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事:苦瓜
“你最早吃苦瓜的是什么时候,你还记得吗?”我问我媳妇。
“我不太记得了,大概是(长)大了吧?”她说
“你喜欢吃吗?”我继续问,
“我不喜欢,如果桌上有苦瓜,我会选择性的忽略这道菜。”她回复道。

每当听到知了呱噪的叫声,就知道吃苦瓜的季节来了。记忆中儿时的炎炎夏日,饭桌上经常有一盘
苦瓜炒辣椒。这是我小时候记忆中的一道一点也不美味的菜。
那时候,我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难吃的菜,这么苦,但是大人们却那么爱吃。
虽然,小时候我不爱吃苦瓜,但是每当妈妈或者外婆要炒苦瓜的时候,我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掏苦瓜瓤。
把苦瓜竖着切开,里面是有白色软绵绵的苦瓜瓤的,而且,苦瓜瓤里还有红色或者白色苦瓜籽。
小时候的苦瓜没有现在的那么粗大细而短,颜色也没有现在的苦瓜那么透亮,虽是绿色但是有一点点发白。

现在超市里买的苦瓜通常又粗又大颜色也很透亮水灵,切开后也很难看到红色苦瓜籽了。
味道上也有一点不同,现在的苦瓜没有小时候那么的苦了。反倒是多了一些脆脆的口感。
我的童年时光是在湖南东洞庭湖边的一个小城市度过的,算是南方城市。
小时候的我还问过父母,苦瓜有什么好吃的,那么苦,我妈妈总是会说,清火解凉,我似懂非懂。我爸每次都会说吃苦瓜是为了忆苦思甜,问他茶是苦的为什么他也要喝他还是说忆苦思甜。
那时候我不懂,现在也不知道我能不能理解,但至少苦瓜我是爱吃了,而且就爱苦瓜炒辣椒。
1、锅烧热后倒油。 2、油热后放入几片蒜和姜丝。 3、接着放入苦瓜爆炒。 4、再加入辣椒,而且要炒的时间长一点。 5、把苦瓜炒到软,颜色由翠绿色变得有一点发暗。
我喜欢软一些的苦瓜,尤其是喜欢故意剩下半盘,到下一顿饭的时候要么热一下吃,要么就直接吃凉的,那是夏日里最为下饭的美味了。

被油浸泡过的苦瓜就着辣椒和蒜瓣儿用筷子直接拨到米饭上,虽苦,但口味十足。想起来就想流口水呢。

媳妇是北方人,小时候就没有吃过苦瓜,后来对苦瓜也没什么“感情”。
在北京的时候发现有吃法是凉拌苦瓜,就是把苦瓜用热水焯一下出锅后迅速在凉水中“拔”一下。
然后,再加上料汁,据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苦瓜的苦味,可是,苦瓜不苦了,还有什么意思?
后来听一位中医讲黄帝内经,讲到苦瓜性苦、寒,可偏偏就有人用苦瓜炒鸡蛋,寒上加寒,还有什么冰镇苦瓜,用这位中医的话说就是自讨苦吃。
怪不得我小时候记忆中苦瓜基本都是炒辣椒或者炒辣椒的时候还加上一些豆豉。这也是湖南人最爱的做法。

自从到福建生活后,苦瓜经常出现在各种汤里了,一般在出锅前半小时放入,出锅后的汤有苦瓜的清香,而且苦瓜也不苦了。
好像人对于“苦”这种味道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得接纳的,我小的时候觉得大人们很奇怪,苦瓜、茶、啤酒和一些野菜口感都是苦苦的可是他们却偏爱吃。
到我成年后,茶我也爱喝了、咖啡我也喝,有段时间还痴迷于精酿啤酒,一些带有苦味的野菜我也很喜欢。
去年国庆跟邻居回去他们武夷山的老家,有一种菜叫做“苦菜”是他们的最爱,做成汤味道也很美味,可是孩子们却一口也吃不进去。

我在新西兰的时候,当地朋友特别爱吃一种像小包菜的蔬菜,味苦,英文名字是“brusselsprout”(中文名叫作:抱子甘蓝)
用热水焯一下就可以食用,也有的直接BBQ,他跟我说他小时候一看到家里要做这个菜就有一种恶心的感觉,但是现在就超级爱吃。
有趣的是,他的两个儿子都十分厌恶brusselsprout。

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如需合作,请联系:duqinglan39@iclo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