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个温柔的人的十个小技巧
中二的时候喜欢给自己树立耿直毒舌人设,觉得直言直语的自己跟外边那些妖艳贱货一点都不一样,真是太真性情太帅了,现在回头想想当年的自己,也亏的是身边的人都大方不计较才没被人打死。
上高中认识了西兰花,后来又陆陆续续和其他很多很温柔很有风度教养的人相遇,在觉得跟他们相处很舒服的同时,心里也默默地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一个很温柔很好很好的人。可惜我们家实行放养政策,成长过程中并没有谁站出来教导我待人处事的方式道理,只好模仿身边朋友的做法自己一点点模索学习。
以下是我的一些总结,欢迎大家讨论指正~
1.不要把毒舌当真性情!不要取笑别人的生理心理缺陷,包括但不仅限于疾病、残疾、肥胖、长痘、口音、普通话/英语不标准,说错字等等。我高中每次走进屈臣氏都会不知道从哪里跳出来一个售货员对我的脸指点江山:你长痘、毛孔粗大、肤色不均哦,要不要试一下我们家的。。。。。每次遇到这种状况我都会在心里把白眼翻到南半球去,我自己长痘我不知道哦,要你讲?推己及人,各种不幸(长痘就是很不幸!)发生在身上已经很惨了,被别人“耿直”地讲出来吐槽一番只是二次伤害。至于口音错字,语言的目的就是交流,如果不影响你的理解,那就不要对对方的发音什么的太过苛责,人家也不想的呀。希望大家跟我一起,做个好人,嘴下留德。
2.积极夸赞别人!我小时候也是一个很“不要脸”的小屁孩,每次拿了什么奖状回家都会吧嗒嗒跑去黄女士面前求夸奖,直到有一天黄女士从某个柜顶搬出了王木木有牛津高阶字典般后的奖状集训诫我:你要谦虚一点呀,不要整天想着让别人夸你,你看你姐姐拿了那么多张奖状都从来没有炫耀过。就这样我就走歪变成了一个谦虚的少女。华人固有的谦虚传统加上我总是很容易想很多的性格,使得我这么多年来不求别人夸奖的同时也很少去夸奖别人。但是,夸奖别人,表达自己对别人的敬意和谢意其实是个利人利己的事,为什么不去做呢?
3.AA+四合五入。虽然我自诩贫民窟少女,但是我的朋友们也不是富二代,所以这些年来我都坚持跟朋友AA,或者你请我吃饭我请你看电影,避免一直让某一个人花钱。然而AA也是有技巧的,那就是不要太精确,把握“能算多不要算少,四舍五入的原则”。比如你要还你朋友18块的吃饭钱,那就凑整给她个20。但是21块的饭钱你最好就是还21(除非你们真的很熟)。男女朋友之间我建议也是AA,如果男朋友比较大男子主义或者你觉得这样太生分,那就可以用互请代替。
4.多帮小忙,大忙视能力交情能帮则帮。我们学校一到冬天就凄风苦雨,进宿舍又要刷卡,每次回宿舍如果前边有人帮我留门我都会感动到想要跪下抱着她的大腿唱《感恩的心》。小区看到推婴儿车的人,或者上了岁数的人帮他们扶下门,虽然只是很小的事但是却可以确实帮到他们。跟留门同理的还有帮忙按电梯按键、递调料餐具、指路、别人穿/脱外套时帮他拿东西等等。至于大忙最好还是看情况而定,但是许诺下的事就尽力做好,办不到也不要硬撑尽快告知对方让对方进行PLAN B.
5.能自己做的事就不要麻烦别人。有一条重要的网络社交礼仪:能自己百度的事就不要问别人。其实其他的事是同理,女生不要因为自己是女孩子就总是麻烦别人,独立一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吗。
6.有关温柔的一些小技巧:
给对方递锐物的时候尖锐处对着自己,递餐具水杯的时候调整到方便对方接取的角度(比如水杯把手面向对方)。
一起出去玩,告别的时候跟对方说一句:你安全到家了跟我说一声。作为女生,男生跟我说这句话我会觉得超暖!自己到家了也跟对方说明。
送别友人,不要对方一上车/地铁你也马上转身走人。你都陪ta到车站等了车了,再等几秒看他的车离开(搞不好再挥挥手啥的)会让对方觉得比较窝心。
给别人打语音/视频电话前先文字问对方方不方便。首先对方可能现在不方便接电话(我爹每次都能在我在图书馆/听讲座/体育馆跑步时给我发出视频邀请我是也服了),其次他们未必有WIFI,节约流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呀。
发照片的时候先问过别人的意见。不然就会违反别人的肖像权(认真的)。塑料姐妹花和心机婊的常见套路是什么?发照片只P自己不P别人!贸然把别人的照片发出去真的很不礼貌,尤其是对方对自己的照片不是很满意的时候,所以发照片前先征求对方的同意吧。
7.餐桌礼仪
RULE NO.1:永远不要让任何人看大你嘴里的食物!所以,吃饭的时候把嘴闭上(这样也能减小咀嚼的声音)。如果嘴里有东西 的时候要说话的话,就用手或者纸巾什么的遮一下(还能起到避免食物飞出嘴的窘境。)
吃饭不要吧唧嘴。鉴于我是一个吃饭不吧唧嘴的人,我也不是很清楚为什么有人吃饭会 吧唧嘴。不过可以的话还是努力不要发出声音吧。
吃饭的时候,如果离得比较远的人要取你附近的菜时帮他夹取(最好用公筷!)。我昨天跟两个新加坡小伙伴一起吃饭,席间我想要夹远处的鱼,但是因为太大块,所以废了很大一番劲。后来有个小伙伴就帮我夹了几块鱼放我盘子里,发现我不吃鱼皮还帮我去掉了鱼皮,超sweet!
尊重并记下别人的饮食禁忌和偏好,对方会觉得受到重视,觉得你很贴心。
8.关于称呼
有些人会不喜欢自己的本名(比如我),所以会喜欢别人叫自己外号或者别称什么的,那就顺着他的意愿避免叫他本名。我觉得身边每个人都以不同的,他特有的方式称呼我还蛮有意思的。
还有就是:尽量避免叫别人全名!首先显得太正式很生疏,而且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像我一样,被叫本名只有两种反应:举手喊“有”(点名的时候,但是湾湾的老师点名也很少念全名),不然就是脊背发凉觉得大难临头(我爹妈每次开始教训我前都会叫我全名,搞得我就很方)。
再来就是对于陌生人的称谓,我个人会希望被叫“同学”,在湾湾被叫“小姐”也OK。但是希望那些美妆店/服装店的店员放弃叫顾客“亲爱的”的行为,大家初次见面并没有很熟,突然被叫“亲爱的”真的很可怕。“美女”“靓女”也是我很讨厌的称谓,前者尚且还好,后者莫名有种浓浓的乡土味,总之就是很不喜欢。
9.三不五时给朋友赠送小礼物。我有个高中朋友,除了三不五时给我寄明信片,基本每次很久没见再约出来时她都会给我送各种东东。因为我很喜欢长颈鹿,所以朋友们看到可爱的长颈鹿周边也会买下来送给我。每次收到礼物的时候都觉得被人记挂珍重的感觉很棒,所以也要努力对朋友们好呀。
10.尊重每个人各自的小癖好,避免犯他的忌讳。我一个室友很“迷信”,她很忌讳我们说她以后嫁不出去之类的话;我炸毛的点则在于我很强迫症,东西一定要按照特定的秩序放置;黄女士是佛教徒,如果我在她面前显现出信仰不虔诚的一面她就会很生气。。。多多少少,每个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小癖好和忌讳,就算不赞成,难以理解,努力去尊重别人的癖好,避免犯他的忌讳会让你们之间的相处更加愉快。
。。。。。。
待人接物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问,但其核心我想大概就是要有同理心。努力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别人考虑,不要太理所当然,你觉得没关系无所谓的事情在别人眼里可能很重要。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跟别人进行交往,努力做个真诚温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