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 关于cosmic art
几年前研究一些关于建构的理论的时候,看见森佩尔(Semper)发明的“cosmic art”这个词。当时不是很明白,但是在F的书和论文里,cosmic这个词是一再出现的。
后来翻了森佩尔那本上千页的《Style in the Technical and Tectonic Arts; or, Practical Aesthetics》,发现森佩尔提出的是一对的概念,一个是宇空艺术(cosmic art);另一个相对的是拟态艺术(mimic art 单词记不清了,可能不是这个词,但是是这个意思)
他认为建筑、音乐和舞蹈属于cosmic art;而绘画、雕塑(当时的)属于mimic art。大致就是说,前者是在自然界中没有参考而创造的;而后者是对于自然的模仿。
当时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要用cosmic这个词,要和宇宙什么扯上关系?于是问了一圈人,包括一些学艺术史的朋友,都不知。只好作罢。
看F在建构文化研究中顺带对这个词做的解读,感觉也不是很清晰而是带着一种文学色彩。不过多少还是能理解一些,比如基座和构架那段。当人们站在基座上,感受到与土地的连接,而构架则是对天空的向往。
一两年前我突然有些明白了cosmic art的意思。实际上就是指从内在本心出发而来的艺术,这个本心可以叫自性、佛性、道或者中脉之类的,总之就是,人在创造中确实会有的那种,根据内心十分柔软的感觉走的那个状态;而与之对立的mimic art更多的是建立在已经参考基础上的一种对于“形式”的操作,形式在我的理解中不单指样子,思想也是形式。当然这个在音乐或者舞蹈上体会更明显,是什么促使人有那种音乐的舞蹈的冲动呢?就是那个东西,而不是后天的学习模仿和分析,或者对于手法的操作。
这种柔软的内心状态,实际上确实和宇宙是相关的。
有所理解的那一刻还挺佩服semper的。以前我常觉得,艺术有2种。一种是从本心出发的,灵性的向上的;另一种是在人类文化里搅水,搅出点有意思的水。严格的说,第二种很难算艺术。
然而这种理解即使是semper的本意,也是很难去解释和被应用的。因为这本身和这个时代的运作规律和意识形态有些矛盾。我曾经以为某些学术的内容,只要能好好说话,会对实践有影响;也以为任何的话题,总有很多人在关注和了解。事实上发现根本不是得,大众和普遍的观点基本不太会因为某些个体深入的思考而改变,暂且不说这些思考有没有人关注;即使这个话题在某个小圈子里已经被讨论的泄了气,依然未必会对大家的观念有什么影响。
就比如cosmic art这词是很难抵挡虚假和表面的理性主义的。更难抵挡工具的问题。
最近的某编辑事件,又让我想到这些。其实我设身处地地去了解了情况,看了问答,想:当我们说这样那样的伦理、后果的时候,是基于什么样的价值体系呢?尽管人类那种本能的良知还没有被摧毁让人真的很欣慰,但是实际上在理性上或者这个时代虚假的理性上,人类很清楚,人类的存在和生命根本上是找不到确切意义的。所有的延续和没问题最终又有什么意义?和眼前的问题比,哪个更吸引人?这就是这个时代最根本的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上是虚无主义的,良知似乎只是一种模糊的、个人的、可有可无的东西。某些科学家们可能还有良知,那是基于他们的社会地位对于他们个体的需求的满足基础上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良知真的变成一个可以选择的东西。
大家都很清楚,在做事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处在这种状态。
所以又让我想到cosmic art这个词。宇宙和我们真的没有直接的联系吗?天人合一真的只是多种几颗树或者跑山里去吗?良知真的只是一种善良的心态而没有什么客观物质基础吗?
有一种解释是,道德。先有道,后有德。安住在道中,生命安然和饱满了,自然产生的那些是德。
如果人类持续忽视或者轻视回归自性这样的命题,而一再to be,那么,就不说下去了。因为这本身可能是个死胡同。以前看一篇论文,看到一句启蒙运动的进步承诺早已破灭了云云,我以为大家真的都有这种共识。现在看来不是。
cosmic art和这些应该是有关的。/待续 / 待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