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8年度旅行总结
查看话题 >夏威夷手记(一)
从今年开始,忽然对大自然兴趣寥寥,起因是去年在美国国庆节跑去了优胜美地,在国家公园堵了7个小时拍了张照片就回来了,今年又在纽约周边度周末的时候住了一个可怕的airbnb。于是,在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我的期待并不是很高,翻完了流动的盛宴并向往着巴黎的黄金年代 -- 我对于这片文化荒漠的土地并没有那么向往。
起初的几天,我们住在离这边商业街和商业海滩最近的一个airbnb公寓里。不谈时差,相比起纽约前一周还大雪纷飞的寒冷,檀香山的阳光倒是温暖又惬意。我和K先生本不是海滩爱好者,在佛州住了四年,去海边的次数并不太多,也并不喜欢像有些白人那样躺在沙滩上干晒。来了夏威夷,自然不能免俗,我们去超市买了沙滩浴巾,跟房东借了阳伞,吃过周边特别火热的一家日式乌冬面就去海滩上躺着了。当然是躺在遮阳伞下面。这个沙滩本身就很窄,周围酒店密集,自然人特别多,多的简直像下饺子。我躺在沙滩上百无聊赖的看着高大的棕榈树,四瓣叶子孤零零的躺在蓝天艳阳下,偶尔被风带过微微晃动。后面有一个满身纹身的肌肉男,我兴致勃勃戴着墨镜欣赏,结果他一回头,脖子上硕大的三个字“金牛座”中文纹身,顿时绷不住了,马上跟k先生八卦。很多人挺有意思,都不知道这些外语是什么意思都敢往身上纹。周围望去,跟迈阿密坎昆等一系列美式沙滩酒店城市并没有不同。
夏威夷由于在太平洋上,距离亚洲很近,岛上大部分居民都是亚裔。檀香山是夏威夷最繁华最昂贵的城市,日本人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占据了大部分人口,游客也是非常多,走在街上基本看到的都是日本游客,让我想起了村上春树书里的人,动不动就跑到夏威夷晒太阳。看着一对对年轻小情侣肆无忌惮挥洒青春,让我不由得想到网上很多人讨论的日本社会问题,老龄化、低结婚率、低生育率、低欲望等等。具体到个体身上是如此不同,或许是幸存者偏差?毕竟来夏威夷的也都是生活条件不错的,只不过在这无处躲藏的烈日之下,黑暗都无所遁形。相比起纽约,这里的日餐又便宜又好吃,作为日餐的主食材之一生鱼片特别新鲜,随便怎么弄都很好吃。我们一路逛吃,还发了条微博炫耀吃到了好东西,当然也免不了抱怨长途飞行的疲劳。有个常去日本的朋友给我留言调侃说,你在飞几个小时就能去真的日本了。还是蛮想看去看看金阁寺的。
海边的活动很多,我们在商业沙滩附近坐船出去浮潜了一会儿,看到一群群小鱼围绕着我游泳和海底的海藻和大石头,忽然之前的疲倦就一扫而空了。我回到船上之后开始晕船,些许是因为前一天时差的关系没有睡好,晕的头都抬不起来。回到公寓之后,洗了个热水澡,躺在床上开始当太后,K先生自然是尽心照顾。只不过我又饿又难受,脾气也暴躁起来,总提些无理要求。看着K先生忙前忙后,忽然觉得自己就是流动的盛筵里面一点小病就作天作地的菲茨杰拉德,K先生就是海明威本人,虽然内心充满了怨念但还是一一满足我的要求。只不过我没有海明威所珍视的惊天才华。
K先生心心念念想要去珍珠港,于是我们早晨一边吃着新鲜的日式早餐一边拍脑袋决定立刻马上去了。美国爱国主义教育做的非常厉害,把整个珍珠港事件的历史背景和前因后果讲述的细致且全面。之前我对珍珠港的印象只限于是美国参战的契机,经过这次学习和提升,原来当时美国军事如此发达,偷袭这一次几乎毁掉了海军大部分战斗舰,简直是毁灭性打击。珍珠港的阴谋论有很多个版本,我不太敢相信当时政府高层会作出这种决策,毕竟损失的是大批的战斗舰和战斗飞机。一个小细节,关于nanking massacra 基本会在各个美国战争历史博物馆被提及。
其实我们来夏威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参加朋友的婚礼。婚礼在岛上一个洁白的小教堂举行,只有30人左右的人参加,小而温馨。相比起曼哈顿动辄大几万美刀的婚礼费用,夏威夷价格合算不说,风景宜人,随处都是花花草草,无需几万刀的鲜花费,就美得心旷神怡。新娘专门准备了夏威夷本地舞蹈,优美沉静。可以看出夏威夷本土文明还处在非常感性的初级阶段,充满了对自然的崇拜。我不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信徒,事实是夏威夷本土文明随着外来先进文明的入侵已经所剩无几,现在这些存留的形式又像是被先进文明当作是猎奇的目标,处在一个被俯视的角度,这于它开始存在的目的相去甚远,更像是一个博物馆。夏威夷群岛里面有一个未开发且不对外界开放的私人岛,你好岛(Niihau),被一个罗宾逊家族所有。岛上住着200当地土著居民,不跟外界来往,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生活。这两种文明存在的方式截然相反,我对当地土著居民不了解,也不知道他们对于现在全球化趋势的理解,是生活更加方便幸福了,还是更糟糕了。只不过这两种初级文明存在的方式让我很有感触,这个世界还是多样可爱的。
在檀香山待了三天之后,准备去大岛的路上,我们看到了双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