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要去创造 ——《生活,需要幸福感》读后
幸福生活要去创造
——《生活,需要幸福感》读后

林昭仪是一位旅居荷兰多年的亚洲作家,《生活,需要幸福感》是她的散文集。书中她以亚洲人的视角解读荷兰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处世态度,将荷兰人生活幸福的原因提炼出来,给读者以启迪和思考,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
林昭仪的文字简练而不乏思想的深度,整本书读起来毫无生涩之感,似与一位邻家大姐促膝而谈,她告诉你,她在另外一个国度里的所见所闻所感,告诉你,她从荷兰人身上可以学到的东西,在东西方文化的比较中,用现实生活中的故事让你明白生活原来可以这样过。
荷兰的企业属于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没有太多层级,人和事最精简、最高效率。他们的企业文化坦率、直接、高生产力,公司里拥有积极正向的有效沟通氛围,公司管理者广开言路,聆听各种意见,耐心地从员工的辩论、解释中产生清楚的思考路径,提升自己思维逻辑。他们用赞美与鼓励的方法,让员工对工作产生热情。公司的员工在工作中一丝不苟,以专业的态度和能力,把事情做到最好。
荷兰人在生活中崇尚降低物欲,不慕名牌,钱赚得够用就好,不因为工作而压榨自己的生活质量,他们把生活与工作区分开,工作之外就是放松自己,到各地旅游度假,到另外一个地方待一两周,读一本书、游泳、享受阳光,转换环境,跳脱构架。回到工作岗位后,重新审视之前遇到的问题,找到有创意的解决办法。
在孩子的教育上,荷兰人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给予他们很多自由抉择的空间,让孩子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即使是给予孩子建议,一样要让孩子清楚地界定责任的归属。培养孩子自立自强,做一个独立的自己,有思想有创造力,开创属于自己的生活。培养孩子尊重他人意见的开放式思考,放宽心、多点尊重与包容,与人互动、合作,协调谈判,让自己轻松面对生活。
整本书读完,你就会懂得哪些是需要自己同化的,哪些又是自己应该保留的自身价值。你会明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对新鲜事物持有好奇民和兴趣,不断地发掘其他人生可能。你就会坚定:往后余生,打开自己、勇于挑战,增加生命的弹性与应变能力,幸福快乐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