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节流!
昨晚无意中在豆瓣上认识到一个新的博主,有一篇文章是她细细道来如果一个普通收入想要在日本度过语言学校和读大学,如何有条不紊地兼顾学习和打工赚钱,调理清晰逻辑清楚,能够感觉到博主是非常诚恳的希望后面去求学的人可以很好的去平衡学习和生活。
其中有很多讲述她是如何尽量节省每一分钱的,比如能够走路和骑行的就不坐公共交通;比如买面包,可以在商店打折的时间点去买;有些商超会在某一天优惠力度很大,那么可以选择在那一天去买一周的量。身在异乡,没钱寸步难行,所以合理地节约每一分钱,这很重要。其实又何止身在异乡呢,任何一个人活在这世上,谁离开钱能够活的自在?
很惭愧,我并不富裕,甚至说经济很一般,可是在今年之前,我一直没有节约的意识,倒不是说我有多大手大脚,那也没有。但是我不会想着在买菜的时候去对比菜场哪一家价格更合理;买水果的时候其实自己也并不会挑哪一个口味会更好;买肉类食品就算问了价格其实内心也并不知道是贵了还是合适,问了也就买了;类似于种种,我并不真正去对比分析,买了就算了。
不对比价格,这是一个。另外,我也不去核算我的收入和支出是否合理,花了就花了,不去回顾下自己的支出,审视自己是否有不合理的支出。只是在每次还信用卡的时候,按时还钱而已。有时候,觉得数额有点多,也还是照样还了,并不去过问自己到底把钱花在哪了。
我从去年以来,就一直自诩自己是极简主义者。在2018年1月-2018年3月之间,还给自己定了目标,在衣物购买的数量上目标是0,确实,我也做到了。也养成了习惯,家里不再需要的东西,想方设法给处理掉。
但并不是说我就真的一件不再往家里买了,陆陆续续也给皮皮买过好些玩具和书籍,自己的衣服在后来的日子里也有所增加,买了一个猫头鹰胸针,还没来得及带,已经被皮皮不知给扔哪里去了。增加了一个扫地机器人,复习的时候为了用手机做一些记录方便,买了罗技无线键盘。这些物品,有些确实使我方便了不少,有些真的不是那么必要。
有段时间我喜欢看理财的收益,觉得那个钱好像天上掉下来的一样,花了就花了。但我好像没有想过,如果我不花,那个钱就够多少天的收益了。
考前一段时间在闲鱼上卖考试资料,每天都有个一百元左右的进账,带皮皮去亲戚家玩,因为比较偏,没有直达公交,来回打车七八十也花了,心里想说反正,今天有额外收入,孩子不受苦比较重要。有时候下班还要特意绕道巴黎贝甜,买一些甜品回家,又是五六十,总是自我安慰,反正今天卖资料的钱还有剩呢。
买东西还是要多考虑下,现在购物太方便,下单都是几秒钟解决了。其实很多东西真的是鸡肋,放在家里并不能带来愉悦,反而会让人觉得堵心。
开源、节流。两者缺一不可。
在我这个年纪,还是值得好好投资自己的大脑。让自己增值非常重要,增加自己挣钱的本领,养大属于自己的鹅,同时好好学习理财知识,好好管理自己的财富。
想想,每一次我看到有博主写关于省钱节约理财之类的文章,我都热血沸腾,非常激动,好像自己的生活又有了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