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饺子
我爱吃饺子,尤其是酸汤饺子。
北方的朋友,大概都不陌生。煮饺子的锅里,故意多添一点水,等水开的间隙,可以来准备饺子汤的配料。大葱切碎,香菜切段,放入碗中,依个人口味放入辣椒油,盐,醋,讲究的家庭,还可以放点紫菜和虾皮,等锅里的水开了,往碗里加入半碗开水,最后再淋上几滴香油,一碗饺子汤就冲好了。冲好的饺子汤,白里透红的汤面上漂浮着紫菜和虾皮,还有绿绿的葱花,酸辣鲜香,让人忍不住要下定决心多吃几个饺子。
这时候再把饺子下锅煮,滚三四滚之后,饺子基本上就煮熟了,全部漂在锅里,这时候,妈妈一般会招呼我尝一个,怀着激动的心情,我颤颤巍巍(主要是因为热)地咬下第一口饺子,再把结果反馈给妈妈:熟了(或者还欠些火候,需要再煮一会儿)。等饺子煮熟之后,捞入刚才的饺子汤碗中,一碗酸汤饺子就出锅了。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就是饺子少一些,汤多一些,让酸汤完全淹没饺子,这样汤底的味道能够最大程度地浸润到饺子,味道也会更好。
我家乡那边有“头锅饺子二锅面”的说法,意思就是,吃饺子要吃第一锅煮好的,吃面的话要吃第二锅煮好的,这样味道最好。虽然不知道这个说法有什么依据,但是我真心地觉得第一锅饺子是最好吃的。饺子的制作还是比较麻烦的,经历过准备饺子馅,揉面擀皮,包饺子,煮饺子这一系列的等待后,肚子早就饿了,每次都是眼巴巴地等饺子熟。所以第一份出锅的饺子,吃起来会格外地香。一般都是一人碗里分几个就没有了,都不够吃。
不过也不用担心,第一锅饺子捞出之后,第二锅会马上下锅煮。分食第一锅饺子的间隙,第二锅饺子差不多也煮好出锅了。每人碗里捞几个,然后再继续煮第三锅。就这样一边吃一边煮,大家都吃的开开心心。
如果一不小心煮多了,也不用担心。把多余的饺子捞起放入空碗或者空盘子里,用盆盖住保存。一般下午饿的时候,我就会偷偷溜进厨房,偷偷吃一两个,就这样一会儿一个,不到晚上,准能吃完。(当然,其他人饿了也会去拿饺子吃)
读大学之后,离开了家乡,在外面最想念的,永远是妈妈做的那一碗酸汤饺子。每次回家,吃的第一顿正餐永远是饺子,离家之前最后一段也是饺子,无论如何,总也吃不腻,吃不够。我想,这大概就是家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