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叙事学期末论文
结构主义于武侠片的分析 摘要:以普罗普的故事形态进行入门的引领来进行简易的划分对应从而再进一步采用格雷马斯的这种偏灵活的方法进行深入,最后再使用这种结构主义的手法来进行更大的联系和开阔是非常不错的。 关键词:动素模型、意义矩阵、结构与解构、对比 《结构主义语义学》的作者力求建构言语表现之前关联意义类型及其发展的独立性方面,旨在从语义学方面证实风格学的脆弱性以及辞格的纷繁和多余。显然这么晦涩难懂的语言不是我能理解得了的,关于格雷马斯于叙事结构方面的研究我只能从那六种动素模型以及他的意义矩阵公式来进行简单的分析了,并且会用较小的篇幅描述其结构方式。 动素模型 首先这六种动素分别是:发出者、主体、接受者、敌手、客体和帮手。其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分别是:主体对客体发生关系,同时与主体相关的又包括一个发出者(对主体发出任务的人)和一个接受者(主体英雄行为的受益者);对于客体来说它拥有两个施加方即敌手和帮手。很有意思的一点是这里所指的主体并非是主人公,这就引出了它与普罗普《故事形态学》所不同之处了,动素模型在这一点上要比三十一个功能更加灵活,它并非是将整个故事进行角色功能上的顺序分析而是分成一个个的故事段落,进而更加细致的分析,不是全片对于一个主体的叙述而是通过不同的故事段落来讲述不同主体的故事。例如,在影片《新龙门客栈》 中周淮安并非整个影片的主体,甚至在一开始周淮安都未出现。 其次,在这种动素模型下,又分为四个叙事单元来结构全片——契约、考验、移置和交流。同普罗普做一个比较的话,这里的契约就是英雄要完成的任务。而考验的话就是英雄要历经的各种磨难。但是移置与其有所不同,在这里一直主要是指任务的移置而在普罗普的研究中则是一种变奏,例如,《独臂刀》中,方刚一开始的任务就是为父报仇而到了后面就演变成了拯救师门,这算是一种情节上的变奏,但最后的内核还是没有变化的。在《新龙门客栈》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拯救孩子一开始就是周淮安的任务,但后来演变成了对女人的拯救,可主要的中心内核还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加入了一些私人的情感在其中而已。再到交流,在这一点上动素模型就有着更大的优势了,它将人物之间的情感拿出来进行进行分析,既有分别的分析又有联系在一起的理解,例如,周淮安与邱莫言和金镶玉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周与邱原本就是情人关系,邱又是在帮周完成任务;周与金的话就有些复杂了,先是金对周见色起意未果再是周想利用金逃走未果,最后是金自己的转变,开始与周并肩作战并追随周而去;同时金又与邱之间有着一种情敌到友谊的一个转变。这样一来,三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就一目了然了。反观三十一个功能的话就没有这么清晰明了了,而是只有英雄与公主或是施救者之间一条主感情线了。所以相比之下,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而是两不一样的结构体系。一个是从整体入手,进行一种顺序式的分析。一个是各个击破,从段落入手完成更深层的探索罢了。 意义矩阵 关于这个意义矩阵的话,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在格雷马斯的意义矩阵中,有着一些很有意思的对应关系——A与B、-A与-B是两相对抗的(完全相反的两大阵营),A与-B、B与-A则是一种互补的关系,A与-A、B与-B的话则是一种矛盾的关系。举个例子,在《新龙门客栈》中即使如此。是以周淮安为代表的忠与魏忠贤为代表的奸的两大阵营的对峙,以杨宇轩的两个孩子为导火索发起的一场忠奸对决。其中如果进行进一步的划分的话,A为忠臣-B为江湖势力总体阵营为忠,代表人物为周淮安、邱莫言、金镶玉等人;B为奸臣(阉党)-A为阉党爪牙总体阵营为奸,代表人物为魏忠贤及一众阉党。忠奸形成两大阵营相互对抗,忠臣与江湖势力相互补充扶持,奸臣与阉党爪牙相互补充扶持,同时忠与爪牙、奸与江湖又形成一种矛盾的对立关系。这样的方法使人一目了然,并且很快就能对主题进行非常精准的分析把控。 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被其迷惑,不要将眼光局限在某一个人物的身上,这里的A、B、-A、-B只是一中用于指代的符号,它并不代表某一个人物,不要为了对应而对应将人物与符号生搬硬套。这样的话就会被其所局限住,不能达到它的效果。而且本来这个矩阵就是为了使研究者能够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看故事的并且用来显示人物行动意义的关系。 这种利用二元对立的方法来进行组合对应的方法不仅可以精准确定主题、阵营,而且还能将两大对峙阵营中的矛盾关系迅速解出。而且,矩阵本身就是一种用于理工科解题的一种模式,将其运用到叙事的结构分析之中似乎也别有一番新意。
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可被看作是一种具有许多不同变化的概括研究方法。广泛来说,结构主义是企图探索一个文化意义是透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被表达出来。结构主义相信整个宇宙是有规律的运行,因而人们总是可以从千变万化的事物中寻找出一种普遍规律。结构主义也相信,万物间存在密切关联,看似没有关系的事物其实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结构主义的一个基本观念是强调“关系性”,世界是由各种关系构成的,单独的看一种因素并没有太大意义。 所以当研究到一定层次之后就要进行更深刻的研究,进行与时代背景、作者心态、等一系列的深层关联。例如,影片《新龙门客栈》。 《新龙门客栈》是典型的香港武侠片,是徐克在1991年拍摄的一部武侠片。90年代是徐克创作的高产期,其中《笑傲江湖》、《新龙门客栈》、《黄飞鸿》系列乃徐克古装动作片、武侠片的巅峰之作。影片节奏明快、剪辑流畅、武打特技新颖、想象丰富大胆,视听效果震撼,将香港武侠片升级到了一个新纪元。但是其参与创作的32部影片中有21部以乱世为时代背景,但这种乱世绝非偶然,而是香港人面对97回归、亚洲金融危机、世纪交替以及对这个日益纷乱的世界所产生的集体焦虑的必然流露。就连徐克自己也曾说“与香港近十年来处于不安的状态有关”。况且徐克早年处于越南的动荡社会之中,多多少少都有可能会对他这种有意识的隐喻有一定的影响。并且他这种在叙事上有意味的采用乱世景观,也达到一种触动香港观众意识层面或潜意识层面的焦虑,使得影片更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 同时徐克对女人形象的塑造也是一大亮点。例如东方不败的进一步刻画,以及金镶玉这一角色的塑造,都非常不同寻常。他片中的女性不是姜文那种丰满肉欲的性感符号,也不是张艺谋那种大地母亲似的辛勤劳动的化身更不是冯小刚那种激情过后的牺牲品,他片中的女性有自己的思想,有属于自己的独立人格,例如金镶玉这种既不依附于男性而存在,又敢爱敢恨的潇洒江湖人。 格雷马斯的结构语义学也正是通过结构主义的这些特征来对故事叙事进行分析的。先采用一种解构的方式,将其进行一个段落一个段落的拆分,在分别对各部分进行放射状的联系,包括与时代背景的联系、与作者本身的联系甚至是与作品所展现的时代的联系,这种先拆分再整合,最后进行一个整体的联结,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对影片叙事的规律总结可以说是深刻具体的了。 对比
关于叙事结构上的一种研究分析,一个是普罗普的三十一个功能另一个是格雷马斯的动素模型理论,二者于影片的分析研究都非常有意思,但侧重点可以说是不尽相同的。 从整体上来说,普罗普是通过对整个故事进行一个顺序似的整体框架研究而格雷马斯则是通过分解段落再进行有条理的整合,从而进行一个有联系性的深刻研究。 结语: 总的来说,我觉得做研究不分什么好坏优劣,只在于是否能够真正走进去,如果采用这种先以普罗普的故事形态进行入门的引领来进行简易的划分对应从而再进一步采用格雷马斯的这种偏灵活的方法进行深入,最后再使用这种结构主义的手法来进行更大的联系和开阔是非常不错的。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觉得这两种分析方式已经不再只是叙事的分析方式了,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逻辑思维的方式,不再只是浮于表面而是有意识地去进行更多方面的理解和分析了。 另外我也真的很想说,格雷马斯的意义矩阵真的很有意思,颇具一种棋局对弈的感觉,希望这种文理结合的新型方式能够更多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