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关
玄关 玄关一词在传统气功中,尽管各功门都有自己特定的内容,但都认为是修大道所必备的。所谓玄即深远广大之意,关即门户之意,连结两字即通往大道的门户。李道纯称玄关为“至玄至妙之机关”。各门派对玄关的称谓不同,故名目繁多。《性命圭旨》中说:“道之玄教曰:玄牝之门,天地之根;生身处,复命关;金丹之母,玄关之窍,凝结之所,呼吸之根;甲乙坛,戊巳户;心源性海,灵府灵台;蓬莱岛, 砂鼎,偃月炉,神室气穴,土釜谷神,灵根把柄,坎离交媾之乡……”又说,“修真之士诚能如此一窍,则金丹之道尽矣……前辈指为先天主张、万象主宰、太极之蒂、混沌之根、至善之地、凝结之所、虚无之谷、造化之源、不二法门、甚深法界、归根窍、复命关、中黄宫、希夷府、总持门、极乐国、虚空藏、西南乡、戊巳门、真一处、黄婆舍、守一坛、净土西方、黄中正位、这个、神室、真圭、黄庭……种种异名,难以悉举。”
各功门都难以说出玄关之所以然,唯有从师学习,反复熏染、印证,而后知其要。征得玄关之境后,则进入了修行根本大道的坦途。故前人反复强调“玄关大道,难遇而易成,而见效迟;旁门小术,易学难成,而见效速。”这里所说的“难遇易成而见效迟”是说玄关大道少有知者,一旦得到它(指征得玄关之境界)则易修成大道,但征得玄关境界的过程,除“上根”一闻顿悟外,一般人不是指日可成,而是需要通过渐渐修炼,到一定程度,玄关顿时显现,即所谓渐修顿悟。而旁门小术则不然,世人多有怀有一法术者,故易找到这样的老师,鉴于小术是具体方法,往往练不长时间就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要想修成根本大道,则难以想象,此即所谓“易学难成而见效速”的意思。尽管各门派都强调玄关是修大道之根本,但各功门所说的玄关又各有不同,如:练吐呐者以口鼻为玄关;练卦爻周天的以会阴内的精室(男为精囊、射精管,女为子宫颈口)为玄关窍;练经脉周天的以丹田后合命门为玄关窍;练中宫祖气的以心下三点为玄关窍;练符 派的以中脘穴、建里穴、脐上1.3寸深部为玄关窍,也有以左眼外眦红星为玄关窍的;练眉间有祖气者以印堂内部为玄关窍;练性功者以念头动处为玄关窍;练儒家心法者以无形无象的“中”为玄关窍;道家清静无为功门以虚灵无涯为玄关。
从上述介绍可知,各家所指的玄关各不相同,而且往往互相指责为非,唯己是正统。或问何以至此?要言之,古人对神气之生化关系未明了故也。李道纯曾说:“初无定位,今人多指脐轮,或指顶门,或指印堂,或指两肾中间,或指肾前脐后,以上皆是旁门。丹书云:玄关一窍不在四维上下,不在内外偏傍,亦不在当中,四大五行不着处是也。”又说,“玄关者……宁有定位?著在身上即不是,离了此身,向外寻求亦不是。泥于身则著于形,泥于外则著于物。夫玄关者,只于四大、五行不着处是也。余今设一譬喻,令汝易于晓会,且舅傀儡,手足举动,百般舞蹈,在乎线上关 ,实由主人使之。傀儡比得人之四大一身,线比得玄关,抽牵的主人比得本来真性。傀儡无线则不能动,人无玄关亦不能运动。汝但于二六时中,行、住、坐、卧功夫向内求之,语、默、视、听是个什么?若身心静定,方寸湛然,真机妙应处,自然见之也。《易·系辞》云:‘寂然不动’即玄关之体也,‘感而遂通’即玄关之用也。自见得玄关,一得永得也。药物、火候、三元、八卦皆在其中矣。”(《中和集》)《性命圭旨》谈到玄关窍时说:“穷取生身受气初,莫怪天机都泄尽。”又说,“人所禀躯,体本一无,元精云布,因 托初, 一疑定,玄牝立焉。上结灵关、下结气海,灵光藏觉灵性,气海藏生气命。性命虽分龙虎二弦,而性命之根则总持于祖窍之内。故老子曰,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由此看来,所谓玄关窍实际上是指意元体活动在人体混元气中的一种状态。人的混元气是无形无象的,而意元体则更加精微难以言表。以此剖析各家玄关,表面上的矛盾即可迎刃而解。主张玄关是无形无象、同于道体之说者,是从玄关的体性特征上立论的;主张玄关有方所者,是从有形部位入手。《性命圭旨》也曾指出:“上关者心源性海之窍,中关者黄中正位之窍,下关者关元气海之窍,是皆玄窍也。”为什么会有不同部位呢?这是因为意元体与混元气都是无形无象,它们可以与实体物兼容,故说“不在身(形)中,不离身中”。会运用任何部位都可是玄关,着于形或落于空,则有部位也不对,无部位也不对。当了解了意元体与混元气之体性特征后,以之作意,就必然会有契合之时。然而,神注之部位(即玄关之部位)不同,引起的反应也往往会有不同。因而玄关窍开的景象也就有了。例如:
(一)吐呐玄关为口鼻,鉴于口鼻之功用在呼吸,而吐呐法门重点在练呼吸吐呐,当受师传后,呼吸吐呐之意识就在意元体参照系中打上烙印。当神意凝于口鼻中的体混元气中后,首先将出现的是呼吸返先天,呈现口鼻之气连于丹田,随丹田翕张而行呼吸,呈现口鼻之气微弱若无的胎息现象。
(二)卦爻周天重在元精元气,其凝神入气穴之处,正相当于先天肾气的混元气场。因而体混元气随意念之凝神入穴而往该处集中,使这受到先天肾气所化,形成带有生命全息的可生成后天交感的气,对此气称元气也可,称元精也可。鉴于卦爻周天种药功程之口诀是“先守后忘”、“知而不守”,故生成之元精、元气有活泼自在之性;又鉴于元精已形成向外攻冲的习惯,所以向外冲至生殖器官,而形成性兴奋。由于定神于中,神不被气动而生情,且反复采药使气有了出而复返于中的经验,故元精元气不化为交感精,而呈现“似泄非泄、似翕非翕”的玄关窍开的景象。
(三)经脉周天玄关,是当周天运行一周后,返回气海氤氲之时,体混元气受到意元体的混化,使之加入了意识全息,当虚元凝静后,将呈现意识活动的景象。
(四)中宫祖气之心下玄关,其部位在混元窍附近。凝神于此,脏真混元气得到强化、充斥,意元体可得到充足的濡养,感知功能变得敏锐,因而感知到混元窍内之气可自行开张,下连丹田,口鼻之气若有若无,心下空灵;也有感到白光一片者。
(五)眉间玄关与脑接近,凝神入内,易直入意元体而感到空洞无涯、虚灵明净之意元体的体性。但若意念涉及到气,则聚气从册根入督脉下行至混元而呈现中宫祖气玄关窍开的景象。若有意将眉间所聚之气送至坎宫水府,则呈现卦爻周天之玄关窍开之景象。
(六)雷法玄关。无论是脐上诸穴,还是左眉稍外下方之玄关,都是通过凝神而达到聚气作用使气充足,通过已有的雷法知识在参照系(即俗谓的潜意识)中的作用,而出现意识造型,从而呈现出雷城雷将诸境。
(七)性功的玄关窍开是一特殊情况,此玄关的“忽地一觉”本身,就是玄关窍开,但它是旋开旋闭的。关键是在开的这一刹那,能够入得关去。需知“忽地一觉”后,无论意识中呈现出的动态或静态都已不是玄关了。只有“觉”的刹那间,才是意元体本身的体性,唯有于此时意识内向体察,才能入得其内。这与佛家的明心见性很相近。
总之,以中为玄关、以空洞无涯为玄关是从玄关之本体上立论的,以各个部位为玄关是借部位之特性以发挥玄关在局部呈现之作用来立论的。尽管局部作用与本体有区别,但局部作用已和玄关有了联系。与直接着眼于局部的小术是等同的。各个功门当玄关窍开了以后,练功的方法与层次各有其特定内容,其因盖此。
中与空洞无涯之玄关直指根本,但不好下手,使一般初学者茫然无所措。各部位之玄关,可借有形之中而入无形之中,对此,《青华秘文》指出:“乃玄关一窍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玄关有形之中也,玄关无形之中也。先就有形之中寻无形之中,乃因命立而见性也;就无形之中寻有形之中,乃因性而见命也。先性故难,生命则有下手处,譬之万里虽远,有路可通;先性则如水中捉月,然其成功一也。用力到者,自知其然也;未见,不必存之以有,恐至着相。”
《丹亭真人传道密集》说:“径寸之质以混三才,在肾之上心之下,仿佛其内谓之玄关。……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但澄心绝虑调息令匀,寂然常照,勿使昏散,候 安和。真是入定。于此定中,观照内景,才若意到,其兆即萌,便觉一息从规中起,混沌续续,兀兀腾腾,存之以诚,听之以心,六根安定,胎息凝凝,不闭不放,任其自如,静极而嘘,如春沼,无动极而翕,如百虫蛰,氤氲开合,其妙无穷,如此之时,便须忘气合神,一归混沌,致虚之极,守静之笃,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湛然常往,是谓真人之息以踵,踵者,其息深深之义。神 交感,此其应也,所谓元气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此意到处便见造化,此息起处,便是玄关……然此窍,阳舒阴惨,本无正形,意到即开,开合有时。”
[玄关] 亦称“玄关窍”、“玄关一窍”、“祖炁(qi 繁体字)穴”或“元始祖炁”等。玄,深远、广大;关,门户。“玄关”即通往大道的门户。传统气功名目繁多,所指不尽相同。如练吐纳者,以口鼻为玄关:练经脉周天者,以丹田后合命门为玄关;练性功者以念头动处为玄关窍;练儒家心法者,以无形无象的“中”为玄关;道家清净无为功门,以虚灵无涯为玄关……智能气功认为,所谓玄关窍,实际是意元体活动在人体混元气中的一种状态。它虚天空洞,无固定位置,气足就感觉到它了。正是“有气则成窍,元气则渺茫”。由于意元体与混元气、与实体呈兼容,所以说“不在身中,不离身中”。各家所指的玄关不同,是古人对神、气生化关系不明之故:主张玄关无形无象、同于道体之说者,是从玄关体性特征上立论的;主张玄关有方所者,是从有形部位入手的,借有形之中而进无形之中。神注部位不同,引起的反应往往不同,因而感受的景象也就不同了。
[玄关大道] 与旁门小术相对而言。古人认为修炼玄关,是修大道的前提;证得玄关窍开的境界后,就进入修根本大道的坦途,故而把修炼玄关的功法称为“玄关大道”。参见“玄关”。
[玄关调息] ①泛指以开玄关窍为目的的调息方法。多指性功调息。详见“玄关调息法”。②特指“混元中田调息法”,见该条。
花下眠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众筹翻译 日文版 仁神术 (1人喜欢)
- 一只猫的故事 (1人喜欢)
- 外贸女装店推荐
- 能量修炼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