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 | 2018.11.25
今天翻以前的资料,无意中翻到大概一年前,写下过的这样一段话。 “论文上,自己计算的财务指标几乎全是错的。很挫败。最后发现网易财经上都有。只是花费了一个晚上的功夫去想去做很浪费时间。有时想想看人生也是这样。” 今日翻看时,不禁心头一震。很多时候,人生似乎是不断在犯错。可是这样的错,会不会是,明知故犯?会不会是,已经不在乎结果,不如享受偏离正轨的快感? 很多事,其实无关乎对错,而是在于内心的价值感和体验感。
那篇论文,老师的批改可能也就是匆匆几分钟一览而过,然后打个尚可的分数。我甚至很清楚,如果直接从网上下载别人分析好的准确无误的结果,分数会更高。但是我不愿也不可能这么做。看数据,找到显著特征,建立自己的分析框架,然后不断修改文字描述使其更为简洁明了,这个思考和实践过程不是download能帮助的。在乎的是分数吗?在乎的是完美吗?这方面的追求的确存在,但它们在我心中不是第一位次。我在乎的是探索新知识时,不断调整期望值的心态和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考路径。很难在最开始就找到正确高效的那条路,但不断试错,明确错误原因,换个方向,再修正,然后耐心一些,但总能找到于己于事更为适合的解决路径。
后来,当想起那段难以忘怀的时光时,我才明白,忘不了的是“体验感”。可能逐渐到最后,彼此都明白,这样的感情不会有未来。两个人,一个做不到承诺,一个等不起回头。可是那些瞬间啊,是比平行线相交还要刺激热烈惊喜的存在。那些脱离日常惯习的行为,就像在告诉自己,你可以甩掉那些面具,以及固化的形象。
以前和小姑娘聊天,她问,为什么明知不可能还要走下去。我当时笑着说,可能说很单纯很傻吧。但仔细想想,如果有了现在的知识和经验,我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犹如飞蛾扑火,看到那束光的时候,还是会情不自禁。在这个过程中,被烧成重伤也没关系,因为那些哭过笑过闹过爱过恨过的“体验感”,不可被替代。
如今已经不在乎当初那人看到了我几分的上心,当初又是谁对谁错,但始终难以释怀的是,那些因为年轻犯的错,如何去弥补,又如何该原谅。
是啊,过程很重要。但,结果又怎么可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