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好痛!为啥我喜欢的人又又又又不喜欢我?
后台有朋友发现实习妹妹掉线很久了,呵,没错,她正在被编辑部集体排斥。因为她居然有了一个约!会!对!象!
但是,这个在爱情中腐烂的女人,最近也天天眉头紧皱,甜美的烦恼写了一脸。
她讲了自己的苦恼:对方是一个有趣、令人很有好感的人,可几次约会之后,每当她回想约会时的聊天情景,总觉得自己没发挥好。
“我今天是不是话太多了?我是不是话太少了”
“今天衣服的搭配也不太好,我看起来是不是有点胖?”
“我讲的那几个笑话,会不会太尴尬了?”
说来说去,就是不停地担心自己没留给对方下足够好的印象,感觉对方不喜欢自己。
啊,爱情真是个令人苦恼的小妖精,幸好我没有。幸好我热爱学习,热爱心理学,所以我才知道:
在爱情中,很多人都容易低估自己的魅力值。
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很可能只是个错觉。


普遍存在的“喜欢差距”
初次见面时,低估对方对自己的喜欢,其实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这是有实验调查证明的。
康奈尔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埃里卡·布思比(Erica Boothby)及其同事在2018年9月发表了一系列调查研究。他们让陌生人彼此交谈,然后评估他们对交谈对象的喜欢程度,以及交谈对象对自己的喜欢程度。
结果如你所料,大家在评估的时候,总认为自己对交谈对象的喜欢程度远远超过了交谈对象对自己的喜欢程度。被测试者也总是认为,对方并没有觉得这次谈话足够有趣。
但是,当被测试者坐下来观看其他人的对话录像时,又总能准确的判断对话一方对另一方的喜爱程度。也就是说,当人们参与对话时,往往很难正确的读取谈话对象所传达的信号。
这种低估对方对自己喜欢程度的错觉,被研究人员称为“喜欢差距”(Liking Gap)——这种“喜欢差距”甚至会持续几个月之久。
那么,究竟为什么我们会那么倾向于主动制造这种“喜欢差距”呢?

越喜欢Ta
越容易跟Ta产生“喜欢差距”
你越喜欢一个人,越容易跟他产生“喜欢差距”。
因为当我们十分在意一个人对着自己的意见时,会高估他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从而产生“聚光灯效应”(Spotlight Effect)——
我们会觉得对方能看到自己所有缺点,所有不完美的地方;会觉得对方能注意到你每一个尴尬的问题、每一个不够有意思、或许还有点冷场的笑话。他们也许会牢牢的记住我们一切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以至于我们的优点也变得黯淡无光。
但事实上,那些不好,不完美,可能在对方眼里完全没有你身上吸引人的那些特质来得重要。
有更大的可能,对方压根没在意过你那些“不完美”。而因为你过于害怕“尴尬”,过于关注自我表达的细枝末节,反而错过了对方传递来的积极信号。
从这角度看,“喜欢差距”往往也会更加明显的发生在易“害羞”人群中,越“害羞”越觉得对方不喜欢自己。

在不熟悉的情况下
“聊天”本来就件难事
我们不得不承认,与陌生人的交谈本身就是一件很具有挑战性,很难驾驭的一件事。
想象一下,两个人刚见面一两次,互相不清楚对食物、饮料的喜好;也不清楚彼此的笑点和底线在哪。有共同的爱好,但可能还没来得及发现......
所以呢,俩人只能紧张地互相试探摸索。
在这种试探的过程中,我们总会接触到两个相反的力量。一方面,我们希望用“拉力”(Pull),来缩短双方的距离,特别特别想多了解对方一点。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会使用“推力”(Push),因为会有所顾忌,毕竟关系还太脆弱,需要保留一些秘密,保持一点距离。要面带微笑、声音轻柔,不能太轻易暴露自己抠脚大婶的本性。
如此心思复杂的谈话,又被称为“礼貌的阴谋”(Conspiracies Of Politeness)。在“礼貌的阴谋”中,我们可能真的无法正确感知到对方是否喜欢自己。相比起高估对方对自己的喜欢,我们更容易产生“Ta可能没那么喜欢我”的错觉。

但如果我们想要真正了解对方,破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开启良好关系,那第一步总得越过“喜欢差距”。
也不难,你只要清晰的意识到:你以为的不一定是你以为的。
再担心自己有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时,记得悄悄告诉自己,那只是“喜欢差距”在作祟。
语言好坏都是一时的,行动才是爱情里需要关注的。你要做的就是跟随本心,做出自己最真实的行动,就挺好的。我们用心和对方的相处,值得的人一定会明白。不要因为错估了对方的情意,就错过一段美好的感情呀~
再说句大实话,你以为只有你在担心他不喜欢你么?他很可能也正害怕你不喜欢他呢!

一了达+酒鬼 ✑ 撰文
简单心理拥有700+位海内外心理咨询师,只有约10%的申请咨询师能够通过面试考核;目前为止简单心理已为30万+人次提供了高质量心理咨询服务。
想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欢迎来简单心理咨询平台,点击「http://jdxinli.cn/2ukmm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