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活中微小而美好的时刻
查看话题 >发现生活中微小而美好的时刻
我是一个特别容易满足的人,所以大部分时候内心都是乐呵呵的。
曾经也有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每天都能那么开心,是不是经历的东西比人家少,是不是还没有谈恋爱,所以只知道开心。
我没回复他,因为我不是一个喜欢把不开心的事情挂在嘴边上的人。我不开心的事情常常只会说给那几个最亲密的朋友,一般不会到处吐苦水。我也不喜欢在朋友圈发负能量的东西,骂人或者发泄坏情绪,或者生活上的抱怨发到朋友圈,因为很多这种抱怨发到朋友圈,不会改变你的情绪,反而让别人都觉得你是一个负能量爆棚的人,这个世界上虽然大部分人都不一定希望你过的比他好,但是人家也不希望整天和负能量,抱怨吐槽满满的人生活,因为抱怨也会影响他的心情。
但是不说,不表现出来,不代表我没有烦恼,没有经历。我喜欢自己消化,或者找关系特别好的人谈心化解。工作不顺利,感情分分合合,我也有一度因为感情而整日郁郁寡欢的阶段。
但是我容易释怀,也会努力让自己快乐起来。我会为此去做一些努力,就是内心还是积极的成分更多,不会一蹶不振,偶尔也会消极,消极的时候我会看看励志的书,找找正能量。哪怕现实不一定美好,但是我想内心积极正面总比消极负面好的多。
理想主义也是一种主义,比现实主义更美更纯粹。
说说生活中那些小事能让我一下变得心情大好起来。
听音乐,听能引起内心共鸣的音乐。有时候一个人在家,我喜欢把音乐打开,一边做事,一边听音乐想心事。这种思绪放飞的感觉就是一种释放,也是一种治愈。慢慢的,不好的情绪会慢慢的淡开。
读书。我喜欢去图书馆或者书店,坐在阳光洒进来的窗户边上,找几本对胃口的书籍,津津有味的看起来,遇到好的句子或者道理我会记录下来,或者用手机拍下来。我不注重看书的速度,有时候一页我可以看很久很久,反复的看,反复的默读,我喜欢一边看书一边默念,一边看一边写点自己的感想。所以,看书的时候是一种同时在思考,默默交流的感觉。每每在现实中感觉混沌看不清方向的时候,也总是能在去看的书本里恰好能找到让我一下豁然开朗的答案。所以我喜欢在心情不好,或者对生活充满困惑的时候,去看书。也只有看书的时候,是真的能感受到内心是安静的,流淌的,积极的。我喜欢这种感觉。
尝试一些新鲜的东西。哪怕只是做一顿没有做过的菜,烘焙,或者奇特的小事,也让我充满期待,激动,我会把这些东西分享到朋友圈,写一些自己的感想。
投入的做一件事。只要兴趣来了,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件事中去,看电视也好,写东西也好,画画也好,只要投入,不想其他的。
创造一些日常唾手可得的小美好。和家人一起去吃一顿说去就去的大餐。网上看到的某个奇思妙想,想尝试,说做就马上去做,哪怕有些不一定好准备,也马上去准备,我很享受为一件小事,立刻马上去做,不拖延的快感。
偶尔给家人制造一个小小的惊喜,偶尔给孩子准备一个他喜欢的小礼物,在接他放学的时候带上,看到他看到礼物的那一刻,举着小手,欢呼着,妈妈最好,我最爱妈妈了,的那种欢乐和开心。另一半过生日的时候,提前几天买好蜡烛和花,提前在房间摆好造型,在他下班的时候随意的带他进去房间,让他大吃一惊,因为平时的我并不浪漫。又或者用好几个月的时间,每天抽一个小时写一些我们恋爱的过往,然后印刷成书,送给他。
生活中有时候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也能感觉特别美好。幸福感是一个挺精神层次的东西,其实跟物质没有多大关系,而在于你是否有心去留意,发现,和创造这些。
现在结婚了,经济方面比恋爱那时候好了很多,但是偶尔我还是特别怀念和老公恋爱时的旧时光,一穷二白,住着小小简陋的出租房,但那时候小小的出租房却总是每天都能传出阵阵的欢笑声,对我而言,那时候是真的幸福感特别多的时刻。因为内心简单,所以看得也简单。
现在也幸福,但是毕竟压力和责任多了很多,老公也忙了,有时候两个人都忘记了以前那样开心,内心简单的时候。所以有时候,难做的不是加法,而是减法。
或许人们总是这样,得到的物质越多,感知内心,感知真实的能力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