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助情绪的深渊,我在逐渐远离它
我记得有一个名词叫习得性无助,用来解释反社会人格的悲哀,他们的人生看不到希望,就像在茫茫无际的田野上感受着巨大的悲伤。我们都是知道,这些都可能是孩童时期的遭遇,比如虐待或者忽视,他们却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了被解救的时机。
偶尔会有反社会人格的新闻,无一不是揭示了悲惨的童年,但是,我们却没有时光机,回到过去把他们救出来。我相信,没有一个人想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因为人的神经和大脑,有时候会不受控制。意识很大一部分已经算是后来者,潜意识才是生活的主宰。
我有时候会惊讶,我为何那么容易受刺激呢?比如一个三节课的同学,他回应我的评论:“别哭。”我就觉得很反感,开始讨厌起这个人来。然而,理智告诉我,比起讨厌他,我应该更讨厌我自己做过的事情。三节课我交了1600元的学费,却在长达70天的学习当中,连作业都是最后一刻才交上去,总结来说,我非常不珍惜这种学习机会,觉得自己太放纵自我,导致最后一事无成。
他是全优毕业了,还展示出了作品集。我第一次知道作品集这件事,想到自己错过了展示自我的大好机会,当时是挺懊恼的。被人家这么一说,我就慌神了,觉得自己好像永不翻身了似的。而这种坠入深渊的感觉,我也不陌生。
今天上午遛狗,我脑子中又浮现这件事情了,原来感受一直在内心徘徊,挥之不去。现在我已经接受,我是一个很容易受刺激,被别人说不得的人。从小妈妈也这么评论,然而,她没有告诉我怎么办,而是一直一直这么说我,似乎想把我这种气焰打压下去。
现在,我开始采取行动,开始反击这种让我崩溃的情绪。所以,我反击了,“哭啥!我直接报P3拿全优!”或者,面对无知的对手,我坦白了,“从小我妈妈就这么说我,我生气了,她以后就再也没这么说过我。”
不知从何时起,我逐渐感受到自身的无力感,一直无法支撑我完成一件事情,随之而来的自我厌恶和深深自责,让我陷入恐惧和迷茫。我觉得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我伤心地了。哭泣对我来说,不是痛快地宣泄,而是绝望无比,不知道怎么办……我不欢迎这种哭泣,以前的闺蜜还跟我说,“这眼泪太廉价了!”可是我是止不住啊,不知道怎么办,就坐在那里哭了。而且哭了之后,问题仍旧没有解决,所以,哭只是一种无用的表演,我怎么会喜欢人家这么评论我呢?
我无法在很短时间内,改掉这种钻牛角的习惯,然而,我是可以防止毒气攻心的,因为,我把自责和懊恼吞到了肚子里,就会变得很不开心,那就更难好起来了。
这么做,倒是挺有效的,我找回了内心的力量,没有再进行自我攻击,而周围的环境,有时候也会配合你,不会再出现反对的声音。我有时候担心,这种反击,会不会成瘾。
一个人瞎想太多,而与人群打交道的时候,我的个人感受突然很渺小。
昨天,我在电梯上,看到一男一女在旁若无人地开着小白狗的玩笑,我有点受到冒犯了。这件事情带来的不适感,偶尔浮现在我心头,也许不发泄出去,一天两天都有可能存在。比起手机微信里短兵相见,我还没有真正,在真正的人群中捍卫过什么,有时候我连眼神对视都困难。
虽然自己那么大一个人,看到别人,却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这时候,重要的是说出来,不管是好的感受,还是不好的,都要沟通。从线上到线下,生活千姿百态。人活着,就是要排除万难,把过去欠你的,一点一点还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