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未来的你(4)
嗨,少年!
你好哇。又给你写信了,这次终于没有了任务,我们可以随意地交谈,可是这样一来便没了主题,我一时竟不知该聊些什么比较好。
我崇拜的作家王小波很喜欢写信,他生前写给爱人李银河的信集结起来竟出了一本书。这本书我读了三遍,里面空白的地方被我做了大量的笔记,这可是鲜见的事,因为我读书向来都是浅尝辄止。另一位我喜欢的作者苏更生也喜欢写信,她同我一样都是写给未曾谋面的少年郎,她的少年叫诺顿先生。每周三我都会准时去读她写的信,我喜欢她的文笔,柔弱不失力量、世俗中饱含温情。她是我的一面镜子,是我努力的方向。
许是受他们的影响,近来我迷上了写信,写一些无人签收的信。没有邮戳没有地址,有没有人看都无所谓,纯粹只是想写。少年只是一个意象,叫少女也未尝不可。我也想过写一些文章,可这毕竟与写信不同,心里没有好故事很难写出精彩的文章,而写信只需要随便安一个对象就可以畅所欲言了。哪怕对方并不真实存在也不妨碍我们的情绪宣泄。你有过给谁写信的经历吗?或许你可以尝试一下这种方式,有些话不好对身边的人提起,就把它写进信件里让陌生的人来读。
最近我加入了一个读书会,几乎每天都会发布不同的读书任务,为了完成任务我便不得不强迫自己阅读,对于我这种自律性不强的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约束方式。我读的书简直少得可怜,这使得我没有多大的远见,我想我该从书里面多汲取一些养分否则我的灵魂就要枯萎了。想一想过去的人多喜欢读书看报呀,他们的娱乐生活富足且丰裕,他们的思想简单又深刻。而现在无论是在地铁还是公交车上都几乎看不见有谁会捧着一本书仔细地阅读了,大家都习惯了低着头玩手机,表面上多了接收新信息的渠道,但它却使得我们越来越懒于思考。
犹记得早前看过的两篇文章讲的都是关于不用手机的人,你能想象吗?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还有人能遗世独立,过着最简单原始的生活。我想这一类人估计仅存于小说里了,它代表的大概是作者内心的向往吧。你我都是普通人,就连做梦都不敢太放肆更不用提造梦的勇气了。有时候我会故意出门不带手机,可想而知这一整天我过得有多煎熬,无论做什么都显得心神不宁的,哪怕明知道没有消息也忍不住掏出来看两眼。我们的心里都破了一个窟窿,只有手机能暂时地填补它,我在尝试找到一种永久的方式治愈它,目前看来阅读和健身有着显著的疗效。或许下一封信我们可以聊一聊关于健身的一些想法呢。
好啦,现在是晚上十点半,我该读会儿书休息了。这么些年来我一直保持了在枕边放一两本书的习惯,即便只是放在那里都会让我觉得心安。我希望你也是爱读书的人,这样我们就有更多的共同话题可以聊了,我还想听你讲一些我不曾听过的故事呢。祝你今夜好梦呀,少年! 吾梦初醒 2018.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