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质检:对“翻译质检书《金阁寺》”的质量评估(11)
为什么是反“质检”?首先是因为对文化产品进行“质检”不妥。“质检”是个工业概念,质检员凭一定标准和检测手段对产品进行检测,一检之下,合格品抑或废品,一锤定音,具有绝对权威。而文化产品不同,可以自由评论或评估,但不绝对,文化上没有绝对概念。因此笔者只做质量评估,且欢迎批评指导。


Lz关于前篇的总结与杂感
前一篇实在是一个不足道的小句,按说几乎不够所谓“质检”的资格,但华南虎还是以他特有的“质检精神”对该句做了“质检”。可问题还是依旧,指出了陈译的一个小错,而可以在中文中反映的日语语序都没能反映出来,于是自己也跟着犯错。
参照笔者的解说分析可以明白,都是显而易见的问题。于是华南虎又憋不住了。他从本文第五篇开始已把笔者拉黑,后来甚少置评,此篇却终于忍不住了。好玩的是,此人从来不针对自己被指出的错误回答,又是故伎重演,顾左右而言他,以攻为守。但这次实在太不好看了。
此句原文是:“最初の音がうまく出ない。”笔者力争从语词到语序,尽可能忠实地接近原文,反映原文语境,译句如下:“最开始的那个字音总是不能顺畅地发出来。”
句子开始的那个“最初”,陈唐华都译为“第一个音”,倒也不为错,但有意译之嫌。“最初”与“第一个”意思一样,但表现方法不同。其实原封不动可能更好,中文也完全可以理解。为了更接近原文,笔者改为“最开始”,意思完全一样,更口语化些。没想到的是华南虎反驳的正是这个词,他问“这是中国话吗?”这玩笑就开大了。但凡以中国话为母语的人,有谁不理解吗? 笔者此时就在想,一个人一旦被偏见蒙眼,有时真可以超出常识范围来胡说乱道,睁眼不看事实,令人无语。
言归正传。
引自翻译质检书:陈德文译《金阁寺》(10)(华南虎)
12.陈译:这第一个音正是我和外界之间门扉上的钥匙,然而这把钥匙就是开不开锁。正常的人可以自由地畅所欲言,向外界敞开自己心中的大门,使得通风良好,而我却办不到。我的这把钥匙彻底锈蚀了。(P3)
原文:その最初の音が、私の内界と外界との間の扉の鍵のようなものであるのに、鍵がうまくあいたためしがない。一般の人は、自由に言葉をあやつることによって、内界と外界との間の戸をあけっぱなしにして、風とおしをよくしておくことができるのに、私にはそれがどうしてもできない。鍵が錆びついてしまっているのである。
唐译:这第一个字音仿佛是打开我的内心世界和外界之间的门扉的钥匙,然而这把钥匙却从不曾顺利地将门扉打开过。一般人通过自由操纵语言,可以敞开内心世界与外界之间的门扉使它通风良好,可是我怎么也办不到。我这把钥匙完全生锈了。(虎评:同样的问题)
说明:上下文请参考下面的“延伸阅读”。
鍵: ① 錠の穴に差し込んで、戸や箱の蓋ふたなどを開閉するための器具。キー。 「 -をかける」
② 錠。 「玄関に鍵をつける」
③ 事件や問題を解決するための、重要な手がかり。キー-ポイント。 「事件解決の-を握っている」——「大辞林」
从原文中“扉の鍵”上即可看出此处的“鍵”就是“錠”(锁)。
“鍵”既有“钥匙”的意思,也有“锁”的意思,要根据语境来判别,这本是日语常识,遗憾的是唐译和英译也都错了。与此同时,由于“鍵”理解错了,下面的凡是涉及“鍵”的地方也都译错了。(本条计入误译)
问题类型:常用单词误译。
华南虎译:这第一个音成了我内心与外界之间的门上的一把锁,可这把锁却从不肯轻易打开。平常人由于能够自由地运用语言,其内心与外界之间的这道门一直是开着的,故而通风良好,而我却怎么也做不到这一点。因为这把锁锈死了。
延伸阅读:吃りは、いうまでもなく、私と外界とのあいだに一つの障碍を置いた。最初の音がうまく出ない。その最初の音が、私の内界と外界との間の扉の鍵のようなものであるのに、鍵がうまくあいたためしがない。一般の人は、自由に言葉をあやつることによって、内界と外界との間の戸をあけっぱなしにして、風とおしをよくしておくことができるのに、私にはそれがどうしてもできない。鍵が錆びついてしまっているのである。
-----------------------------------------------------
1、 东方白夜解说
原文:その最初の音が、私の内界と外界との間の扉の鍵のようなものであるのに、鍵がうまくあいたためしがない。一般の人は、自由に言葉をあやつることによって、内界と外界との間の戸をあけっぱなしにして、風とおしをよくしておくことができるのに、私にはそれがどうしてもできない。鍵が錆びついてしまっているのである。
陈译:这第一个音正是我和外界之间门扉上的钥匙,然而这把钥匙就是开不开锁。正常的人可以自由地畅所欲言,向外界敞开自己心中的大门,使得通风良好,而我却办不到。我的这把钥匙彻底锈蚀了。
唐译:这第一个字音仿佛是打开我的内心世界和外界之间的门扉的钥匙,然而这把钥匙却从不曾顺利地将门扉打开过。一般人通过自由操纵语言,可以敞开内心世界与外界之间的门扉使它通风良好,可是我怎么也办不到。我这把钥匙完全生锈了。(虎评:同样的问题)
华南虎译:这第一个音成了我内心与外界之间的门上的一把锁,可这把锁却从不肯轻易打开。平常人由于能够自由地运用语言,其内心与外界之间的这道门一直是开着的,故而通风良好,而我却怎么也做不到这一点。因为这把锁锈死了。
这是一个小单元段落。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是“鍵(kagi)”。需要指出,陈唐把这个词都译错了。华南虎很难得地做出一个正确的而且是重要的指正。只是很遗憾,他的证据不充分。他的分析是:‘鍵’既有‘钥匙’的意思,也有‘锁’的意思,要根据语境来判别。”前半句说得不错,‘鍵’日语本意是钥匙,‘锁’在日语中是‘錠’,但日本人在生活习惯中,常常把‘钥匙’和‘锁’混为一谈,人们很少使用‘錠’,以致最后两者都用‘鍵’来表示。最后为做出区别,甚至出现了外来语“キー”。为避免误解,街边配钥匙的小店,都直接把“鍵”称呼“キー”。语言就是这样,虽然人们以讹传讹,但约定俗成,误用却变成了通用语,连辞典中也有了记载。
但作为正式语言,日本人还是坚持‘鍵’和‘錠’是两回事。这是习惯语和正式语的区别。小说不是科学论文,允许使用生活中实际使用的语言,所以用‘鍵’代替‘錠’的可能性极大。
那么在小说里如何判断作者要说的是‘钥匙’,还是‘锁’呢?华南虎说“要根据语境来判别”。但很遗憾,在原文语境中,‘钥匙’和‘锁’几乎可以说都适用。因此也难怪陈唐两位翻译大家都在此处出了错。所以华南虎的判断基准是暧昧的。笔者最初也同样认为大家三岛应该不会误用,那么最终为何又认为是‘锁’了呢?这是仔细分析原文文本,仔细分析语法,尤其是涉及“鍵”的动词的结果。
段落中有一小句中出现了与锁和钥匙有关联的动词,请看:
【鍵がうまくあいたためしがない。】此处的“あいた”是日语自动词(不及物动词)“開く”的过去型。译成中文是“锁(或钥匙)从来不曾被好好打开过”,显然若译成括弧里的‘钥匙’会显得奇怪。
日语中对‘打开’这个动词有自动词(非及物动词)和他动词(及物动词)之分,用钥匙开锁时,因为是主动动作,是及物的,需要使用他动词‘開ける’(akeru);而打不开,或说明已被打开时的状态的,则需用自动词‘開く’(aku)。
还有一个情况, 动词为自动词时,“鍵”(锁)会成为主语,需要主语格“が”;反之,动词为他动词时,“鍵”(锁)则变为宾语,需要宾语格“を”。
从叙述上来看,原文中是自动词‘あいた’( ‘開く’的完成型)和主语格“が”。所以可以知道,这不是‘钥匙’,而是‘锁’。这才是原文“鍵”之所以被判断为‘锁’的理由。
华南书说靠语境来分析,事实上这有时可以,有时却未必奏效,在这段文字里只看语境会变为一种猜测,很难断定是锁,还是钥匙。陈唐就是属于猜测,因而出错。在这种语境比较暧昧的时候,笔者以为, 分析文脉及其语法构造应是唯一的判读手段。
很遗憾,陈唐在此处都是误译。而且后面还出现过两次“鍵”,当然都错了。
除了此词以外,陈唐译基本没有大毛病。由于此句中无论‘锁’也罢!‘钥匙’也罢!都能切合语境,倒也没有太大的违和感。但误译是确实的。
再来看华译。华南虎此句十分难得地对关键词有了一个正确判断,真希望他全句都能顺利通过。很遗憾,在原文【鍵がうまくあいたためしがない。】处还是出了问题,他译为“可这把锁却从不肯轻易打开。”
“不肯”带有主观性,是‘不答应’之意。这地方原文有这层意思吗?锁子是物,不是人,怎么会有主观意识呢?实际不就是“从来不曾好好打开过。”吗?莫非把‘锁子’拟人化了?‘锁子’不答应了?这个“不肯”实在用得太奇怪。这是很明显的误译。而且这么简单的句子,怎么会发生这样的误译?让人匪夷所思。
此外,华南虎的翻译语句还是老毛病,太生硬,看看这句话:“平常人由于能够自由地运用语言,其内心与外界之间的这道门一直是开着的,故而通风良好。”“由于……其…….故而…….”,这是文学翻译吗?不是让你写论说文啊!结尾部分还有一句,“而我却怎么也做不到这一点。”原文在“做不到”处就结束了。加个“这一点”有必要吗?原文里有吗?画蛇添足。
2. 翻译质量评估比对
陈唐译在关键词“鍵”上发生误译,一连三个,可谓重大失误。华译在关键词上没出错,但在一个小句里发生明显的误译,同时译文完成度很差,过于生硬,近似论说文,与语境严重乖离,实在令人遗憾。但鉴于指出陈唐的误译部分,此次评估本来应打4级,绕他1分。
3,翻译质量评估结果
原文:その最初の音が、私の内界と外界との間の扉の鍵のようなものであるのに、鍵がうまくあいたためしがない。一般の人は、自由に言葉をあやつることによって、内界と外界との間の戸をあけっぱなしにして、風とおしをよくしておくことができるのに、私にはそれがどうしてもできない。鍵が錆びついてしまっているのである。
陈译:这第一个音正是我和外界之间门扉上的钥匙,然而这把钥匙就是开不开锁。正常的人可以自由地畅所欲言,向外界敞开自己心中的大门,使得通风良好,而我却办不到。我的这把钥匙彻底锈蚀了。(东评4级)
唐译:这第一个字音仿佛是打开我的内心世界和外界之间的门扉的钥匙,然而这把钥匙却从不曾顺利地将门扉打开过。一般人通过自由操纵语言,可以敞开内心世界与外界之间的门扉使它通风良好,可是我怎么也办不到。我这把钥匙完全生锈了。(东评:4级)
华南虎译:这第一个音成了我内心与外界之间的门上的一把锁,可这把锁却从不肯轻易打开。平常人由于能够自由地运用语言,其内心与外界之间的这道门一直是开着的,故而通风良好,而我却怎么也做不到这一点。因为这把锁锈死了。(3级)
东方白夜译:最初的那个音犹如我内心世界与外界之间的门扉上的一把锁,可它从来不曾好好打开过。一般人可以通过自如地操纵语言,让内心世界与外界之间的门户始终保持开放,使得通风良好,可我却无论如何做不到。我这把锁锈死了。
附:翻译质量评估标准(根据反质检实践,随时会进行调整)
1,逐句逐词分析原文和译文原意是否对等(包括语词,叙述,语境) ;2,译文文本的语法逻辑性和中文完成度
2,以上评估标准等级依序为:1级,佳译,完美体现原文语境(极好);2级,正确,但有修饰余地(好);2.5级,大部分正确,需做小调整(比较好);3级,有问题,需做较大修改(一般或不太好);4级,问题较大,不做大幅度修改不可用(不好);5级,问题极大,不可用(坏));5.5级,信口胡说,乱七八糟,不可用(极坏)
以上评估只为初步试行标准,今后根据评估实践的需要再做调整。
对笔者认为存在错误的译文会给出笔者的译文,如认为原译文皆正确时,则不另译。笔者自身的译文不做评估对象,欢迎各位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