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记忆中的进口商品
我的儿时正处在国家困难时期,那时候国民经济较差,人们的生活也比较贫穷,一日三餐都是粗茶淡饭,还吃不饱。在自给自足的年代,那国外的东西就更是罕见的了,能记住的进口商品也就是那为数不多的几种东西,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古巴糖
1961年,美国经济制裁古巴,为了支援古巴人民的经济建设,我国开始进口古巴糖。从此,大量的古巴糖进入了中国。记的那古巴糖是淡黄色和褐色的两种,这种糖很容易结块。当时,我国正处在三年自然灾害中,所以购买该糖时还是要票据供应的,那时,因为缺糖,有好多食品中人们都会使用糖精来代替,比如蹦爆米花呀,蒸玉米发糕呀等都会少量的加一点糖精代替糖的甜味。所以那时,还是小孩的我能隔一段时间喝上一杯热乎乎的浅红色的糖水,也就很开心了!那嘴里甜丝丝的真的不错。还有,若家中来了客人会沏上一杯古巴糖水请客人喝,而不是茶水!可想而知糖在那时的地位是如此之高!当然,这古巴糖确实给我们的身体提供了必需的糖份!也给那时的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甜的味道和记忆!



伊拉克蜜枣
记得,那年市场上卖起了一种用油纸包裹的一板板压成长方形块状的“伊拉克蜜枣”。那蜜枣金黄色有一种腊状的感觉,好像北京产的蜜饯一样,售货员需要把成块的蜜枣摔成分离状后,再约斤卖给顾客。况且可以随便买,价格也很便宜几毛钱一斤。这蜜枣特别的甜,算是那时我吃过的最好的枣了!真是好吃的不得了!吃完了嘴是甜的,手还是黏的。当时我就认为这枣肯定是沾了蜂蜜,所以才是这么甜!……

后来,才知道这也是中国人民为了支援被西方经济制裁的伊拉克的经济建设而进口的。这种蜜枣是产自伊拉克的一种棕榈科植物上的果实,也叫“海枣”,“椰枣”。它们天生就是黏黏的样子根本没有沾过什么蜂蜜!因它含糖量极高,吃在嘴里那厚厚的枣肉,软而甜,甜的还有点齁人。不过正是这甜!才让我们在那缺吃少喝的年代里有了稍许能量的补充!
但后来传来一种说法,“吃这蜜枣会得肝炎”,不过记得那段时间得肝炎的人还真是相对挺多的。也可能是正好赶到一块了?那是谣言?对于这种说法的对与错,后来都没有得到有关方面的证实。但无论怎样,这蜜枣确实给童年的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阿尔巴尼亚烟
好像是七十年代,街面上抽烟的人们开始抽起了一种印有骆驼图案的硬包装白色纸盒的香烟。这烟的包装比国产香烟的包装档次要高,那里面的一根根烟不是圆的,是白纸卷成的扁圆形的。不知为什么此烟点燃后抽一口吐出来的烟味没有我们香烟的那种味道,而是让人们闻着有一种奇怪的近乎臭脚丫的味道!实在是不好闻!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与那精致的包装及不般配!但此烟价格便宜,也还是有不少人抽着。

也是后来才知道,那时,阿尔巴尼亚与苏联闹掰了,也就成了我们的好朋友。毛主席还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形容中阿两国的关系!记得当时他们的领袖叫“恩维尔霍查”!不过这阿国向我们要了不少的援助。这生产“臭烟”的设备也是我们国家出钱从意大利买给他们的,而且他们还要求我们在国内包销他们的这些低劣的“臭烟”。对于那个年代的进口商品,我的记忆也就是这么几种了,可能还有我不知道的,也就无发讲述了。

对于阿尔巴尼亚我想多说一点题外话,还记得,他们的故事片电影《海岸风雷》里面的的台词“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还有电影《宁死不屈》里面的少年美女英雄“米拉”。





还记得《宁死不屈》电影中的那首插曲——“敢快上山吧,勇士们,我们在春天参加游击队,敌人的末日就要来临,我们的祖国就要获得自由解放!”看到米拉宁死不屈英勇就义!那时,还是个小伙子的我,好久地为她而感动和惋惜!
再说点那几年我看到过的一些事情吧。大约是64年,我们国家声援和支持巴拿马政府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的聚会活动在全国举行,呼市那些天的街上参加游行人也是特别的多,那举着红旗的,那踩着高跷、头戴有星条旗的高筒礼帽、粘着大鼻子、穿着燕尾服的人,走在游行的队伍中,一会儿就围成一个圈,现场就演开了活报剧,在大家挥着各色三角纸旗连唱带喊“要巴拿马,不要美国佬,美国佬滚出去!”的呼声下,那个“美国人”吓的抱头乱窜!……



听说很早以前在巴拿马的万国博览会上,我们的好几种名酒获得了金奖和银奖!
还有那首由我国音乐工作者为配合支援古巴反美斗争而创作的好听的歌曲,《美丽的哈瓦那》——“美丽的哈瓦那,那里有我的家,明媚的阳光照新屋,门前开红花……”这首歌很快就唱遍了全中国。
如今一晃,件件事情已都过去了五十多年,我们仍然进口着古巴糖,只是不再叫古巴糖了!而糖再也不是过去那样的紧缺商品了,如今不知为啥得糖尿病的人还越来越多,这些人对糖也就拜拜了!
2018年,巴拿马与台湾断交,巴拿马政府正式与我们国家建交了!

而有关阿尔巴尼亚的消息和报道,多年来我很少再有听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