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毛衣穿反了
从我的公众号粘过来的。为了显得自己的豆瓣更有趣的一些努力……
2018年12月16日,在数次心理咨询之后,我想宣布心理咨询是一件无聊的事。
可我之前真心实意觉得,跟咨询师这样的专业人士一起探讨“我为什么不开心”,是一件放松中带有刺激,既学术又充满个体生命体验的事情。但今天我破功了,那个看起来像是为了准备博士答辩而三天没洗头,低头用圆珠笔写字时显得有点秃的小姐姐(没有恶意,大家一起秃),在视频画面上对我说,我觉得你没有自我管理的能力。我破功了。
我心说这也太不酷了吧。
我觉得心理学很有趣。我早在初中时就这样想了,那时候玩塔罗牌,买了一套有点奢侈的大小塔罗套装,附带一本解释牌面的书。意想不到的是,这种神吹鬼吹的书竟然还有序言;里面有一句话说,塔罗没有科学依据,但有心理学解释,一张塔罗牌上这么多东西,为什么你一眼看到了这只狗而不是那个月亮,一切都有内在心理的暗示。
当时我就想了,我以后要学心理学,可我妈,说学心理学容易心理变态,老是听患者倒苦水,这个职业基本跟大马路上的垃圾桶无异了。从此断送了我想当心理医生的心。好的,我没有学心理学,不过也并没有影响我现在心理不健康。
然后我上高中了,有次早读课的duty report,我上去讲了一本比塔罗还邪门的心理疗愈巨著,震惊四座。那本书说你想做一件事的心愿,会变成能量影响你周围原子的震动,再传递到宇宙的每个角落,于是整个宇宙都来帮助你做这件事。
我现在也忘不了我前桌在赶作业的间隙抬起头,朝我流露出尴尬又震撼的眼神,那眼神好像是在说,这位同学的认知水平是怎么跟我一起坐到实验班的教室里的?总之我觉得心理学真伟大,我们要借助心理学的力量,来完成我们上下求索的理想和报复,鼓舞我们走出生活和学习的坎坎坷坷。
到了大学,我跟大多数人一样,变成一个人形手机挂坠。每天在手机上也不干什么事儿,还特别爱看别人讨论“焦虑”“原生家庭”“拖延症”等等话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我认识了张春老师和她的两个心理学家朋友。我最喜欢一边抄实验报告一边听他们的电台节目《心理学你妹》。我被张春老师极强的讲歪理的能力折服了,她的基本哲学是,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我们别再难为自己了。所以她主要负责在节目中为一些普遍存在但不被认可的人类的行为找借口。
举个旁的例子,她在知乎有篇答案,讲了她如何自愿多花一万块钱,提前买她喜欢的相机,买来其实也没有怎么拍照的故事……非常动人,看得我连连点头:是啊,千金难买我乐意!“漫漫人生里,花出去能发光的钱又有多少呢?”太赞同了。
然后看完顺手点开下面的评论,第一条是:头一次见到对三分钟热度如此铿锵有力的辩护。我笑死。
尽管我对张春老师的支持真是日月可鉴,我也不得不说,张春老师的文章是过于敏感细腻的,可能对我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并且可能促使我对“人生艰难”有了一些东施效颦般解读:在我的不懈努力之下,我遍尝了一些常见的挫折,然后从自己的经历中获得了过分的悲观态度。说人话就是我总是反应过激。
但我拒绝同意这是一种“矫情”,因为它不是出于表演欲啊……虽然我难过的样子真的很有话剧感:
“在一些非常非常糟糕地事情发生之后,就有一朵乌云时不时飘到我眼前,焦躁的感觉就像,看不见的手在把我的头按到水里,我已经开始呛水了……我觉得我和别人是不同的,我好像有某种缺陷,或者匮乏,或者‘脆’一点儿……”
在有时哭,有时胃疼和呕吐的日子里,我觉得去做咨询可能是有效的。
前后经历了三个心理咨询师,花了等于一台PS4的钱,最近得到的一个暗示是,我没有什么严重的心理疾病。我的反应是……有点失望。“我都这么难受了,怎么还没有到得病的程度?”那些真的得病的人,是承受着怎样的痛苦呢?我希望自己得病,这样就可以给那些失控的情绪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我是脆弱的,我是有病的。
但是我没有。那个小姐姐用“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来解释我的情绪崩溃时,我有点尴尬。
我想起我小学有次莫名肋间神经痛,大概就是两协有小树要长出来那种感觉。我想我肯定是得心绞痛了……还有一次也是小学,我在教室里,虫子或者墙皮之类的东西掉进眼睛里了,持续几天我看东西都有个白白的点,时隐时现,“完蛋了,”我想,“我这次肯定是白内障。”……
那个小姐姐过于咄咄逼人,我被迫承认我的自我管理能力是空白,被迫听她推荐《自律力》等等书刊(?)。我当然没有听进去她说的话,但是这次经历可能还是给我带来了一些冲击。因为的确生活里又发生了一些不太常见的小事。
那天我躺在床上,因为赖床而闷闷不乐。我开始思考我为什么不起床。实际上我不觉得起床这个动作很困难,而且我已经躺得非常难受了,但是我起不来,真的。这是上面“溺水独白”状况中比较轻的那一种。后来我开始想一些我真正喜欢的事情,比如:穿戴整齐在房间里自由地走动,不慌不忙地冲一杯挂耳咖啡……我一连想了十几个例子。我想做这些事,我不想躺在这里,我起来就可以做这些事啊。然后我就起床了。
就像《哈利波特》里“呼神护卫”的咒语,想着那些真正喜欢的状态,似乎给了我一些精神力量……我开始对床上起不来地那个人感到莫名其妙。我就像是笑话里说的那个人,去看医生说他总觉得“后颈有风,喘不过气”,拍了种种胸片,然后发现是他毛衣穿反了。
这件事情真的很神奇,我打算到此为止写到这里。你知道有时我们会从生活中得到一些感悟,他们生效的时间可能长到贯穿你整个青春期,或者短到没撑过开学第一周。我还特别担心我写完这个推送,我的秘方会过期得快一点,但是我太虚荣了,我都写了这么多字了,就很想被人看见。
诶呀,而且比这更重要的是,总有人爱你很久。
(,,・ω・,,)
心理学很有趣,心理学家聊天也很有趣,但是做心理咨询么,就是一件困了上炕病了吃药的事情。现在的我觉得,了解心理学的理论充满乐趣;但在治愈自己这件事上,我比较相信玄学,比较相信基于真实的体验获得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方法论只是工具啊。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