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止一个正确答案 人生不止一个正确答案
我们都有一种习惯,用年龄定义一个人该是什么样子,束缚着自己,束缚了别人
似乎忘了,时光带走的只有容颜,有趣的灵魂和灵魂折射出来的样子,才是你定义给自己的样子。
所以,很多时候,你不是不能,你只是不敢。
“60岁,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Tatyana
跨越了年龄和世俗的定义,才是真正的成功。
Tatyana偶然的机会,闯入了这个看似只适合吃“青春饭”的时尚圈,然而她的美丽和优雅,却流露于苍苍白发和满目皱纹之上。
“我到了70多岁才找到了真正的乐趣,这是我享受生活的权利。”——Ruth flowers
这位奶奶在他68岁那一年,学习电音、打碟并重新演绎歌曲,她把世俗的too late演绎到了极致,有她在的夜店high到爆炸,她的光彩让她无法老去。
我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有个医生,工资虽然不错,但内心却一直有着想要从事文学创作的欲望,可他踌躇,年近30,是不是还能追梦。于是写了一封信给一位老人,寻求指点。老人的回信里写着这样一句话:
“做你喜欢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
这个医生就是《失乐园》、《光与影》的作者日本文豪渡边纯一,老人就是摩西奶奶。
海蒂奶奶78岁驾车环游世界,柴田丰92岁成为了一名诗人。
少女时若因现实生活而苍老,白发时就应该比少女还少女。因为见过了世俗,我们仍然可以保有不世俗的纯洁;因为历经了世间的风浪和坎坷,我们才能别无所求且充满善意;更因为光阴将逝,所以更改感恩这个世界赋予我们的能够自我定义的花季年岁。
1、Never too late,不是一个结果,是一种态度
我们穷尽一生,过出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人生,大部分的人生画卷,并没有跌宕起伏和惊心动魄,更没有恢宏壮阔和川流不息,但我们仍然可以或者希望,让这个平凡又普通的人生,有点与众不同的时刻。
我常常跟我妈说的一句话,是在陪她逛街的时候,她总说,这件衣服我穿了不好看了,你穿好看;或者是,这件衣服年轻的时候我穿肯定好看,现在不行了。
我总会说,以后的任何一天,都不会比今天穿着更好看,你现在,就是你以后生活中,最年轻的一天,所以,如果喜欢,就去买,你永远永远也年轻不过当下。
无悔,可能是最没有“意义”的结果,但对我们而言,很多时候,这就是最大的成就。
如果60岁的时候你想要学打鼓,那可能到了90岁,你就可以开演奏会了。在这件事上,怕的不是最终没有开成演奏会,因为没有几个人是天才,怕的是90岁的时候,我们暗自感慨,如果60岁的时候没有觉得自己太老,现在该是一个有30年演奏经验的鼓手了。
2、真正的奖赏都是时间给予的
一个大哥跟我说过,人啊,可以任性,但是要分年龄,要分时机。比如你35岁之前,想任性,就去任性一下,找找真爱,谈谈理想;35岁之后,就不要再放任自己任性了,该理性的时候要理性一些,如果那个时候还没有遇到真爱,还没有接近理想,就认识现实是什么,然后学着和现实做朋友。
我不没反驳,但我不认同。
因为多数时候,我们低估了时间的力量。
李健在水木年华风头正盛之际离开,此后8年沉寂。当他再度走进观众视野的时候,《我是歌手》火了、《传奇》火了、李健的段子火了…
他的【沉默期】长达8年,在这期间日子十分清贫,但他有充足的时间沉淀自己,写歌、看电影、看书…在记者的采访中,他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一点
“把时间花在耕耘上,我能成功只是我甘于寂寞、敢于寂寞”。
因为,哪有那么多立竿见影的事呢?
64岁的李安在今年8月被DGA(美国导演工会)授予了【年度终身成就奖】,成为了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导演。
我和李安导演有过一面之缘,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他是最杰出的导演之一,而是蛰伏期没有打到他的这件事。6年的家庭主夫确实难熬,但李安最感谢的,就是自己漫长的幼稚期。
表妹曾经分享过一段话,现在想来,仍然说出了我的心声:
“有的人21岁毕业,27岁才找到喜欢的工作;有的人25岁一毕业就找到不错的工作;有的人没有上过大学,但18岁就找到了梦寐以求的方向;有的人16岁有了梦想,但26岁的时候又改变了梦想;有的人身处一段感情却爱着别人;有的人明明相爱却没有走到一起……”
“Mark Cuban25岁的时候还在酒吧做酒保;在被拒绝了12次之后,J.K. Rowling才出版了《哈利波特》;马云35岁创立了阿里巴巴;Morgan Freeman52岁的时候迎来了演艺事业的大爆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人生也不止一个正确答案。
“25岁才拿到毕业文凭,依然值得骄傲;30岁没有结婚但过的快乐,也是一种成功;35岁之后成家,也完全可以;40岁也没有买上房子,没什么丢脸的。”
Don’t let anyone rush you with their timelines. 因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Not 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 be counted, and not everything that’s counted truly counts.
并不是每一件算的出来的事都有意义,也不是每一件有意义的事,都能被算出来。
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没有一个年龄的分水岭,告诉你现在是走对了还是走错了;也没有一个年龄的区间标注了现在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前半生不要怕,后半生不要悔”,
30、40、50、60….
没有太晚的开始,我们仍然可以,
去爱,去真实,去恋爱,去做梦。
——仅以此文,献给31岁整的自己
和所有生活在自己时区,拥有自己节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