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谈
查看话题 >【青空文库翻译计划·传说】葛叶狐(楠山正雄)
狐狸之子、大阴阳师安倍晴明父母相遇的传说。
作品豆列:【青空文库翻译计划】
本文日文原文为青空文库版本,原文版权公开,翻译版权由译者所有。青空版本的底本信息如下:
底本:「日本の諸国物語」
出版社:講談社学術文庫、講談社
初版发行日:1983(昭和58)年4月10日第1刷発行
一
很久以前,摄津国的阿倍野地区,住着一位名叫阿倍保名的武士。这个人好几代以前的先祖叫做阿倍仲麻吕,是位颇有名望的学者,曾远渡重洋到中国和当地的学者交流,他的学识一点儿也不逊于中国的学者,所以很得中国皇帝的器重,皇帝不舍得他离开,强行将他留下,他不得不在中国度过了一生,再也没能回来。仲麻吕死后,他留在日本的子孙世代务农,成为了粗鄙的乡下武士。虽然仲麻吕传下来的天文、数学等艰深的书籍一直被保存着,子孙中却再没人去研读了。那些书籍几百年间都被塞在破旧的箱子中,任凭虫食鼠咬。到了保名这一代,他对家族没能继承先祖的学识而深感惋惜,总是在想要是能成为仲麻吕那样的学者,就能重兴阿倍一族了,但即便如此,他小时候也只是勤练马术弓箭,并没有想过要以学问安身立命,他只盼着生一个聪慧的孩子,将其培养成像先祖那样了不起的学者。因此,他每个月都要去邻国和泉国的信田森林,参拜那里很灵验的神社,虔诚地向神明祈祷,求神明给予他一个能成大业的孩子。

某年秋天已过半,保名带着5、6个家臣又一次前往信田的神社参拜。像往常一样祷告之后,保名被野外正值繁盛之际的胡枝子和芒草吸引住了,这一派秋日野趣令他流连,便和家臣们一起暂作休息,搭起帐幕,推杯换盏起来。
不知不觉间,日头已渐渐西沉,秋天的白昼竟是如此的短暂。保名主仆正打算收拾东西回程,听见对面森林深处传来阵阵喧闹声。其中还交织着太鼓和海螺号的声音,像是有人在开战一般,而且声音越来越近。保名主仆摸不着头脑,正发着愣,听见不远处的草丛里传来“呜呜”的悲鸣声,接着便看到一只年轻的雌狐风驰电掣般从草丛中窜了出来。连一声“哎呀!”都来不及喊完,狐狸已经飞扑进保名的帐中。狐狸奔至保名脚下,垂首摇尾,悲鸣凄凄。保名立刻就明白过来,这是一只被人追得无路可逃的狐狸,正寻求慈悲之人的眷顾呢。保名素来是位具有怜悯之心的武士,不由得心生同情,急忙叫家臣将狐狸藏进箱子里。刚藏好狐狸,就听到帐外人声喧闹,数十名武士从森林中跑了出来。他们乱哄哄地冲进保名的帐幕中,不由分说地翻找起来。
见这些人如此无礼,保名不由得火冒三丈,斥责道:“你们是什么人?竟不经通报,擅自闯入别人的帐幕中,真是粗鄙至极!”
“宵小胆敢口出狂言!我等好不容易找到的狐狸跑进了你的帐中,还不赶紧交了出来!”一位头领模样的武士说道。此后两人你来我往了三言两语后话不投机,那些粗鲁的武士们纷纷拔出刀来,作势要砍。保名和家臣都是武艺高强的武士,奋勇力战,终于打跑了粗鲁的武士们。保名赶紧放出藏在箱子里的狐狸,让它趁机快逃。狐狸竟像人一样,双手合十,对着保名再三而拜,接着高兴地一甩尾巴,逃进了草丛之中。

狐狸刚刚消失,对面森林里传来了比刚刚还要喧闹三、四倍的人声。保名吃了一惊,他还没来得及回头看,一名骑在骏马上威风凛凛的武士已经来到他的跟前,那做派像是大将军一样,被几百名武士前呼后拥着,他们将保名主仆团团围住。于是又一场恶战,保名主仆再勇猛,也敌不过数百名敌人,更何况刚才的战斗已经耗尽了他们的体力。保名的家臣被悉数打倒,而保名身上也被刀箭所伤,他被人五花大绑起来,成了俘虏。
骑在马上那大将军模样的武士是邻国河内国的石川恶右卫门。他的妻子得了很严重的怪病,看了无数的医生也不见好,所幸他的兄长是当时有名的学者芦屋道满,辅佐在天皇左右,无论是天文还是占卜,都被称为日本第一人。于是恶右卫门向道满求助,被告知他妻子的病不是一般的医药可以治好的,需要生取年轻雌狐的肝,煎好后服下方可。因此,他带着众多家臣来信田森林里猎狐。然而运气不佳,在森林里转了整整一天也毫无所获。正当他气得暴跳如雷之时,很偶然地发现有三只狐狸躲在长长的茅草丛中,像是两只大狐狸带着他们的孩子。他不由得大喜过望,率众追捕,狐狸受惊逃窜,大狐狸好不容易逃走了,而小狐狸却未能逃脱,被追赶到了保名的帐幕中。
眼看好不容易就要到手的狐狸,被人横插一杠放跑了,恶右卫门气得是恶向胆边生,恨透了多管闲事的保名。他正要杀死保名,只听对面有人说话:“喂喂,请等一等。”
恶右卫门吃惊地回头一看,原来是河内国藤井寺里的和尚,石川家代代在藤井寺中供奉,和寺里的和尚也颇有交情。
“没想到在这儿还能碰上您。怎么回事啊,难道您要杀死这个人吗?”和尚问道。
于是恶右卫门就将发生的经过叙述了一遍,自己为什么要来猎狐,又是怎么被保名搅了好事,此刻是多么多么的懊恼生气。
和尚静静地听他说完,说道:“原来如此,这确实令人生气。但人命却也不是如此轻易可取的东西。为了救心爱之人的性命而夺取别人的生命,这是佛祖所不能允许的。如果您这样做了,对您要救的人非但没有一丝一毫的好处,反而会造成恶果啊。”
听和尚说完,就算是傲慢的恶右卫门也不敢造次了。和尚又接着说:“但是,如果就这么把人放了,只怕您心中的怨气难消。不如这样,让此人从今天开始放弃武士的身份作为我的弟子出家如何?还请您宽宏大量,应允了吧。”
恶右卫门想了想,最终还是同意了,将被俘的保名放了。
恶右卫门主仆就此和和尚告别,很快就消失在森林之中,和尚转回身,对着事到如今依然云里雾里呆坐在地上的保名说道:“好了,粗鄙之人已去。趁他们还没发现,您赶紧朝相反的方向逃走吧。我是刚刚被您救助的这森林里的狐狸。您的恩德我一生难忘。”
说时迟那时快,和尚恢复了狐狸的模样,甩了甩尾巴,跑进一条和恶右卫门相反方向的林中小路,像是要保名跟着它走一般。保名恍恍惚惚如在梦中,晕晕乎乎地跟在了后面。
二

天色已晚,暮色降临。幽暗的树影间,晃动着天上新月的隐隐烁光。保名不知何时跟丢了狐狸的踪迹,他心中不安地在林间小道上蹒跚而行。走了一段之后,终于走到了森林的尽头,来到山与山之间的一处谷地。身上伤口一阵阵地抽痛着,再加上又累又渴,保名想寻找水源,便沿着山谷越下越低,等到了谷底,看见一条白缎似的小溪映照着月光,涓涓而流。月光中,隐约看到一个人影,保名松了口气,强忍着脚上的痛楚,晃晃悠悠地踏着石头往小溪走去。溪边有位十六七岁的少女,她青春可爱的模样和这寂寥的山涧一点儿也不相称,她正洗着衣服,被突然出现的保名吓了一跳,一个没踩稳脚下的石头,差点摔倒。这时她看到保名血迹斑斑的手足、撕破的衣服,以及死人般惨白的脸色,不由得“啊”地叫出声来。
保名深感抱歉地说道:“惊扰到您真是万分抱歉。我绝不是什么可疑之人,只因被许多恶人追赶,受了伤。还请给我一杯水喝吧,我实在干渴难忍了。”
少女听闻,十分同情保名。从山溪中舀了水拿给保名。她看着保名的惨状,说:“看您十分痛苦的样子,就算接下来想去哪里,怕也是支撑不住,会在中途倒下的。若您不嫌弃寒舍破陋,就请随我前去处理一下伤口吧。”
保名感激万分,跟在少女的身后。少女住在山北僻静之处,家里除了少女再无他人。这女孩没有父母兄弟,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这寂寥的森林深处。
第二天,保名醒来,因为受了重伤发了一夜的高烧,伤口也肿的厉害。身上像是被人用榨油的工具碾过一遍似的痛不欲生,站不得坐不得。虽然保名心中十分过意不去,但实在没有办法,每天就只能这么仰天躺着,被少女无微不至地照料着。
保名的身体花了很长时间才康复。在此期间,少女没有丝毫厌烦,每天都如对待自己的亲兄弟一般精心照顾着保名。等到保名的身体恢复到可以外出走动的时候,不仅秋天早已过去,就连冬天也已经过去大半。住在这森林深处,每日寒风凛冽,秋叶落尽,接着又下起了大雪,深深的积雪将森林和山谷覆盖,就算保名想回去,也无计可施、寸步难行。等啊等啊,等到白雪消融,林中鸟儿欢唱,春天来临。保名在少女精心的照料下,渐渐不再想回家的事了。
又是一年过去,第二个春天到来了。少女为保名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儿子。此时的保名早已将自己武士的身份抛在脑后,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房子后面一块小小的田地里劳作,过着普通百姓的生活。成为他妻子的少女葛叶,在照顾孩子的间隙,用织布机为丈夫和孩子纺织衣物。到了傍晚,保名带着从田里采摘的新鲜蔬菜和林中捉来的小鸟回到家中,葛叶总是抱着孩子笑语盈盈地前来迎接。
这样幸福快乐的生活,在平和安逸的岁月里流逝着,不知不觉,这一年孩子已经七岁了。又到了胡枝子和野芒开满原野的秋日时节。某天,保名和往常一样下地干活,葛叶一人留在家里。因为天气很好,孩子去外面捉蜻蜓去了,大概是玩得兴起,还没有回来。葛叶坐在织布机前,嘎吱嘎吱地织着布,少许倦意袭来,她便停下手中的活计,呆呆地望着院子。渐渐西沉的秋日夕阳下,白色的菊花散发出阵阵甜香。葛叶不知情自何起,一缕忧愁涌上心头,不由得浑然忘我,如失魂落魄一般。
这时随着“妈妈、妈妈”的呼喊声,玩累了的孩子从外面跑了进来。尚未回过神来的葛叶没有听到呼喊,于是也没有应答,觉得古怪的孩子干脆跑进庭院看个究竟,他看到母亲像平日一样坐在织布机前,只不过手上没有干活,而是趴伏在织布机上,也不知是睡是醒。乍一看那张脸,竟然不是人类,而是一只狐狸。孩子大吃一惊,再仔细端详,的的确确是一张狐狸的脸呀。孩子“呀”地尖叫起来,毫不犹豫地调头就往外跑。
孩子的尖叫声总算惊醒了葛叶。她虽然恍恍惚惚的,但期间发生的事全都知道得清清楚楚。其实,葛叶确实不是人类女子,而是当年保名救下的那只小雌狐。狐狸见自己隐藏至今的丑陋模样被自己的孩子撞破,露了原形,心中的羞耻和悲伤缠绕在一起,令她生不如死。
“一切都到此为止了,再也无法过回以往的生活了。”葛叶自言自语地说道,眼泪扑簌簌地落个不停。
虽说如此,但要和这八年间朝夕相处的保名、孩子,以及共同生活的家告别,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她嚎啕大哭之后,站起身来,在拉门上写下“若君此后仍相念,和泉之国觅影踪,信田森中葛叶女,密林深处待君来”几行字后,又痛哭了一阵,才终于下定决心再次起身,依依惜别地一步一回首地离开了。
天色已晚。保名带着孩子从田里归来。之前被母亲的异相吓坏的孩子哭着找到父亲,把自己所见告诉了父亲。保名也吃惊不已,带着孩子急急忙忙地赶了回来。屋里没有传来往常那嘎吱嘎吱的织布声,到处都安安静静,悄无声息。保名在家中找遍后又进进出出地找了数回,哪儿都寻不着葛叶的身影。就着黄昏微弱的光线,他看到拉门上浮现出清晰的几行白字,仔细一看,写着“若君此后仍相念,和泉之国觅影踪,信田森中葛叶女,密林深处待君来”的字句。
当知道母亲真的离开了,孩子也伤心地哭了起来。“妈妈、妈妈,你到哪里去了。我再也不惹你生气了,求求你快点回来吧。”他边喊边在黑暗中寻找。他想,一定是刚刚自己看到妈妈的脸变了之后不由自主地惊叫起来,惹得妈妈生气了,妈妈才会离开的。这么一想,他更是懊悔、伤心不已。妈妈是狐狸也罢,是怪物也好,有什么关系呢?不管怎样都想和妈妈在一起啊。

因为孩子一直哭闹不休,无计可施的保名便牵着孩子的手,在黑暗的森林里漫无目的地到处搜寻。不知不觉走到了信田森林,这时已是深夜了。本来发誓绝不再现身的葛叶,听到孩子凄凉的哭喊,实在于心不忍,便在草丛里现出身形。孩子开心极了,急急忙忙地跑过去想要拥抱葛叶。然而露出狐狸原形的葛叶,已经变不回人类女子的模样了。
“不要碰到我的身体。我必须回到原来的地方,和人类了断一切因缘。”葛叶狐说。
“不管你是狐狸还是什么,为了孩子,难道就不能像以前一样陪伴在他身边吗,哪怕等到他十岁再走也好啊。”保名说。
“别说到他十岁了,就是一生,我也想要一直守在他的身旁啊,可是我无法再变回人类的模样回到人类的世界了。这些东西留给你,请永远不要忘记我。”说完,葛叶狐将一个一寸四方的金色箱子和一块水晶般通透的白玉交给了保名。
“箱子里放着龙宫神奇的护身符。有了这个,天地间的事、人间的事无一不尽在眼中。将这块玉放在耳边,便能通晓鸟言兽语、草木金石之声。请用这两件宝物将我们的孩子培养成日本最贤明的人吧。”说完,她将两样宝物留给保名,以狐狸的姿态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三

也不知是否因为拥有狐狸所赠的两件宝物,狐狸之子阿倍童子和其他的孩子不同,生来便有大智慧,到了八岁更是开始研读艰深的书籍,阿倍家代代相传却一直无人问津的天文、数学的古卷、占卜和医学类的书籍终于后继有人,等他长到十三岁时,已经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学者了。
某一天,童子和往常一样研读着天文学的书,庭院里的柿树上,嘎嘎地飞来了两只乌鸦。它们栖息在树上喳喳地说起话来。它们在说些什么呢?童子把那块宝玉贴在耳朵上,原来这两只乌鸦里,东边飞来的那只来自关东,西边飞来的那只来自京都。京都的乌鸦正对关东的乌鸦说着这段时间在都城里的见闻。
“都城的皇宫里,天皇得了重病,所有人都乱成一团。医生也罢,修行人也好,全都聚集在一起,绞尽脑汁地治疗的治疗、祈祷的祈祷,天皇却一点儿也不见好。不过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天皇那根本就不是病,我对此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呢。”
“那你倒是说说看到底怎么回事嘛。”关东的乌鸦追问道。
“是这么回事。前不久宫殿改建,因为工匠的疏忽,在立天皇寝殿柱子时,不小心把一只蛇和一只蛙生埋进了东北角落的柱子下面。现如今它们还活着呢,在地基石的下面瞪着眼睛,日夜打斗不休。它们恼羞成怒吐出的气息变成火焰,在空中翻腾,乱了天运。这应验在天皇身上就成了疑难杂症。只要将蛇和蛙驱赶出去,天皇的病就能不治而愈了。”
“哦呀哦呀,这种事人类怎么会明白呢。”京都的乌鸦和关东的乌鸦相视大笑,那嘎嘎嘎的笑声如同嘲笑。笑够之后,关东的乌鸦往东,京都的乌鸦往西,又各自踏上了旅途。
听到乌鸦的对话后,童子赶紧算了一卦,验证了乌鸦的话,于是他来到父亲面前,请求道:“无论如何请您带我去一趟京都。我要去给天皇治病。”
保名认为这是复兴阿倍家的好时机,非常高兴,就带着童子来到京都。他们来到皇宫,请求天皇的接见。天皇听闻是阿倍仲麻吕的后人,也很高兴,接见了保名父子。童子将乌鸦的话和自己占卜的结果禀明了天皇,宫殿中的官吏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并不相信这天方夜谭,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得一试,于是令人挖开天皇寝殿东北角的柱子,果然如童子所说,发现了喷吐着火焰般气息的蛇与蛙缠斗在一起,人们将蛇和蛙赶出来,丢得远远的。这么一来,天皇的病一瞬间就好得彻彻底底。
天皇想要重重地褒赏阿倍童子,彼时正值三月清明之际,于是赐名阿倍清明,官封五品,赐阴阳师之封号。后来,清明中的清字被改作晴字,这就是此后名传千古的大阴阳师阿倍晴明。
四

年方十三的阿倍童子治好了天皇的怪病,得以封官加爵一事被广为传颂,令一个人气恼不已,那就是石川恶右卫门的哥哥芦屋道满。道满当时号称日本第一的大学者,天文和占卜都无人能敌,这次却对天皇的怪病束手无策,反而让一个孩子抢了风头,真是令他嫉恨万分。于是他跑到天皇面前说起了童子的坏话。
“请圣上明鉴,那个童子必是骗子无疑。圣体康复乃是陛下的太医和微臣一片丹心终得回报之故,本来就已经到了要痊愈的时候,那个童子无非是机缘巧合、白得了便宜而已。寝殿下的蛇和蛙,怕不是他父子串通寝殿的侍从,故意放置其中的也未可知。还请圣上勿要轻信,待微臣和他用法术一较高下便知真假。如果童子败给了微臣,则坐实了他的欺君之罪,还请陛下到时剥夺他的官位,将他赶出京城。”
“但如果是你输了又该如何?”天皇有些生气,问道。
“回圣上,万一微臣输了,那么也请撤去微臣的官职,让微臣师从童子,重新修业。”道满傲然答道。
于是天皇叫来阿倍晴明父子,令他们与道满御前斗法。道满和晴明分别在殿前左右坐定之后,有侍从四五人担来一口沉重的长方形大箱子,放在他们中间。
“道满、晴明,陛下命你二人说说这长箱里放着什么。”领头的侍从说。
道满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对晴明说:“晴明,你先说吧,看你还是个孩童,我让你一让。”
晴明彬彬有礼地鞠了一躬,说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这长箱里有两只猫。”
见晴明一下子就答了出来,道满不安了起来。“哼,不过是歪打正着罢了。那我就来说说这两只猫的不同,里面是一只红猫、一只白猫。”
侍从打开长箱的盖子,一红一白两只猫跳了出来。天皇和官吏们都惊讶得赞叹不已。
这一回胜负难分,于是又有四五个侍从抬来一个大案桌,上面盖着厚厚的布。道满见状,唯恐这次又被晴明占了先机,便抢先说道:“这次由我先来,这案桌上放着十五个橘子。”
晴明听了,在心中冷笑了一声。他想多少要教训教训这个狂妄自大的道满,于是使出移物换物之术,飞快地将案桌上的东西给偷换了。他若无其事地说:“里面并非有十五个橘子,而是十五只老鼠。”
天皇和侍从们都吃了一惊。他们想这下晴明可出了大错。一旁的保名也吓得脸色苍白,拉了拉儿子的袖子。可晴明却还是一副坦然自若的神情。道满涨红了脸大喊:“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你这个骗子!快掀开来让他输得心服口服!”
侍从们掀开案桌上的布,哎呀怎么回事,放在案桌上的橘子一个也没有了,反而如晴明所说的一样,有十五只老鼠,这十五只老鼠纷纷跳下案桌,在宫殿里跑来跑去。长箱里的那两只猫本来正趴着养神,这时也一下睁开眼睛,跳下地追老鼠去了。官吏们“哎呀哎呀”地惊呼着,纷纷站起来避让它们,大殿上一时间乱成一团。
胜负至此已分。芦屋道满被剥夺官位,赶出皇宫,成为了阿倍晴明的弟子。

作者简介
楠山正雄(くすやま まさお、1884年11月4日 - 1950年11月26日),日本著名演剧评论家、儿童文学家、翻译家、编辑家,主要活跃在大正到昭和年间。著有《近代剧十二讲》、《日本童话宝玉集》等。
楠山正雄出生于东京京桥区银座,父亲经营着一家印刷厂。可他出生不久生父去世,母亲改嫁,而继父惹了事导致印刷厂倒闭,因为债主不停上门追债,他被送到亲戚家寄养,少年时代过得很是辛苦。年幼时,外婆常带他去看歌舞伎表演,令他对演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2岁在叔父的安排下,学习医学,可钟爱文学的楠山正雄对学医毫无兴趣,和叔父闹僵,此时母亲和继父离婚了,他终于又和母亲生活在一起。
此后他考上了东京专门学校(即现在的早稻田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先后在早稻田文学社和读卖新闻社工作,后经大学时的恩师坪内逍遥引荐,进入富士房出版社工作,成为一名评论家的同时,也负责校对以及百科全书的编辑等工作。他主要在报纸和杂志上评论日本的演剧,并为老师岛村抱月组建的剧团写剧本,在母校早稻田大学教授和近代演剧有关的课程。但后来剧团连受抱月死后和当家女演员松井须磨子自杀两大打击而解散,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再写剧评。1915年以担任富山房儿童文学书籍翻译的校对工作为契机,开始了儿童文学的编辑、翻译和再写【再話:将民间传说、故事、神话等,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重新演绎,主要面向儿童普及。大概相当于我们这里的名著精简版?】,这渐渐成为了他一生的主业。66岁时因癌症过世。
本文首发豆瓣阅读,点此可见。原文版权公开,翻译版权由豆瓣阅读和译者所有,谢绝转载,侵权必究。
更多日本相关传说请关注公众号:卡米莉安的永恒国度。
想看11区的不可解、不思议小故事吗?想看青空文库里的文学作品吗?想了解11区的八百万神灵吗?想了解日本传统、文化、艺术、人物等不正经科普吗?想听一个不吐槽会死话痨星人的碎碎念吗?快来公众号一起愉快地玩耍吧!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