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着被狗追的危险,随手拍一个隐藏在别墅群对岸的农村
是一个挺典型的在冲积平原由江水到湖水慢慢形成的一个半岛,可能是地质原因吧,到今天也没有被开发商开发掉。。。岛的尽头是一间小小的寺庙,修了一座可以在湖对岸远眺的佛像,也是我本来的目的地。
自然形成的湖泊不一定是规则的形状,它有点像山脉的反转,就这样走过它每个蜿蜒曲折的部分,会和走过那种人工修成的笔直湖岸有完全不同的风景,远眺岸边总是看到一排排树干在最末梢处消失,基本和画卷一样。

其实可以绕过这个村子直达寺庙,不过我不认识路,算是误闯了,村里家家房前都种了橘树,橘子都熟了掉地上也没人摘。这村的建筑风格都是这样的朴素,有些家中客厅无门,可以看到那些用了很久的家具,有人在整理渔网,可能村民在这里生活了好几代了。

这位竹林居士很热情的一直在唱歌,间中也有它别的同类和鸣。

小树林里的king&queen



二师兄的住处,很古典了,不过貌似今天它们情绪不太好,折腾的动静很大,都快直接拆房了,我很好奇它们为啥不肯离开,乃们难道不知道一公里外的城市,平均几分钟都会有人想吃上一份蒜苔炒肉?

橘子掉在地上连鸡都懒得吃。

芦苇的品种似乎有点不一样。

村子的尽头就是庙了,可惜它也在修,说是路都挖断了,进不去,我只好原路返回。一路上大多见到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口音很奇怪,不是武汉话也不是黄陂话,也许是江夏话,反正我听不太懂。这村子给我的整体感觉真的很原始,四线城市郊区都不一定有这么典型的村庄了。然而这村子一桥之隔就是大学校园和价值几百万的别墅群了。这样的空间转换令人恍惚。
原始的理由并不仅仅是因为村里房屋的破旧,而是说相对封闭的半岛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种菜种树,养鸡养猪,打渔挖藕,主要的生活和生产都是局限在这个空间之内,除了少量必要的交换活动之外,这里基本上满足了一切的人类日常劳动,休憩,社会生活。。。这些房前的竹林,树苗,菜地,鸡狗,其实都可以想象成一个个的符号,再配上四季转换,甚至每个人的生养死葬,就是一个完整封闭,而且不断循环的系统,永恒的时间被转化成不同的节气名称和各种相对应的活动,将人生从最初紧紧裹缠到最终,任你外面发展到了量子力学,似乎都对这个系统丝毫没有影响,开始有点理解古代所谓的先王为什么要强调自己是授民以时,他们的那些仪式到底对应的是什么,还有他们之所以敢在自己平均十几年,只不过生活在一个有限的城墙范围之内,却动辄谈起天下的那种统治权力的基础。。。这样的封闭系统,在没有天灾人祸的年代,本身即构成最强有力的统治,而限制人类的野心这样的事,虽然不可能完全达到,但也是可以部分做得到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两三千年的统治的思想本身也紧紧贴合这个系统在举行仪式,解释仪式,重复仪式不是吗?
半岛尽头的庙,现在是工地,看到庙名又叫莲花寺又叫龙王寺。
Anyway这次没有碰到狗很幸运,上次不小心碰到两条中华田园犬追着我狂叫,我还没骑车,一直心有余悸,这次还好只在村里碰到一条大而无神的狗,一声也没吭。但因为怕狗,我基本都不太敢往农村跑。。。
Ps在村里碰到一位老妇人,我问她,“请问那座庙怎么走?”
她回头看我一眼,又继续往前走,我这才发现她年纪可能很大了,但不死心的又问了一句,“到庙里怎么走”,她又回头看我一眼又继续走,我看到她的眼睛可能有些问题,一只眼睛偏红。
可能真的是到了她这样的年纪才能体现出,人生的问题最终只有消解而没有答案吧,人是终极孤独的,在这个小小的村庄世界里,这位老妇人独自一人就这样走在可能她走了一辈子的路上,暂时还没到停下来的时候,而我不过也就是个匆匆过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