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女教师和闺蜜吃饭,突然倒地身亡!冬天这病很普遍也很凶险,致死率极高
随着天气越发寒冷,昼夜温差增大,强烈的冷热交替让脑血管备受考验。近日,哈尔滨一位48岁的女大学老师跟朋友吃午饭时突然倒地,经诊断是脑动脉瘤破裂造成的颅内出血,虽经积极治疗,但仍未能挽回生命。

脑动脉瘤这么凶险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怎么防、怎么治?
1
案例:
毫无征兆
吃饭时突然倒地
48岁的张晓(化名)是名大学老师,最近忙完了学生的考试阅卷,她约了闺蜜一起在道里区一家饭店聚会。
据同行朋友回忆,当时朋友们正在聊天,她突然说了一句“有点难受”,然后就毫无征兆地倒地不醒,朋友们赶紧拨打120把她送到哈医大一院,确诊为脑动脉瘤破裂致脑内弥漫性出血,由于出血量较大,最终没能挽回生命。

事后,她的丈夫回忆,当时为了准备学生考试等事物,张晓一直比较疲惫,时常熬夜,曾经说有一些头痛,以为是劳累导致,也没引起注意。
据史怀璋主任介绍, 脑动脉瘤好发年龄是40至50岁,已成为导致青壮年猝死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人群发病率每100人约有2-5人患病,大多数动脉瘤破裂前无任何征兆。
2
是啥:
不是肿瘤
是血管上的“小血泡”
“脑动脉瘤虽然名字叫瘤却不是肿瘤,而是脑血管局部鼓起的一个‘小血泡’,气泡壁也就是血管壁。脑动脉瘤可以发生一个,也可同时发生多个,随着动脉血的博动性冲击,这个气泡可能会越鼓越大,一旦破裂,血液就像洪水一样沿着蛛网膜下腔扩散到整个大脑表面。”哈医大一院脑外三病房医生亓敬涛告诉记者,动脉瘤是否容易破裂与大小并无直接关系,一旦破裂出血若不及时治疗,致残率与致死率都很高。

按照国际研究数据推算,我国每年至少有20万患者面临脑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3
信号:
头痛呕吐脖子硬
或是脑动脉瘤破了
据介绍,如果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那会出现一系列症状:最典型的症状为突发剧烈头痛,常为难以忍受的剧烈头痛。多数伴有恶心、呕吐、颈部疼痛强直,甚至烦躁,意识障碍等症,部分患者出现抽搐。出血后期如果脑血管痉挛比较严重导致脑供血不足,有可能会出现脑梗死等中风症状。

如果患者发生这种状况家属一定要保持冷静,争取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就近治疗切勿长途运输。其次要安抚好病人,稳定情绪,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
另外,剧烈头痛后还会出现呕吐症状,家属要及时清理,防止患者窒息。
4
提醒:
40岁以上人群体检,这个项目很重要
40岁以上人群体检时,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加做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尤其是烟龄长、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疾病和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更要排查脑动脉瘤,避免动脉瘤突然破裂出血,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5
哪些因素容易引起脑动脉瘤破裂?
首先,个人本身脑动脉瘤的情况会影响其危险性,比如动脉瘤生长部位、形状大小等。
动脉瘤大小
日本一项研究发现,动脉瘤直径越大,年破裂率越大;影响动脉瘤破裂率更重要的因素是动脉瘤是否增大。研究发现,正在增大的动脉瘤具有破裂倾向,自发性出血风险会大幅提高。在动脉瘤破裂前,每6个月一次的MRA复查可以发现90.3%的动脉瘤增大,每12个月一次则可发现81.5%。

动脉瘤部位
研究发现,后循环动脉瘤的破裂危险最高;也有一些研究发现,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的动脉瘤也是破裂的危险因素。此外,在前循环动脉瘤中,直径为4~7mm的前交通动脉瘤最易破裂,与后循环动脉瘤破裂风险相似。
症状性动脉瘤
有症状的动脉瘤破裂风险增高4倍。症状包括意识障碍、占位效应(头痛、恶心、呕吐)、脑神经功能缺损(动眼神经麻痹)、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等。最新研究表明,高分辨率增强MRI检测症状性动脉瘤患者的瘤壁环形强化明显,较无症状患者多见,提示动脉瘤壁可能存在炎症反应或者动脉粥样硬化,未来破裂的可能性较高。
除了,脑动脉瘤自身情况会影响脑动脉瘤破裂风险外,还有下面这些因素:
年龄
颅内动脉瘤的发病高峰为40岁至60岁。年龄对动脉瘤破裂有一定预测作用,既往研究认为,年龄越大,动脉瘤破裂风险越大,而最新的研究则认为,小动脉瘤(直径小于5mm或7mm),年龄小于50岁为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
性别
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血管壁弹力蛋白含量下降,导致血管壁脆性上升,使得动脉瘤更易破裂。

种族
基于6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日本、芬兰种族的动脉瘤患者,其动脉瘤破裂发生率更高。
吸烟、饮酒
烟酒中的尼古丁、活性氧使得抗胰蛋白酶效率下降,引起血管壁弹性蛋白含量下降,血管壁脆性上升。长期抽烟、饮酒会容易造成动脉硬化,而在此基础上,若继续大量抽烟、喝酒会导致血压的急剧变化,致使脑动脉瘤加速破裂。国外也曾有调查显示,不少脑动脉瘤患者在瘤体破裂前一小时抽过烟。
情绪激动
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劳累、头部剧烈摆动、猛弯腰、急起身、用力排便、举重物等诱因下,也会引起血压突然增高,容易引发动脉瘤破裂出血,对病人的生命造成威胁。

高血压
血压升高导致血流量上升,血管壁承受到更大的冲击力,增加动脉瘤破裂风险。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
对于曾经有过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的患者,与未曾出血的患者相比,动脉瘤破裂率增加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