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东京”之一:自由行需要准备什么
写在前面
去东京之前,我读到李诞的一篇人物访谈,其中提到他每次到日本旅行,都不敢在微博上声张——因为怕被骂精日。而在得知我旅行计划的时候,真有个同事笑嘻嘻地问我:“准备给鬼子送钱去啦?”
同事是半开玩笑,但我知道身边不少人对日本的看法。这个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光是国家的名字,就能牵动中国人的复杂情绪。但无论我们痛恨也罢,钦佩也罢,咬牙切齿,或视若无物,它仍然披着历史的血痂,冷冷地蹲坐在那里。
我做编辑的前十年,亲手策划、编校了太多抗日战争的大稿,亲手搜集了太多血淋淋的,甚至不适合刊发的战争图片;我生长的八九十年代,又正值中日蜜月期,大量日本动漫、游戏成为构建我童年生活的重要一环,直至今日,影响不可谓不大。
所以我想去亲眼看看,日本究竟是什么样子。而这个系列的游记,仅仅是游记而已,或者说,一篇具有参考价值的流水账。
如非特别标注,图片或视频默认为本人拍摄。

为什么是自由行
这次我们选择了东京,9天时间,几乎都在同一座城市里晃荡。
东京位于关东地区,大阪、京都位于关西地区,如果从东京再去大阪,无论坐飞机,还是新干线,难免费时费钱,走马观花。而我希望的是,不求像当地人一样琐碎无遗,但求自由自在地,在陌生的城市里生活一段时间。事实证明,东京9天,只少不多。
自由行是必须的。即使是在我们不懂日语、日本人不懂英语的东京。
从纽约到伦敦,再到东京,自由行其实并非多大的挑战。在这些发达国家的特大城市里,交通的便利、攻略资料的唾手可得、当地人对国外游客的接纳程度,早已抹平了语言不通这一障碍。
自由行是一种由奢入俭难的瘾,你可以由着自己的喜好,甚至任性地,在吃住行购娱上划重点、做增删,丰俭由人,对得起你自己就行。

行前准备
先讲讲签证。找家可靠的旅行社,花点钱办签证。旅行社会将所需的资料告知你,你准备完毕后,将其快递或者送到旅行社手中。主要包括:
1.本人护照原件。 2.本人近照两张。办不同国家的签证,尺寸和底色的要求不一样,找家照相馆,说明需求即可。最好是六个月以内的,我都是在准备资料的时候再拍。老照片应该也能用,但是为了提高过签可能性,这点事儿不省为好。
3.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4.户口本复印件。 5.签证申请表。代办旅行社提供,打印出来,个人亲自填写。 6.在职证明。找单位的人力资源部开具,盖公章。其中收入一项最好能达到年薪10万。
7.半年银行流水。找工资卡所在银行开具,盖公章。提前半年准备,如果在职证明的年薪不到10万,那么就要在银行流水中“做”到10万存款,把钱分多次打入账户。10万存款办的是一次签证,20万存款则可以申办3年多次,50万存款可以申办10年多次。
资料发过去之后,大约7个工作日即可收到过签或者拒签的通知。这时候就可以订机票和酒店,以及购换汇了。
订酒店,完全可以放在签证之前,因为如果在booking.com网站上预订,绝大多数酒店都能抢先预订、临时取消,注意看说明即可。另外要注意的是,日本的民宿口碑不是太好,据说被房东强行取消的例子不少,所以订民宿要谨慎些,多看评论再做决定。
飞机票,一般来说越早订越便宜。从武汉飞东京或大阪的航空公司,数春秋航空性价比最高。春秋航空有日本公司和中国公司之分,都是廉价航空,即飞机上不提供免费餐饮,连一杯矿泉水,甚至白开水都不供应,吃喝都要用现金购买,日元或者人民币都可以,找零则是日元——我们乘坐的日本春秋航空是这样的。
飞机上的餐饮相对于日本国内的正常价格确实贵些,大约贵上一倍。武汉飞日本大约三个小时,忍着不吃不喝也行,提前带些零食也行,水是带不上飞机的,所以在候机厅用自带瓶子接一瓶饮用水,或者买一瓶相对高价的饮料,也行。

购换汇,则要找银行了,多少日元合适完全看个人所需。日本是个现金社会,5日元、10日元、20日元、50日元、100日元、500日元是硬币,能用的地方非常广泛,1000日元、5000日元和10000日元则是纸币,也是经常能用到的。我们此行准备了5万日元现金,相当于3000元人民币,花在吃、行、景点门票上,勉勉强强,捉襟见肘。
当然,并不建议随身携带太多现金,日本的便利店、商店和某些餐馆、景点,都是可以刷信用卡,甚至支付宝和微信的,后两者不多,要碰运气。而且,有的ATM机,比如在某些711便利店里的,是可以使用银联卡直接取日元现金的,手续费也不高,实在不够用了再取。
综述一下:日元现金的携带量,要看个人游玩时间和餐饮、交通、景点门票的预算,带几万日元去差不多了,同时要准备好信用卡(刷卡时提醒对方用银联结账,而不是visa和mastercard,若无银联服务,则付现金可能更划算一点),以及一张应急储蓄卡。
再就是些零散的必备之物,万能的淘宝都能解决,算好时间,提前购买。
手机卡。准确地说是4G流量卡,不能打电话,价格便宜量又足,在飞机降落日本之前换到手机里就好。当然,也可以选择随身wifi,我只是觉得它需要充电,随身多带一样东西比较麻烦。这种手机卡的运营商是日本的DoCoMo,如果手机开通了国际漫游,你就会发现手机上也有DoCoMo的字样,因为移动是和DoCoMo合作的。
西瓜卡。也就是我们的公交卡、地铁卡,在东京的很多便利店、拉面店也能刷卡消费,是到日本关东地区旅游必不可少的,可以提前在淘宝上买,商家一般会在里面预存1000日元。

旅行保险,不赘述了。
还有什么准备的呢?
既然是自由行,没有导游带着无脑逛,还是做个计划吧。根据我的经验,计划不要做得太细致、太紧凑,否则容易疲于奔命,丧失了旅行的本意。
作为一个外国游客,在东京这样的大都市,很少有不值得体验的地方,所以,每天做一个大致的路线规划,甚至安排几个灵活的日程,不怕晴雨,随机应变,就很好。手机上的穷游APP可以帮到你,想去的地方,自己选。
百度地图,提前在手机上准备好;出国了再下载一个谷歌地图。有了这两个APP,不论去哪里,步行也好,公共交通的转乘也好,基本不求人。
翻译APP也来一个,VoiceTra。在日本,说英语不好使,招子放亮点,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在人家面前比划比划,九成九的场合都能应付。万一不行,让翻译软件上吧。
现在飞机上不再要求手机关机,所以存些影视剧或者电子书在手机里,可以消磨时间。纸质书也是很好的选择。就像在去凤凰之前,我读完了沈从文的《边城》,在去日本之前,我也读完了妹尾河童的《边走边吃腌萝卜》和小山裕久的《日本料理神髓》,在回程的飞机上又读完了高村光太郎的《山之四季》。
飞机上也许用得着眼罩和颈枕,三个小时,自己掂量。
太个人化的细节,说了意义不大。最后,我总是在旅行前几周,没事翻一翻《孤独行星》的当地旅游书,提前感受当地的风物,有用的贴士就记在印象笔记里,然后带到目的地去,随时查阅。
顺便一说,每次旅行需要带去带回的物品,我都记在印象笔记里,临行前一一打钩确认。时间久了,带哪些,不带哪些,清清楚楚,平时不用挂念,提前一天整理物品,翌日即可心无旁骛地上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