说他是一个很善良的人,想到之前看过的一本书《能断金刚》里面提到过的铭印法则,种下什么样的种子,世间万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但是仅仅人好就可以把生意做好吗?
断断续续看完了才知道他为什么能把海底捞做的这么成功,比如说他眼光长远,不计较眼前的得失,容易信任人,这些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就如同在跟人性抗争,想到很早以前的前领导说如果一个生意一直走家族企业的模式是不可能做大的,当时只是听着觉得很有道理,但理解不了,现在终于能理解一星半点了越发觉得做到的人真的很了不起。
餐饮行业的员工流动性是非常高的,工作累辛苦不说工资还低,海底捞的大部分员工都是来自农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怎样让这些人长久的留在海底捞,老板张勇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给员工提供好的住宿环境,高于同行的工资,关注员工的成长逼他们学习,关心他们的家庭,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给员工权力,在海底捞就算是普通员工可以给顾客送一个菜,打折甚至是免单,在我有限的阅历中还没听说哪家餐饮店的员工有这个权力,一般都是经理级别的人才会有,给予员工绝对的信任,当然这样做有利也有弊,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个权力就是对人性最大的考验,因为没有一套准则可以用来衡量检验,服务行业本来就是一个做感觉的行业,很多旁观者没法准确判断,全凭当局者的心决定,这才是最有挑战性的。人都希望被尊重被重视,才能激发人心底巨大的动力,相比雇佣员工的双手双脚,雇佣他的大脑的作用更巨大,海底捞就是被这样创造出来的,张勇坚信员工幸福顾客才会幸福,所以他做了很多事情去提升员工的幸福感,无论是通过物质层面的奖励还是精神层面的支持他的做法都非常创新也足够大胆。以前我觉得一个公司的文化,愿景是一个很虚幻飘渺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在海底捞的身上我看到了它强大的凝聚力,大家都坚信“双手改变命运”,那无论都什么都充满希望,海底捞是一个非常善于给员工希望的企业。另外一个让我觉得意外的是海底捞居然不考核店的利润,哪个做餐饮的老板不看销售额的,张勇给出的解释是人对了,钱自然而然就来了,人不对单单考核销售额利润迟早也会出问题,他坚信管理者要参与到其中,不做外行领导内行的事情,要到现场去观察感受总结发现问题。
总体来说这本书写的很客观,语言淳朴平实,没有一味夸大宣传(虽然这本书宣传的也很到位)写了它的好也写了当前存在的问题,给我呈现了一个非常真实的海底捞世界,一定要去体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