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的力量
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如果缺少一些重要的东西,他是该怨天尤人,还是该心安理得地活下去? 普通的答案自然是后者,然而照实了讲,会这样选的人,大多数不是理念主义,就是逞口舌之强。既然如此,这便是普通人的病根了,普通人的病根,往往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譬如相貌,几乎无人不在意的一样东西。纵然当今是流行过“相貌无用论”,可那毕竟是小范围内的事情,而支持者们恰恰便是缺少它的,无论客观依据的程度如何,多少是带了酸葡萄的心理。拥有者们偶尔也会故作厥词,表明自己并不把这当优势,却绝不敢斩钉截铁地说并不在乎此,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被毁容者,同时也失去了生命的动力,《红粉世家》中的小桃即是最好的一例。 相貌这样东西是,有了它,它便是生命;然而如果没有,那也还得活下去,活得不那么痛快罢了。 新近看完的一篇《天堂门》,便是这一情状的标准化探讨。书中都是残缺的人生,看停尸房的老张因为驼背,做陪聊的“非常3+1”患了艾滋病,卖纸扎品的男人是个哑巴,各式各样,并不囿于相貌。然而主人公端木玉还是给人一种莫大的悲哀,她的经历,似乎证明了丑女是世界上最罪不可赦的一种人,自动地,人们会将她排斥于正常的社会生活之外,把她完全地隔离开来。一般人的孤独寂寞是诗意的,因为那是流动的风景,她们的却始终千篇一律,透露出彻底的绝望与悲凉。 读到这里,我留意了下小说作者——傅爱毛,一个似曾相识的名字。多年前读过一篇《庄园中的幽灵》,也是将丑女作为主人公,那却是一个充满了仇恨与报复的故事,丑女欧阳敏得不着人间的爱,却拥有无可比拟的头脑,她用科技的力量展开了一些疯狂的行动,让整个社会都战栗了。这显然是一次任性而恣意的发泄,发泄创作主体心中满积的抑郁情绪——也许作者便是这样一个缺少相貌的女人,因此一再地重复此类题材,只是在前一次可怕的宣泄过后,她的心温和了下来,开始思考如何活着这个问题。 是的,总要活着,即便如欧阳敏一般,有能力与社会同归于尽,也不是什么值得羡慕之事,在恨中毁灭终归抵不过在爱中生长。论拥有的一切,端木玉比不上欧阳敏,后者有科学家的父母、充裕的财富、尊贵的地位,甚至非凡的发明创造能力,相貌不过是她的唯一缺陷而已,而端木玉作为一介凡人,相貌的缺失让她缺少了亲情、爱情、友情,就连拥有一个赖以生存的工作也很艰难。然而,最终战胜了生活的,不是欧阳敏,正是她。 她有爱,有希望,有生活的信念,有坚持的勇气。她会怀着慈悲之心给死者化妆,会带着怜悯之意为老张善后,以及存着感遇之情与“非常3+1”践别,最终,所有这些生成了一股温存的爱意,一份对世界的难以割舍之情,一齐系在了她的哑巴男人身上。这便是她平凡的结局,带着感天动地的力量。 幻想天地里的发泄,再怎么激烈也难得有一丝痛快。倒是凡人世界里,一抹简单的温情便滋生成了红彤彤的太阳,天寒地冻也不叫人再受伤。 其实人活在世上,有谁是十全十美?那样的人生不算人生,既为人,天生便注定了要被剥夺一部分拥有。既然如此,什么又该是你最重要的?转念及此,大可一笑了之。 这便是人生的哲学,完整即是残缺,残缺也是完整,享用了一切的人生反而是寡淡的,那里面缺少了一样很细微的成分,细微但却至要的—— 我相信的,凡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