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珺:和ABC就像一次意外引发一场场化学反应|ABC志愿者故事


莫名其妙被告知要做志愿者
和几乎所有志愿者不一样,Jessie来到ABC“纯属意外”。
2017年6月,正值炎热的夏季,Jessie在北京一家创业公司担任合伙人,创始人是ABC的志愿者,当时ABC需要一个品牌方面的资深人士担任项目总监,她直接向ABC推荐了Jessie。Jessie没什么概念,只是被告知是做志愿者需要带个项目,三个月,不用干什么活的(后来发现真是被骗了),就答应了。结果还要面试,Jessie当时一寻思“那必须得过啊,要是没过以后我还怎么混咨询圈儿”,还真严肃对待了。“然后通过面试,我确定加入以后,就跟着大家一起去见客户了,回来以后一起吃了个饭……那个饭还挺好吃的。”一想起当时那个情况Jessie就想笑。
而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么一个意外,却改变了之后的人生轨迹。
Jessie在ABC的第一个项目客户是银杏基金会,她回忆三个月的体验非常棒,双方有着很好的互动,项目过程能够学习到很多东西,怀抱着的是又玩又学的心态。而接触了ABC和银杏才发现原来可以把公益做得这么超前。投资于人的理念,是Jessie从未听到过和接触过的,仿佛山洞打开了天缝,许久未见的阳光卷着鲜活气息倾泻进来。“我们之前就是聚焦于捐钱捐物,但是他们告诉我们,公益有这种玩法,感觉特别新鲜,特别激动。”言语之间依旧难掩兴奋之感。
除此之外,Jessie也看到了在商业社会很难看到的东西:“跟商业行业相比,ABC的志愿者和ABC的客户,都显得非常的包容。这个包容不是对交付结果没有要求,而是大家在相处的过程中都非常温和,允许多元化的观点。”而这种“温和”、“包容”的直观感受,Jessie也曾在项目交付中把它写进了银杏基金会的价值观里,她称之为“温和坚定”,出于对价值观的坚信与坚守。
“我常常跟周围的朋友说,2017年ABC给了我一个机会,而银杏给了我一个方向,所以每次见到ABC的小伙伴,我都要谢谢他们。当然感谢ABC的人也很多,可能大多时候我的感谢也不过是其中的一句,但是于我而言,这个契机非常非常非常的重要,因为那时候我母亲刚去世,这是我过不去的一道坎,我当时的状态非常的糟糕,和大家相处的时光是我的镇痛剂,是我的一束光,也是追着这束光我走到了2018,成为第三部门的一份子,遇到了更好的人,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一个理智的“冲动决定”
“对我来讲,ABC给了我一个机会吧。”一次离开的机会,也是一次相逢的机会。
2018年,Jessie加入了恩派,投身于社会企业的孵化器。关于成为全职公益人,Jessie的回答没有热血与感性,更是一份深思熟虑后的坚定。“我觉得任何负责任的决定都不会是在瞬间产生的,带完ABC夏季项目之后,至少又过了半年,遇到了合适的机会,才有了这个职业身份的转变,但是对于这个领域的深入思考是从项目结束之后就开始了。”
“全职公益,我其实比以前开心了许多。以前总会有被框死了的感觉,有时候说一句话都要在脑子里先百转千回地打个几遍草稿,揣测文字被曲解的各种可能性再找出最折中的组合,现在随性了许多,因为这个圈里的人多半都比我更耿直,笑点更低。”
全职公益,低薪是绕不过的话题,Jessie乐呵呵地说:“我好像对金钱的渴望不是那么强,而且吧,我觉得年轻人要么就心里苦一点,要么身体累一点。我想要的是后者,折腾得开心,亏了也不在意,够吃够喝够养猫就行。”
Jessie现在在做的社创训练营,也和ABC有着持续的互动,邀请ABC志愿者作为训练营导师,在ABC志愿者社群寻找创业伙伴,和ABC沟通潜在的课程研发合作可能性······Jessie说:“如果有人说自己是ABC志愿者,我脑子里立马会升腾出一个念头:‘靠谱!行!’ABC就像是一个标签,一旦一个人身上有了这个标签,就会有难以言说的亲切感。”

还有很多时光可以跟ABC一起折腾
“ABC像一个容器,每个不同的人在里面,进去搅一搅,发生反应,产出新的东西,然后大家各自走向新的方向。”
Jessie回忆,在ABC最大的收获就是人,分三拨都对她有很大启发。
第一拨是项目组的志愿者们。大家虽然性格迥异,但是合作起来非常有默契,满足了Jessie一直想带一个优秀团队的愿望,关于优秀的团队,Jessie的定义是团队成员彼此之间没有不必要的竞争倾轧,所有人倾尽全力为着一个共同目标努力。在北京那个烦闷的夏天里,Jessie每周都很盼望跟ABC的伙伴们一起去客户那里沟通项目的进度,而在离开北京后,大家依然保持了联系互动,能有一份长久的友谊,非常难能可贵。
第二拨是ABC的管理团队的志愿者和全职小伙伴。“当时我是很惊诧的,居然还有这么一群人做这样一件事,大部分还是兼职,还坚持了十年,就觉得这群人真厉害,必须得列入我的研究对象名单中,是一群不能错过的人。”
第三拨是公益客户银杏基金会的小伙伴们,“当时我对公益行业的理解,坦诚地说,不比大众认知前沿多少,所以在跟银杏的沟通中了解到催化慈善的概念,且银杏正走在往慈善3.0升级的路上的时候,作为一个好奇双子,我是不能容忍自己还停留在1.0版本的理解上的,这也是后来我为什么跳去第三部门工作的很重要的一个契机。”
而讲到身边印象深刻的公益人,Jessie提到了两位:“一位是银杏的林红老师,温柔的坚定派代表(我自己封的),是我进入公益圈子的启蒙人,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一位是恩派的主任吕朝,是招我入恩派的人,我对能把一件事情坚持八年以上的人都怀有崇敬之心。”

“
“我还蛮想让更多的志愿者多了解社会创业的东西,单纯观望的话会觉得这个行业又挫又穷,但其实认真了解的话,会蛮有意思的。”
”
这说法,也像在说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