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闻到这支香水,下意识给前任发了句:在吗?

隔壁桌的同事刚坐下,我突然有点慌张。共事一年一直以同事王XX的备注名存在于我微信里的他,今天居然让我有点心跳加速。
像被18岁的自己附了身,会莫名留意一个打篮球的背影的那种心里状态。“就算同事今天还穿着重样的格子衬衫,我都说服了自己这才是少年该有的青涩审美。”

初恋的味道(You Or Someone Like You香评摘自网络)

像你的人(You Or Someone Like You),解放橘郡的这瓶香水,像是把全世界的阳光男孩的笑脸都提纯了的味道,让人想起初恋。
尽管对于现代男女青年来说,初恋是个很难界定的存在,当然不是初中凑热闹谈的那种手拉手放学的恋爱。
买手小姨子对此有自己的标准,“闻的时候脑子里一定会出现一个人名,就是那个第一次在爱情上给你开苞的人。”

大概就是柳飘飘眼中的尹天仇,至尊宝眼中的紫霞仙子,张无忌眼中的赵敏那种存在
刚闻是“切碎了一堆带香味的植物叶子”的清新味道,就像躺在花园里晒太阳。过了一会柑橘、玫瑰和麝香的暖从背后慢慢氤氲,这就是勾起回忆的部分了。
“喷着这个香水,总有人和我说,你喷的是什么香水,味道好熟悉,总感觉在哪闻过。”

不可能的,这是去年年底解放橘郡刚出的香水,知道的人都不多
敢叫“someone like you”的作品都不适合刚失恋的人接触。
“有点熟悉的味道让我心脏骤停了两拍,然后忍不住已经把屏蔽半年的那个朋友圈又找出来,发现只有三天可见之后,我又下了一个夜晚的决心不去联系他。”
也不要用来做侍寝香,喷在被子上以后“一整天都没法从回忆里起身。”

其实没什么好反差的,回忆本来就有两副嘴脸。蜜月期闻着就是“迎着风,带你环绕大自然”,失恋了就只能闻到“败给你的黑色幽默”。

“我离开一个城市前送了这支香水给自己的白月光,希望他看得懂,也觉得他最好别懂。”
无论是苦涩单相思,还是恋人未满的暧昧期,some like you光听名字就适合表白。

德国心理学家沃勒用208名两地分居或已分手多年的恋人做过实验,得出了"气味慰藉"现象:就算很多事都能忘掉,但气味却会一直印在脑子里。
“送给准备结婚女朋友,住一起都快3年了,闻着味道想起刚认识那会儿。”

“前调的绿意有点像James heeley,后面的玫瑰香又很像BYREDO荒漠玫瑰。”
对于没有经历过情感暴击的人来说,也会被You Or Someone Like You的大自然味道感化:

“你们的爱情有遗憾,但香水纹在我身上就是一辈子了。”
具体一点形容下You Or Someone Like You的前调,薄荷加柠檬醋栗叶,雨后植物园的新鲜味道。

“前调草木汁液的味道”
然后从青草地的露珠味,慢慢转到玫瑰和白麝香,在薄荷和酸涩之中,还有一些温暖。
“留香时间很长,一天都没问题,残留的尾掉会慢慢得变成一种很好闻的味道渗透在皮肤里,就像体香。”

前调:薄荷 茴芹 香柠檬 葡萄柚
中调:醋栗叶 绿叶 希蒂莺 玫瑰
后调:白麝香
属性:中性香
官方说香气灵感来自Chandler Burr的小说《You Or Someone Like You》。书里的女主人公Anne,有一个自己的花园。成分表里的薄荷,茴芹,柠檬,葡萄柚,希蒂莺和玫瑰,都是这座花园里的植物。

书的作者和女主角来自天使之城LA,香水的味道也符合法国人对LA的浪漫理解:蓝的不可思议的天空,粉色的黄昏,日落大道两排的棕榈树。

作为男女同款的中性香,从男生身上闻到总会觉得应该是个干净阳光的人,多加了三分的印象分。
“You Or Someone Like You就像除油剂,瞬间抹去10年,蜕变成少年,带着青涩橙子的味道。”

“闻起来像一个性感的男人抱着一颗圣诞树,掉进了一大桶Atelier Cologne赤霞橘光里。”

You Or Someone LikeYou来自小众香水品牌里最臭名昭著的品牌,解放橘郡Etat Libre d'Orange。
创始人Etienne de Swardt是自由解放认知主义者,所以每款味道都因为太独特,不可能沦为街香。作为一个资深的情色文学爱好者,他以重口味著称,从其他香水被命名为高级妓女,69, 汤姆芬兰,垃圾等等就能看得出。
You Or Someone Like You是解放橘郡里最清纯的一支,但格外打动人。就像流氓的外表下都隐藏着一个伟大的人格,走心的时候谁也无法招架。

革命口号:香水已逝,香氛永存
“盲撸都不会出错,香友聚会时要推荐自己最自豪的香,我拿的就是这支You Or Someone Like You,12个人有11个人都说爱上了。”
2017年才调配出来的味道,在国内还没什么人知道。好闻和不撞香,二者都能满足的就是You Or Someone Like You,中性香水,可攻可受。

购买链接:https://hs.ontheroadstore.com/Portal/HsArticle/index/id/197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