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
科学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特别是在价值的领域。
儒士成为圣人的精神牺牲品。这种复制是通过背诵来完成的。成为圣人的精神复制品,就掌握了统治的魔力,可以学而优则仕,当个官老爷。
科学,是一些你知道了就会同意的东西。它和天人合一不同。
科学并不提倡学者成为某种精神的复制品,也不自称有某种魔力。
优秀的统帅总是选择于己有利的战场来决战。
人和人是不平等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与人有知识的差距。这就提示说,由知识的差异可以产生权力。
再聪明再强悍的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是有限度的。
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限度,仿佛是命运在向你发出停止前行的命令。
人去做一件事,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是失败。
一个常常在进行着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总是会常常失败的,一个想探索自然奥秘的人也会常常失败,一个想改革社会的人更会常常失败。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生活的人才总是胜利,这种胜利者之所以常胜不败,只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投入斗争。
在人生的道路上,失败另外的含义是指人失去了继续斗争的信心,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人类向限度屈服,这才是真正的失败。
胜利就是战斗到最后的时刻。
做不可思议的事情的人都是英雄。而那些永远不肯或不能超出自己限度的人是平庸的。
假如作者的态度不严肃,读者又怎能认真地对待你的作品呢?
文化相对主义,主张尊重各种文化的特异性。
我不喜欢,不等于别人也不喜欢。
旧的好书总比新的烂书好。
善良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
古往今来的读书人,从经典里学到了一些粗浅的原则,觉得自己懂了春秋大义,站出来管理国家,妄断天下的是非曲直,结果把一切都管得一团糟。儒学的罐子里长不出现代国家来。
不管哪种乌托邦,总是从一个人的头脑里想象出来的一个人类社会,包括一个虚拟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而非自然形成的人类社会。
乌托邦的缔造者是用自己一次的思想,代替千秋万代后世人的思想,假如不把后世人变得愚蠢,这就无论如何也不能成功。
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却成了接触世界与了解世界的障碍,结果是终生停留在只会明辨是非的水平上。
人们知道的越多,明辨是非就越困难。
O型血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肉沫土豆泥酱香拌面12元 (1人喜欢)
- 5.5元加肠加蛋烤冷面
- 聋哑人土豆泥肉沫拌饭12元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