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8年度读书报告
查看话题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2018年读书总结

忙忙碌碌,又到年终岁末。一想到要写读书总结,默默回顾一下,脑海中竟蹦出一个这么丧气满满又开开心心的诗句“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想来可以用以总结我的2018年生活状态。2018年,工作和生活的杂事变多,遇到一些艰难和棘手的情境,时间也略显紧张,但也渐渐更明白主次,明白自己想要的和讨厌的,明白自己能做到的和强求不来的。现在惟愿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每一个时刻都更加自然放松开心,所以越来越豁达怂,顺便放飞了自我。
读书方面,因为时间与精力有限,更加关注读每一本书时内容与情绪状态的匹配,希望获得更深的阅读体验,因此会随着所处的空间、季节气候、心情想法的变化,更加随心所欲地选择书籍,把年初定的读书计划彻底抛弃了。此外在工作之外大幅缩减了无效社交活动,也与大概十倍于我聒噪的配偶培养了更多的默契,留出更多的静谧空间,各自用来看闲书和整理生活和工作思路——一切整理妥当,开一瓶啤酒,抬头两两相望做出古怪表情却不过多交谈,随意翻两页书,狗子自觉蹭过来当暖脚宝,一本满足。
截止目前,2018年读书106本,略少于前两年,以下记录印象深刻的书目与阅读体验。
1. 格非《江南三部曲》
谭功达不愧是陆秀米的儿子,怀有一腔乌托邦改造的梦,梦里是青色的山河与粉红的大朵桃花,然而比之秀米,缺了灵性与韧性。前三章写谭功达的痴与诸位女子的性格,笔墨直接,写官场众生相自有一种诙谐。待各种铺垫完成后,最后一章写到花家地那个终于实现的“桃花源”则最妙,是在对秀米的传说中故地重游,是初始的欣喜坠入云里雾里,无论是公社乌托邦的真相还是姚佩佩的逃亡路,草蛇灰线烘托出疑点重重,揭秘的时候又快速而平静,亲手砸碎一个关于劳动与幸福的梦,又不着痕迹地给人性中相互窥探的弱点一记软刀子。痴与庸的谭功达,倔与傲的姚佩佩,就这么在小心翼翼的挂念和现实的冷酷面前失散了。
生活就是垃圾场,盛满琐碎、功利、矛盾以及无处不在的环境恶化。销金窟里丑陋的脸,对世外桃源浮躁的向往,用宿命来自怜,是书里构建的现世,无用无趣无神。相比于前两部,感觉神散了。
2.三岛由纪夫 《丰饶之海》四卷
沉迷于高雅又厌弃高雅,无数次出现的死亡意向,精细地描写一片春雪折射出的光芒一般细微的心理。
对纯粹的探讨,这不被理解的纯粹,惟伤人与自伤以祭。
“神让本多作为记忆者活着,而叫清显和勋作为被记忆者杀死,也许这些仅仅是神的剧场里的一出恶作剧。”关于轮回的探讨,对心中幻想被澄清之后的开朗。
美死于沉溺,丑陋永生于小心翼翼自以为看透的理智。万事由心,比如幻象与执着,万事皆空。
3. 社会学相关
粗粗梳理了一下,今年的阅读内容还是在探寻关于我们现在的生活习惯、教养、阶级时间观念等自我规训的形成过程。今年的社会新闻给出了一万个个丧气的理由,透过日常生活对世界的感知有限,继续尝试去看向社会的各个角落,力图约束内心深处的无知与自大的苗头。
不是第一次读关于打工女性的生存调查报告或纪实文学了,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了中国女工在阶级和性别两个维度上的特性:从阶级的角度而言,市场经济的活力冲垮了一部分计划经济下的工人阶级和旧式农村经济,换来农村劳动力的进入,但是它们无法分享城市红利,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难以通过向城市聚集到的形式形成新工人阶级,因此维持了以乡土关系为主要社交的模式,打工选择上熟人聚集性与流动性很强;从性别角度,对流水线工人服从性、耐性、灵巧的要求和消费主义的广阔市场,使得女工从毛时代的去性别化变成了具有性别特质的,因此带来工人权益剥夺和性别上的双重重压。作者下了一番功夫田野调查但呈现的案例较少,引用理论较多,但阐释稍显混乱。
将民族志运用于一个具体问题,从现象观察和资料整理开始,引发出更广泛深远的话题,与现代工业下岗位的组织、教育的目的、阶级的分化与固化、反抗与自适应有关,更深层的是骨子里的保守外加父权与男性气概体现,构成了“家伙们”独特的文化,这是捣蛋鬼们自己通过对处境的认识,是他们自己找到的解决路径。
工业革命机器时间的形成早就了新规,也用严丝合缝的时间塑造了中产阶级控制和节约的世界观,基于理性道德和情感的克制,基于对身体的厌恶以及对礼仪的追求,从而形成了现代社会被广泛认同的观念基础,包括清洁卫生、对大自然的态度、对教育的态度和室内空间的使用。书中引用了大量回忆录,从中窥见当时实情,很有意思。
一部女性、有色人种和犹太人被性剥削的历史,无论是冠以宗教的名义还是习俗和法律的名义。本书援引了大量史料,但语言流畅论证清晰,阅读体验很棒。
关于同性恋亚文化的调查报告,形式为访谈记录,尽量客观地描述了访谈对象(我国的同性恋个体),包括其生活、爱欲与恋爱以及性爱的形式、性向觉醒的过程、生活中遭遇的困境、同性恋群体中的交往方式等,虽全书只负责记录不具有统计归纳功能,但是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为少数群体正名:1.同性恋与性倒错者的区别;2.同性行为与同性恋的区别;3.同性恋与疾病的性传播的关系;4.同性恋的权益诉求与法律盲区。限于研究方法和样本,这本书时很好的科普读物。p.s.王小波撰写的段落画风明显不同,非常调皮23333
4. 那些关于家庭带来的伤害
我们只是比日本晚了三十年,对阶级固化的恐惧和父母加诸孩子身上的期许是东亚国家共通的现象,本书独特之处在于只刻画不评价,尤其是对不同类型的女性的心态描写相当直白也相当传神。
感同身受,这令人窒息的爱的撕扯。有的时候,父母爱我们确乎会体现为焦虑与期望,我们爱父母,则体现为无穷的讨好。而这是伤害与误解的根源,是加在每一位好孩子身上的束缚。只有长大后挣脱这层茧,才又夺回了自己。
5.硬汉推理
总觉得夏天的夜晚特别适合看悬疑推理,为了消夏,也为了佐以冰啤酒,喝冰啤酒的好,不信你问毛利小五郎。往年看劳伦斯·布洛克的书多些,本打算一气儿看完所有作品之后再对照去看唐诺的《八百万零一种死法 》,但还欠下雅贼系列没看。好在承蒙友邻提醒,又翻出了雷蒙德·钱德勒的作品。
硬汉侦探小说的代表,谨致以我最高的敬意。其文字有一种不经意间的韵律美,给冷硬的故事以柔软的表达。
马修是个神奇的侦探,虽然会在黑暗的巷子里搏斗然后坐下来喝波本,查案的时候没少出力气没少跑路,但是他的灵感通常都来得很突然。
6.雅歌塔·克里斯多夫 《恶童日记三部曲 》
因为务求真实,所以无处不在的战争像是背景,冰冷又实实在在。保持绝对理性的视角下,人性中的善恶像一笔一笔记账,结尾则像是冰冻到炸裂开来,令人吃惊。
Lucas与Claus,二人证据是作者设的局,是关于存在与虚构、记忆与遗忘的谜团。这一团雾气被困在小镇中,困在人们关于分离与怀念的创伤里。这儿处处都是不幸。
故事的最后,像剥落一片一片痂,露出了血色的真相。由是每一部都是一个谎言,Lucas和Claus找寻呼唤对方千千万万遍,借此逃避难捱的生活,彼此刻在对方心里的名字,带有美好温暖的毛边,却又伴生着惊惧。从错位的那一刻起,所有谎言掉落,时空前后相连,不同的视角有了呼应,对于小家,真相太苦涩,对于战争,景色太灰暗。
7. 血色子午线
硬核西部小说,硬核到会因为毫无来由的诡计和残暴,最直接的战斗场面、对血形成污秽的过程不加任何掩饰、对同伴尸身毫无节制的利用构建的视觉效果引起不适。对自然的描写非常精确也非常冷酷,每一幅星空是不一样的,然而从未有过温柔的面目,动物植物挣扎在干裂边缘,人也是。然而本书中语气和立场平静到习以为常,这就是自然之险、人类之恶的循环,战争被视作唯一的解答,法官被塑造为神进而成为超神的存在,而他光秃苍白模糊的外表、从容的仪态说教,成为每个人的心魔。这个世界里,规则已死,唯有蛮荒流转不变,被神抛弃的众生自愿抛弃了神,散在土地上,像破碎的兽皮屑和变黑的耳朵,风干后发出隐隐腥臭。
8. 失败之书
诗人的散文,叙事中冷不丁跳出诗的语言,读来让人觉得头脑中一片空灵,眼前具象的形象如热天午后的蓝天与其上丝丝层云,静与寂到直戳内心。写生活,写他乡的故知平实细腻,写对诗坛旧友的回忆一章最好,怀念如诗,字里行间都是各位诗人的性情。
9. 郁金香热
写了郁金香在欧洲大陆流行开来又变成一场泡沫的前前后后,是贪婪鬼与老实人对话寓言的背景与展开。从中窥见当时的荷兰作为一个海上商业帝国的经济活动的繁荣程度,从股票到期货交易制度,甚至有最为高效的拍卖方法。
另外, 今年在桌游展上还看到了关于郁金香泡沫的桌游,设计很精巧,上手也很容易,关键是非常有颜值。

10. 猎人们
所有流浪动物都是一样,在城市的夹缝里求生存,忍受饥饿与驱赶,大多数情况下所能获得的最好慈悲是一点残羹冷炙。通过本书获取了不少关于猫的知识,像是听同是养动物的人在交流。虽然通篇是在写猫的性格,但着眼于流浪猫救助、动物本性、流浪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是有大慈悲的,只是生命弱小,话题沉重,便就引人湿了眼眶。
11.北越雪谱
越后大雪之地,是为雪国。有雪中生活、雪中节庆活动、雪中穿戴、雪中游戏等特有的民俗志,清新别致可爱,也有道听途说和志怪故事。
12 . 黄昏清兵卫
地方经济衰微,财阀介入,藩府暗战,下等武士生活拮据的大背景下,武士永远是是武士,不管有着怎样的面目,美的、丑的、沉默的、邋遢的,刺客隐在朝堂之后,武士刀入鞘,又成了那个生活中品格端正温厚的小吏。
13. 看不见的城市
我绝对属于读不懂的那一类读者,但读来觉得这本书作为作者多年来灵感的记录本真是精巧别致。我喜欢书中城市被不断重构,不断分形,城市的形状面貌与风情只是一个具体载体,给想象以形状,凝结在城市的生长蜕变中,居民的生死幻象中,规划家的推倒重来中,文字组成的分形将现实、记忆和编造糅织在一起。
14. 花间十六声
对《花间词》旖旎风光的脚注。最为详细的是枕上屏风与山水,但脉络最为清晰的是对古代制香技术的介绍,部分文字有些絮叨。
15. 酒国
观此书,须得弃绝一切欲望,无论酒、色、气、名、利甚至口腹之欲。顺溜成串、噼里啪啦的语言让世俗的欲望因细节的放大、毫无遗漏的堆砌、极度的丰盛而变得丑陋、恶心,像好酒者溺于酒。每一段元叙事文体跨度很大,但用语习惯非常一致,通过书信来相互解构,最有趣的是汇集到见面时刻的灰头土脸与觥筹交错,文与人、真实与想象,到底谁是那张被披着的狗皮。
16.美国、俄国和冷战
不愧为经典,兼具史实与流畅性可读性。以美国历任政府政策变迁为主线沿时间脉络梳理了东欧、德国、北约、华约、拉美、东亚、南亚、阿拉伯半岛等国家的革命形势、政权和意识形态变化,不乏调侃,写出了经济对政治、国际关系的影响以及局部战争形势的变化,军备竞赛始末。
17. 梁文道 《味道》系列三部曲
吃在故乡,吃在他乡,吃在堂皇的大饭店,吃在深夜的小巷子,美食界逸闻...文化人写吃,写饮食背后的习惯变迁与对品味的思辨,写围绕饮食的传统和家庭关系的变革,探讨对味觉本源的回归,于一饮一食中见寻求质朴之心,此为真正的“吃货”之心。
是《味道》系列三部曲中最直面食物本质的,从饮食的意义、保鲜的意义、食物作为一种味觉和视觉乃至触觉的艺术方面探讨了美食存在的意义和我们对美食的界定与认知。
比饮食甚至美食本身更加深远的,是人与食物的关系和人对饮食的态度。
18. 云彩收集者手册
科普读物,不仅介绍云,还介绍了相关的光学现象。文字内容介绍非常简略,但时常会皮一下,幽默得恰到好处。
19. 是梦
《是梦》是一部家族史,是一部城市史,是一些交错的梦,是一些具体的乡愁。书中姜远与我是同时代人,姜家的家庭结构是随着宗族社会被打破,单元家庭的作为主导而建立起来的,爷爷奶奶为长辈给也为主心骨,凝聚一家兄弟姐妹们以及第三代小朋友们。姜家这一支经历了闯关东和东北支援南方近代中国,其中记载着人口迁徙的大背景,因此书中每个人的乡愁都是具体的。讲述形式上,书中用两条交错的时间线,重构了现在与过去,由别离和生老病死构成的现在线与流转活泼的回忆构成的过去线,引着读者去拼凑出故事中的人物关系,现在线里是需要面对的无奈,是切切实实的老去,是无可逃避的病痛,是渐渐发散出的老人的气味。过去线里常出现的是这一家人的高光岁月,那是独属于过去时的一份好,人都在,物都在,大家还健康。过去的故事里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细节,勾勒出不同时代人们生活和思想变化的情况。《是梦》通过家族史的视角重构了杭州城市与景观,即每一个地方都在记忆中寻得到映射,岁月滚滚向前不可逆,城市的面貌一年一年大有不同,因此每个人对于一座城市的记忆都是独特的,《是梦》则为我们提供了杭州城的一种面貌,从中瞥见这个城市的长大,和那些曾经出现过的大饭店、商场、歌舞厅,还有那些已经变了样的景观,景观中走着的那男男女女,那曾经时髦过的发行与服装。
20. 冷皮
人类学家创造了荒岛隔绝而孤独的情境,进行了思想实验,透露出对人类的深深悲观,那些不被理解的善意,终会被嫉妒怀疑淹没。这种悲观是黑暗森林法则建立的机制,在偏见和拒绝了解的遮盖下先行自卫,由是造成了人为的困境。那些观察一棵草一朵花得到的自认为原理性的认识,并不会跳出情绪和自我驱动的本质,让行为回归理性准则,由此终会掉落进无法避免的结局。
21. 本年度重读作品
第一次看的时候还小,读不懂故事中的失望透顶。长大后再读,发现懦弱像是无底的洞,爱情与亲情的圈套可以这样步步紧逼,一口一口蚕食一个人,不禁渗出冷汗。像兽一般的恶终会循着淡淡气味回来,而一个接一个的变故却分散在长长的岁月中,八年、十年,磨去了一个人的神采。张爱玲确乎天才型作家,小小的故事里,写心理心情精准而恰到好处,连挣扎都那么冷静。
身体在游离,心灵保持贞洁。爱和爱的幻想被时间打磨,走过颠簸在骡子背上的路、涉过两岸尚且繁盛的河流、穿过霍乱和战争的阴影,谦卑地迎来老年的冷静顿悟和对死亡迫近的体验,剥离了表象的激情,用一生思考的沉淀让心灵联结。我不知道爱情本身会不会衰朽,但穿过迷雾、心灵相通带来的满足与平静感是不会枯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