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Dr. Shahar’s积极心理学课No.2 笔记/濠溪

说到心理学,我们最熟悉的心理学家是弗洛伊德,多年前,我们会在小书摊里看到盗版的《梦的解析》,以及小说中经常出现以“力比多”为代号的邪恶势力。心理学正是从不正常人类的研究开始的。后来,统计学成为心理学最重要的数学课程后,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就成为心理学家们重要的话题。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在大学时教的一门课,就叫做“变态心理学”。马斯洛从正态分布的最黑暗端,把研究对象一下子转换成正态分布的最光明端。
当时,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对统治心理学世界的两大派系有不同意见,他们要研究正常人类。积极心理学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发端的,他们被称为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
以下是Tal课上的笔记。
心理学的第一势力是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有斯金纳、华生、桑代克。“行为主义认为人是一个行为集合,就像一只被击打而四处滚动的台球,被奖励和惩罚驱动。”
第二势力是精神分析学,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精神分析学主要通过潜意识分析防卫机制、本能、神经症……理解这些黑暗势力,就能改善生活质量。”
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这样反对的。Tal说:“我们不只是被击打的台球,我们有精神,有灵魂,我们有认知与思想。人类不仅仅是生理本能,不仅仅是神经症,我们要重视人的本质,给予人更多的自尊和自由。”
人本主义心理学引入了许多精彩的研究理念——幸福感、乐观主义、善良、道德、美德、爱、两性关系、巅峰体验、自我实现、移情……但这个势力缺少严谨的方法论,所以后来慢慢发展成了心理自助运动。这股势力在学术上影响很小,几乎没有大学开设人本主义心理学,但它孕育了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的早期创始人有Rollo May,Carl Rogers,还有最著名的布兰迪斯大学教授马斯洛,他于1954年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他写了一章《为了积极心理学》,其中写到,我们要研究善良,美德,快乐与乐观。
积极心理学的奠基者还有。Karen Horney,最初是精神分析学者,意识到弗洛伊德的理论过于注重消极面——神经症和精神病,她认为,我们还必须关注人类生命中美好的品质。Aaron Antonovsky,他引进了一个新概念:健康本源学。病理学通常研究疾病的起源,他认为,也要研究健康的起源,无论是生理健康,还是心理健康。
Martin Seligman被认为是积极心理学之父,他任美国心理协会会长期间,实现了两个目标:第一,让学院式心理学变得通俗;第二,确立积极取向的心理学,不仅仅研究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神经症,还研究爱,两性关系,自尊,动机以及幸福感。那是1998年,从此以后,积极心理学便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