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的小回顾
2016.7
毕业去杭州,阿里巴巴,我的第一份工作。不适应,节奏快,辛苦难受,但是每天确实像打鸡血一样,成长很快,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很有好奇心,脑子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因为非科班出身的设计师,让我危机感很重,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追赶别人。
2016.11
参加完两周百阿回来,部门换了大老板,工位在我旁边,成为我的同桌。从此成为我后来最为关键的我最爱戴的职场导师。跟着老师,前三个月被虐到神经错乱,但是到了第四个月就发现自己成长迅猛,开始有了一点模糊的全局思考观。
2017.4
上一财年刚过,绩效算满意不拉后腿,并且自我也得到了认可。第一次接触到了公司的激励晋升制度,很有诱惑让我更加想要努力争取成长更多。
2017.9
第一次跟老板提离职的想法。原因是真的很困难,虽然说每天很多东西可以学习,但是自己是迷茫的,没有方向。团队里面也因为客观原因,缺少专业的指导,加上大大小小不舒服的人事关系,所以希望能去到一个设计氛围更加好的专业的团队。因为当时老板的一句话:“先去努力看看能不能改变现状而不是直接就选择逃跑”,我决心留下来,抱着赌一下的心态,开始投入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并且希望靠自己能改变点什么。
2017.10
准备开始研究留学,去读设计硕士。并且各种拜托学校的同学朋友帮忙搞留学资料,投了最理想的两个学校,米兰理工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的设计相关。
2017.11
第一次一个人Own一个项目的需求规划和交互设计,管理项目进展。当时开发团队不稳定换了两波人,但我的决心很坚定,认为我们必须要做这件事情。最后得益于团队支持,组件库和平台都出来,并且后面成为团队核心业务之一。因此得到第一个季度的3.75。
2017.12
收到香港理工大学的offer,收到米兰理工的交互设计专业的offer
2018.1
突击英语,两个星期高压复习,考试前一天,暴食催吐暴食再催吐,一直失眠到第二天。还好当时有个小哥哥关顾,天没亮在寒冷的冬天送我去考场。当然最后顺利考过了托业考试,达到了米兰理工的语言要求。
2018.2
收到了梦寐以求的米兰理工的服务设计专业的offer。同时发现自己在工作上技能慢慢得到巩固,设计思维有了一个阶段性地质变。开始慢慢思整个团队的建设,以及帮大老板讨论更广阔的业务。看到了自己在专业上和业务思考上的成长,很开心。
2018.4
公司财年底,拿到了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年终3.75,并且得到一笔丰厚奖金,刚好准备用来去意大利留学用的。
2018.5
紧锣密鼓学驾照,每个周末没休息跑去驾校,忍受教练的爆脾气,一个半月一口气,全部科目一次过拿到驾照。
2018.6
开始犹豫,要不要出国留学。在害怕,惶恐,接下来两年的留学生涯以及未来,甚至怀疑自己当初留学的初心。同时准备部门的p5升p6晋升。
2018.7
顺利晋升成为资深设计师。这两个月前后矛盾,觉得出走留下都不对,任何决定都没有做下来。就在在学校注册截止日期前一个星期,跟家人官宣决定不去意大利了,把定好去意大利的机票退了。做完决定之后,整个人是轻松了,但是却迷失了,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2018.8
每天处在焦虑惶恐中,生活渐渐不能自理起来。很害怕,所以找了好朋友从深圳过来陪我呆一段时间。月底从喜欢的公寓搬家,去到了好心接待的同事家,有了一点点安全感。
2018.9
去市六院,发现已经中度焦虑+轻度抑郁+明显躁狂症状了。庆幸医生没有下诊断,就给我开了点安眠药,让我保证好睡眠之余,并且鼓励我去找到下一个人生目标。第二次提出离职。胡乱慌忙中面了一两个公司并不理想,可还是要决定裸辞。大老板和隔壁组的师兄建议,如果想要休整的话,用不着裸辞,给批一个月的假期出去散心吧。
2018.10
在欧洲晃荡了20天,精神状态还是恍惚,在旅途中一点都没有感觉到兴奋和享受。幸运的是平安回来,但是精神状态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因为老板们都很厚道,同事都非常可爱,业务也好,所以就算经常崩溃大哭,也默默把工作做到完美,表现自信开朗。
2018.11
正式离职。因为一个巧合的契机,虽然他们公司给出的条件待遇以及发展前景都没有比原来公司更理想,但这就是一根救命稻草,我决定不管怎么样紧紧抓住。再不做改变的话,心态一天天崩。
2018.12
在新公司入职接近一个月。中港两边跑,我很开心,我妈也很开心。如果顺利的话,我想我也找到了下一个人生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