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贝宁冈维水上村
中国宋庄非洲艺术馆 文/邓国云 游览贝宁Ganvie冈维水上村 今天和往常一样,早起跑步半个小时,回来时在路边的早点摊上,买一些炸面饼带回吃。每次会多买一些,送给我们护院的黑人小弟马努,其实他有自己的名字,主人不叫他真名,总是叫他马努,所谓的主人,也就是我做伴去非洲的朋友,她帮我翻译,我也吃住在她家里。她是中国人,在非洲有一个家,有一个漂亮的别墅。她喊马努都是把马字故意拉的声音很长,马…………努。我问她,她说马努是一个当地的什么代号,我也没弄懂。 吃完早点,烧一些开水,装满我从国内带来的大茶瓶,这是我多年来非洲的习惯,静坐厅堂等着,因为主人朋友总是喜欢晚睡晚起。到了中午11点,外边敲响院门过来了一位二十出头的黑人小伙,说是找的司机,这几天主人朋友连续开车,腰累着了,腰痛,就找了个司机做代驾。11点多我们一行5人从家出发,要去贝宁的冈维水上村游览。除我们三人外,还有主人的儿子和经常陪同我到部落寻找雕刻品的黑人兄弟阿丽秀。他有二十五六岁,皮肤黝黑发亮,扎着一头辫子,他们把辫子叫‘拉丝达或莱斯达’。大门外就是一条很宽的土马路,我们的车在像搓衣板样的路上颠簸行驶着。他们不住的在说:‘阿购西’‘阿购西’,在说了很多个‘阿购西’后,(后来听说阿购西是法语左拐弯的意思)。从高高的马路往下有一个路口,车开下去,拐到了一个自由市场,市场内,两边摊位有卖新鲜蔬菜的,也有卖干菜的、海鲜的、猪肉羊肉的、粮油的等等应有尽有。还有不少女人把一个大筐子顶在头上游走着售卖商品的,筐内会装满很多东西,顶在头上不用手扶走的也很平稳,一旦听到后边有人喊她,她还会慢慢扭头,货筐在头上仍然很平稳,也不会掉下来。在众多头顶售卖的人群里,有一个看上去不过七岁的小女孩走在中间,十分醒目。她头上也顶着一个不大的筐子,上边放了有十来捆每捆有拳头大小的香草叶子。西非有一种香草植物,有似中国的金针菜叶子,用几根放在水壶里煮着喝,放些白糖,香甜可口。或做鱼啊鸡啊之类的菜用。我要买两捆带回中国,小女孩说100西法一捆(折合人民币一元),我只有一张一千西法的钱,递给她,拿了两捆,等她找钱,她和我比划着说没有零钱找我。但我也要不了太多呀,东西带多了上飞机行李托运比较麻烦。我看到她那么真诚的面孔,小小的年龄卖东西也挺不容易。我说算了,不用找零钱了,就这么多钱这两捆东西吧,我摆摆手就要走开。小姑娘迅速又从头上拿了几捆要给我。从她的眼神里可以看出,意思是说:爷爷,我不能多要你的钱,多给你一些吧。我说那些你留着再卖吧,两捆够了,我拿着两把香草叶朝湖边走去。穿过这个市场,到了一个湖泊边的摆渡小码头。码头下边有很多小机动木船等着摆渡,是去往冈维水上村的。一行的同伴帮我买完船票,船票每人6500西非法郎,折合人民币65元。 我们登上木船,没注意啥时也一同上来一个陌生男人。这个人穿着干净朴素,大概有四十岁光景,戴一顶像富拉尼人(非洲最大的一个游牧民族,遍及非洲20个国家)的富拉尼草帽,一路草帽遮着他的脸,他低着头也不说话。我问同行的朋友,说这个水上村应该也有村长吧?还是称酋长?我朋友说不知道,我们说汉语,他们黑人是听不懂的。路上有来来往往的船只,一般都是用手划的那种小木船,看着他们摇起船桨非常吃力,顺风时他们会用一些床单样的布作船帆,或许就是他们自己平时用的床单或被子。这些人都是出去城里办事或回来的村民,总之划船摆渡和我们的马路是一样的。二十多分钟后,我们的船只开到了水上村,七拐八拐把我们拉到了一个像小岛样的别墅院子旁,村上人的家庭都是用木棍柱子搭出水面的房子,而这个院子是用水泥筑起的。船停靠后,那个一句话也没说一直用草帽盖着脸的陌生"侠客"即下船往这个院子走去。他走后,我朋友就用当地语言问船夫,船夫说这个人是整个几万人的水上村的大酋长,我们听后相视后哈哈笑了一阵,原来他就是。 冈维水上村是目前非洲保存最完整的水上居民区,有"非洲威尼斯"之美称。所以有人说,不到冈维水上村,就不算到过贝宁。冈维水上村是现在的贝宁共和国科托努市辖区,座落在冈维湖上,顾名冈维水上村,村落很大,据说现在已有几万人之多。都是用木棍从水中支起,离开水面搭建的简易房子。有商场、学校、教堂、医院等,贸易市场也是在船上交易。 出去办事甚至邻居串门也要划船。湖内水质不好,污染严重,已不适合饮用,一些小孩划着木船,船上装满大大小小的水桶和塑料壶,到水站去打水。冈维湖的水虽然污染,不能饮用,但适合养殖,会产生更多的藻类鱼饵,因为不是工业污染,估计是水草植物腐烂所造成,因为我们这么大年龄段的都见过原来国内有过此现象。湖上有用一些竹子或棕榈叶子隔成的养殖方块隔栏,不时看到划船操作的渔民。这里的居民一般不愿意对他们进行拍照,发现你对他们拍照,就会用手遮挡脸部,还用手指着你做出不愿意的动作。处于礼貌,我也就不强行偷拍,掌舵的一个随从看我不好意思拍照,从我手中接过相机,帮我拍了一些。 冈维水上村形成于17世纪上半叶,当时冈维一带居民属于南方的阿拉达王国管辖。贝宁中部的阿波美(现在的‘达荷美’,我这几年去了两次达荷美旧皇宫,为了探究西非历史。据说当时的阿波美的阿贾国王给阿拉达国王要一些地给自己的儿子用,阿拉达国王不同意,说,难道你们想把疆土扩展到我的肚脐上建房子吗?后来阿贾国王带兵真的占领了那个地方,并杀死了阿拉达国王,然后把宫殿建在了埋葬阿拉达国王的肚脐上,立名"Dahomey达荷美"。达荷美旧皇宫的工作人员兼导游这样说:在19世纪,达荷美王国也就是现在的贝宁共和国的前身。当时有一个全女子兵团,誓死保卫王权。她们被称为达荷美勇士队,其勇敢和顽强被当地领导人乃至跟她们交过手的欧洲殖民者称赞。达荷美勇士实力强大、作战骁勇而且足智多谋。其演习和阅兵都经常是载歌载舞。手持武器有时变成了舞台道具。正如她们的歌中所诠释的那样,她们的目的就是完胜男兵。大概是这样,我叙述的人名与时间不一定准确,请不要以此为证)王国日益强大,频频南侵,冈维的居民为了躲避北方强大敌人,迁到湖内居住。因阿波美王国的士兵不愔水性,不敢深入湖区,他们得到了安宁。这样,他们就世世代代在水上居住下来。天长日久,成了水上居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