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笔记1----解构是技师的基本素养
文章也好,电影也好,其实短短的内容之中有非常精密的结构和脉络。
找到它们,分析它们。
可能艺术都是一样,如果你也认定自己的立场,你的观察就要是一种分解,一种逆推。
你从作品逆推的构架可能是要比作者本身构建要好的多。如果作品本身超然于作者,又能够自洽的话。
这样你就掌握了技师的学问。和自学成才的发明家一样。所以说科学也是一样,你要拆开机器,然后了解它,重构它。
无论如何,你能够在同样的内容中摄取到更多的信息,虽然其中的一大部分是来源于你自己本身的。
你能够疏离框架,学习新的样式。然后在自己发明是有更多的选择。
你看,我们有过很多次有很好的点子和核心,但在接引它从天上降到地上的时候却缺乏管道和美妙的路径。
你任它下坠,不做任何措施,想到那写到那。
如果它是烟花或喷涌的岩浆和热血,那倒是还算不错,喷射就完事了。
如果它是一片来自天上的雪,或者一颗湛蓝的星,又或是天域的一脚,一缕幻梦的烟霞呢?
那就失真,扭曲,焚毁,难以辨认了。
你看,其实不缺少方法。我们思考的时候,想法就源源不断的涌出来了,灵感也是一样的。
但你要让他顺着真确的脉络和路线滑行,就仿佛按照科学饲养的方式培养幼苗。那就繁复而需要经验。
经验型知识的价值就来自于次了,它是可以随时转化成技术型知识的,但累计的方式更有趣,更令人快活,也更锻炼身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如果你养一只宠物,你绝难以厚重的科学培育手册去严格要求自己,然后看到一只只明星宠物,不是上前玩弄快活,就思考分析训狗大师的技巧。除非你是宝可梦训练师。
但你知道你的作品不是妙蛙种子,也不是皮卡丘,它是一团只能给自己解闷的虚无。
又多说了很多废话。说白了还是懒了。你很难彻底克服它。
但所幸,寂寞和无聊会自然将我引到某处的。
工作使人疲惫,休假又使人空虚,相互转化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