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干货】独家!2019年国考申论解析(副省+地市)
以下内容是我写的2019年国考副省、地市级申论答题思路框架,大家可以对照去思考自己答题的水平,初略进行估分,来决定接下来备考重点放到国考面试还是省考笔试。 这两题题目难度不大,估计进面的申论均分要到60-65分左右。
对答案有质疑或者不懂的建议观看视频版,听我的详细解读(https://www.cctalk.com/m/group/82292248),如看完还有质疑,欢迎理性交流。(申论交流QQ群:546451045)
一、副 省 级
(一)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S市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的举措。(10分)
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150字。
【指点】
这题10分150字,属于非常基础的概括题,第一段写如何整体推进乡风文明,后面段落分别具体些举措,且后面段落材料节奏清晰,按照四方面去分类非常合理,符合出题人意图。
这题分四点概括的信心指数★★★★★,分点跟我不一致的应该都要适当减分,不接受任何反驳。
【中指答案提纲】
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重要部署,深入推进:1、实施固本强基。2、改善人居环境。3、打造特色文化。4、引领核心价值。
(二)假如你是被派到Y县的调研组的一员,请根据“给定资料2”中的调研记录,就山岔村值得肯定的做法写一份调研报告提纲。(20分)
要求:(1)紧扣资料,要点完整;(2)内容具体;(3)不超过500字。
【指点】
提纲的意思是写出完整结构,但不需要加过于水的语言,把它当做大作文提纲来理解就可以。因此这题必须写出背景(提纲结构要求,且材料中涉及到了)。
山岔村具体做法四点,按照材料节奏意义归纳即可,材料结构很清晰,内容分界明显。
这题四点概括的信心指数也是★★★★★,不接受任何反驳。分类不一样的都会酌情扣分。
【中指答案提纲】
背景:优势、问题、改善。(概括第一段)
一是争取帮扶资金,改善基础设施。
二是鼓励农民成立农业合作社,发展现代农业。(带动脱贫)
三是依托自然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美丽乡村)
四是弘扬传统文化,提升精神风貌。(引领社会风尚)
(三)某省政府办了一个农村发展战略研习班,其中一项研习内容是“卢作孚的乡村建设构想”。假如你是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3”,围绕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理念及现实意义,写一份导学材料,以指导学员更好地学习。(20分)
要求:(1)内容全面准确;(2)层次清楚,分条作答;(3)不超过600字。
【指点】
这种一题两问的题型在国考中多次出现,之前已经反复在各种班次讲解过。这类题目答题最核心的思路是要分清楚两问的区别和特质。建设理念偏向卢作孚在当时原滋原味的思想,而现实意义指的是他当时的想法对现在的乡村建设还有哪些启发,请注意对现实乡村建设的启发不是你认为有就有,而是材料(出题人)认为有才算有。本材料有四处直接提到了卢的思想可以为“现在”所用,找到即可。
作为一个导学材料,没有具体可供参考的格式,类似提纲、总结。把题目要求的答题点写全即可。
这题建设理念答题内容信心指数:★★★☆,现实意义答题内容信心指数:★★★★。
【中指答案提纲】
建设理念是:1、全面现代化全方位改革:文化教育、社会、环境、公共事业。2、经济建设为中心。3、训练人是一切问题的中心问题。
对目前农村发展的现实意义:1、核心思想:中国的现代化,基础在“乡村现代化”,处理好城乡发展关系。2、范围方法:既立足局部,又着眼全局。3、建设路径:以工辅农,工(工商业)农(乡村建设)互动”的发展模式。4、根本目标:人的现代化。
(四)根据“给定资料4”,谈谈你对“作为精神资源的乡村文化”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50字。
【指点】
虽然长得像分析题,但是250字10分说明答题很简单,不管是关键词还是结构都不难。因此按照材料思路,第一段作为引子,表面解释乡村的好;后面三段分别介绍其精神属性的三个方面,分别概括即可。
此题答题信心指数★★★★☆。
【中指答案提纲】
乡村在让人过一种简朴物质生活的同时,让人发现丰富精神资源,面对人生最本质问题。具体而言:1、让人感受大自然熏陶,找到最好的生存状态和教育状态,感悟生命的意义,成为精神明亮的人。2、让人受到民俗、民间文化的熏陶,构成机具温情的人生体验。3、呈现出丰富的文明意义,让人感受自然造化的个异性、永恒的感觉,以及体会共有共享的理想。
(五)“给定资料5”结尾写到,“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都是应该而且可以互补的;理想的生活状态可能还是在城、乡之间自由游走。”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自选角度,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指点】
从最后一部分材料的叙述和前面材料的重点来看,大作文最符合出题人意图的写法是乡村、城市都要写,这其中乡村为重点。在写乡村时候要兼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相同想法的,大作文三类文及以上问题不大。
【作文思路】
大作文暂时想了个:
分论点1重点写:乡村现代化(重点论乡村功能、物质层面的进步);
分论点2重点写:乡村特色化(乡村自然文化的重塑);
分论点3重点写:文明的守望(乡村给人精神的益处)。
分论点小标题还得再构建一下。内容要兼顾乡村和城市,可以在每点铺垫的时候加入城市,然后重点写农村去。
二、地 市 级
(一)根据“给定资料1”,请概括小张家乡出现的新变化。(15分)
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指点】
这题解题难度要比副省概括题大,15分200字也决定这题的归纳有难度。具体体现在不能够完全按照材料的节奏梳理分点,因为家乡人的生活和思想变化没有完整的段落单独描述,需要自己提炼。
我分的四点信心指数:★★★★。
【中指答案提纲】
1、经济持续发展:电商销售平台、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商联合发展,服务业、2、基础设施提升:政府投资建设道路、环境治理、人居改善。3、各类资源回流:回乡打工、发展农业,投资增多,工厂、旅游、农业加工。4、生活水平提高:网购增加、生活讲究、文娱生活、退出低保、生活自信有奔头。
(二)省里召开扶贫工作座谈会,邀请小赵介绍发展花椒酱产业的经验。根据“给定资料2”,请为小赵写一份发言提纲。(20分)
要求:(1)紧扣材料,内容具体;(2)语言简明,有逻辑性;(3)不超过400字。
【指点】跟副省一样,应用文提纲,要求写结构但不要求语言的情景化。注意要写背景,这题从题目问法和材料来看要自我介绍和背景一起写,自我介绍不一定有分,但背景肯定有分数。
具体发展经验,我写的一二点可以跟我一样分开写也可以合并,其他点不接受反驳。第五点我认为应该写,虽然不是花椒酱产业,但跟花椒相关,未来有可能是产业的一部分;且是小赵的成绩,可以跟省领导汇报到位;且是材料单独一段的重要内容,里面很可能有关键词。这个第五点写出来不会扣分,不写可能失分。
这题信心指数:★★★★☆,基本也不接受反驳。
【中指答案提纲】
自我介绍:省派驻村干部、2015年池口村第一书记,通过发展花椒酱产业打赢了村脱贫攻坚战,下面介绍:
发展背景:交通不便、土地贫瘠欠收、多户贫困户,撂荒十几年的千亩石甸山。
发展经验:
一是认清现实:走访了解贫困原因,不缺技术不缺人,缺办法路子。
二是找准定位:花椒酱有市场需求且能带动花椒种植,可探索产业化发展。走访省内市场,认准优势特色,定位本地和全国市场。
三是调研可行性(统一认识):周边县区了解、研究院可行性咨询,请教问题。形成统一认识。
四是产业化发展:挂牌集体企业,技术、产品入股。与省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发展推广。2017年第一批销售一空,去年66万集体收入。
五是立足长远:惠农贷款种市场价值高的梅花椒,现在成了绿色银行。
(三)根据“给定资料3”,请分析小吴发生了哪些变化,使得村民们对她的称呼从“那个大学生”变成了“小吴”。(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恰当提炼,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指点】这题200字10分也比较简单,材料节奏也很顺,先是小吴的问题,后来是过渡转折,然后是她的改变。直接按这个思路写就可以。注意材料信息比较碎、具体,且题目专门要求恰当提炼,所以可以有一些概括性的语言。
这题有同学按照从xx变为xx,分别写多个转变。我是不支持这种写法的。额外增加做题难度、延长做题时间而且不好一一对应、特别规整的进行归纳,倒不如按照材料的思路前两段分别两个大问题,倒数第二段根据其分句非常清晰地找到三点转变。
这题信心指数:★★★★☆,按照一一对应写转变的,比较危险。
【中指答案提纲】
小吴刚到农村自认为比农民强,但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农活不会干。自认为有道理讲原则,但不会做群众工作,大家不理解。
经历挫折和村支书开导后:1、深入一线工作,学方言、走田地、学农活,感受农民不易,理解工作价值。2、融入农民生活,帮助农民解决生活琐事、邻里纠纷,经常串门、唠家常、解决实际困难,感动农民。3、带领农民致富,发挥专业优势,创建优质杂粮品牌打入南方市场。
(四)“给定资料4”中的座谈会上,主持人说:“如果不能打破这种种‘遮蔽’,就拿不出有份量的作品。”请谈谈你对“种种‘遮蔽’”的理解。(15分)
要求:观点明确,紧扣材料,准确全面,不超过200字。
【指点】这题跟副省的第四题难度不相上下,思路也比较一致(都很简单)。简单概括遮蔽是什么意思,然后按照每个人的想法去找问题就好。主持人的总结既有对如何做的总结也有对问题的总结(比较隐晦),可以分别写在开头句和结尾部分,也可以都倾向于对策来写。丁的想法我认为没有说遮蔽而是抛砖引玉写了如何做。因此思路如下。
这题信心指数:★★★★。
【中指答案提纲】
遮蔽指文艺创作中缺乏对现实和人民的深入了解,致使作品缺乏时代精神、思想深度和生活温度。这一问题具体是:1、过于迎合娱乐精神,不尊重历史,混淆现实和历史。2、创作停留在私人性的经验上,仅满足自我倾诉需求,没有回应时代提问,体现老百姓感情。3、受互联网技术和金钱影响,忘记创作初心,自我编织出高产的虚幻内容。这就需要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将个人感情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创作出反映新时代的作品。
(五)“给定资料5”提到“跟着时代的大潮往前走,尽到我所有的力量,做好我要做的事情”,请深入思考这句话,自选角度,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1000~1200字。
【指点】
材料5
祖先:可以联想: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杜甫,忧国忧民的范仲淹,一枝一叶总关情的郑板桥。这种内容作为开头背景段。
思考几个人的特质:
彭士禄:关心国家前途,有本领
苏和:保护黑城,有担当有责任感
张玉滚:守护孩子的人生 坚守担当
阎肃:跟随时代,对得起社会对得起时代。有理想
可以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去考虑写作角度
【作文思路】
十九大报告: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分论点1:胸怀远大理想 名言: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
分论点2:练就过硬本领 名言:打铁还需自身硬
分论点3:肩负时代担当
这题必须联系自身,必须写我们如何为时代(百姓、国家)而奋斗。
申论交流QQ群:546451045
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申论礼包”即可获得我的免费视频课、中指看报和部分作文批改等干货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