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的社会学(持续更新)
《三体》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毋庸置疑也无需赘言。伟大作品的共通之处在于作者描绘的宏大世界和丰满人物,只读一遍往往不得要领,像只能读到一座冰川浮于水面的那个部分。所以要记录下来。
高晓松在“晓说”节目中讲过三体,比较重要的角度是偏人性和哲学。不得不说,《三体》在描绘人性方面是冷酷而尖锐的。不过除此之外,《三体》也有其他方面的讲述。物理学、社会学、天文学、经济学、军事、政治、心理学方面都有涉及而且颇具说服力。其中物理,天文和军事不是我的强项所以可能没什么想法。仅仅记录吧。
(开始记录的时候已经第二遍看到第二部中篇了,顺序可能有反复)
(不过本文只是写给我自己看的)
社会学预测:集权V.S.人权
(对于社会学的概念不清可能导致我分类不明确)
在了解到三体侵占地球时,地球人面对外部侵略时的对应状态将包括:
1. 喜欢三体文明,期望三体文明拯救人类文明 (拯救派)
2. 因为对人类文明的痛恨,希望三体文明降临地球,摧毁人类社会(降临派)
降临派是反人类的,“反人类罪”成为三体降临之后,从三体第二部开始地球上频频出现的词汇。以上两种情绪属于ETO组织,即帮助三体人入侵地球的地球人。
3. 其余非ETO组织的人类中,产生了认为人类完全无法对抗三体的侵略,失败主义/逃亡主义。越是高知分子,越容易有失败主义情绪。但是最终人类得以留存的部分也是通过失败主义获得的。
以上几种主要的应对心理。但是,人类最终选择了对抗。
人类面对逃亡主义时的态度是引人深思的。在三体世界看来,人类在尖端科技被锁死的情况下,面对三体入侵的最佳方式就是逃亡(除最后产生的博弈解决方式外);三体世界是绝对的集权社会,而人类文明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产生的平权、人权、阶级却无一不在阻碍人类面临三体入侵时的对抗中。如ETO向三体解释人类为何无法进行逃亡时所说:

作者通过罗辑的谈话进一步探讨了人类不可能逃亡的根本原因:

在联合国的探讨下,在三体第二部中,人类最终选择了对抗。这也是在人类文明情况下最可能选择、最为政治正确的应对策略。然而,在对抗中的个体却往往带有深刻的失败主义。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否哪一个更为崇高,哪一个更为原始。并无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