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斯谟与“电车难题”——斯·茨威格《一个古老的梦——伊拉斯谟传》阅读笔记
千万不要把“电车难题”摆在伊拉斯谟面前,伊拉斯谟的后半生一直为他那个时代的“电车难题”所累,这个“电车难题”不是关乎性命的抉择,而是关乎信仰的抉择。
一、伊拉斯谟之踵

想起《艾伦图灵传》里那句:“无人所念之人,方能成无人敢想之事”

他的“交际型性格”

他在黑暗中照亮道路,看着其他人快步走过


妥协与和解,不要争斗

他播下种子,由他人收获

消极保平安

偶像之于大众,是新时代精神的符号

那是三体世界的三日当空

伊拉斯谟曾是时代偶像,他有义务做出选择

战争与和平

只要和平

怯懦

胡滕击中了伊拉斯谟的软肋

时代的偶像,人文主义的引路人伊拉斯谟,在失败面前也会气急败坏这般

脱掉人文主义虚荣的面具
二、伊拉斯谟与马丁路德

教堂的黑化

因信称义

两位伟人的关系,亦敌亦友

本质上的区别

伊拉斯谟绝对理性的高尚的选择

我坚持自己的立场,我只能如此

水与火之争

感性才是创造力的源泉

诗与远方总是属于诗人,而我们这些凡人只繁忙于眼前的苟且

宿命论论调

眼前的苟且在诗和远方面前不堪一击
四、人文主义那古老的梦

人文主义者的特征

共产主义做到了

认识你自己

自由带来正义,但是多少罪恶又假自由之名以行

人文主义以理智的名义,还是要统一世界

人文主义骑士团

回光返照

理想可能无法实现,但重要的是我们为之奋斗而得到的进步

共产主义理想😏

个人和国家只有提出超越自己的难以实现的要求,才能发现自己的真正的品格,知道自己是多么神圣不可侵犯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