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走不出抑郁怎么办?
抑郁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是一种认知障碍,这种思维方式不重建将无法彻底走出抑郁。这种错误的思维方式叫自我否定。抑郁者都擅长否定自己的积极情绪和积极行为,与此相反,他们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却特别“宽容”。他们下意识的任由自己的负面情绪增长,尽管他们不喜欢。比如说,假如他中了500万,本该高兴,可他会否定这件事,他会想中了奖有什么用,又买不到快乐买不到幸福;假如他做成了一件事情,他会说虽然看起来不错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或者压抑自己的喜悦,告诉自己不该骄傲;同学聚会事他会想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有什么值得开心;恋爱时他会想快乐易逝,爱情本身就如同烟火般灿烂但短暂,那样奋不顾身不会太好笑吗? 他会下意识的否定自己的积极情绪而对消极情绪很宽容。而他想走出这种状态时,又下意识的否定掉自己积极的努力和行为。当他看书时看了几页就烦躁难耐,会想自己真没用这都坚持不下去;当他跑步坚持了几天因为某些原因中断,他会想自己果然没有毅力,看来注定一辈子就这样;哪怕坚持了很久,他就会觉得自己这么久的努力都白费了。也就是说有抑郁情绪的人会下意识培养自己的挫败感,打击自己的成就感。所以,想要彻底走出抑郁,必须重建自己的思维模式。 这里要引进固定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观点。固定思维模式的人擅长归因,就是为一件事的成败找理由。若一个人失败了,他把原因归咎于环境;而当他成功了,会把原因归为自己,那他会获得习惯性乐观。若一个人失败了,把原因归于自己,认为是自己不行;而他成功时却归功于环境,那他会获得习惯性无助。 而抑郁者通常都是第二种固定思维模式,他们经常0成就感。一件事成功了,他们会归于环境或压抑自己的喜悦,虽然谦虚是美德,但谦虚只有利于人际关系,并不利于身心健康,适当的自恋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一件事失败了就会自责,倾向于认为都是自己的错,不恰当的归因只会让人越陷越深。 我们把人体的大脑看做一个精密的系统,对于抑郁者来说,无论好事坏事,都是负反馈。而当他们努力挣扎时,他得到的是自己和环境营造出的挫败感,而若不努力,则饱受抑郁的痛苦。一直在恶性循环中挣扎,他们的大脑会在不断的负反馈中彻底崩溃。 那么成长性思维模式又是什么呢?他们遇到挫折时,他们会努力解决问题,因为他们会想,如果成功了是自己努力的成果,值得高兴;失败了说明自己还有进步的空间,至少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失败,以后避免再犯,同样值得高兴。他们会从失败中获得成就感,因此在一次次的正反馈中不断成长。 那么抑郁者如何扭转自己的思维模式呢? 当自己有了积极的想法或者做了积极的行为时,无论结果如何,效果如何,都要夸奖赞扬甚至奖励自己。至少自己在做积极的事情啊!当自己看书时,哪怕坚持不了几天。也要夸奖自己我真棒,总比不看好;当自己选择去散步,对自己说你真棒,哪怕只有一分钟也比待在家里好;当自己遇到不开心,告诉自己这是人之常情,人都会犯错不要指责自己,从中吸取教训下次做好。当你开始发觉自己的成就感时,你会发现自己有很多成就值得肯定。自己坚持二十几年活着没被抑郁打倒,这就是一个极大的成就,值得肯定;自己还会对父母内疚说明你还有良心,值得肯定;自己一直在积极解决问题,这种行为也值得肯定。简而言之,发掘成就感,消除挫败感 ,因为人是在成就感中不断进步的。遇到不开心的事也要从中努力寻找积极的意义。你什么时候能从坏事中看到积极的一面,你就学会了成长。比如被别人骂了,告诉自己真棒,连坏事都能挺过去没失控,这不是值得肯定的嘛? 第一步,要学会赞扬自己。抑郁者擅长自我排斥,一个人若无法喜欢自己,更无法喜欢生活。所以合理的夸奖是必要的。当你做对了,不必吝啬自己的赞美,做错了事也要适当宽恕自己。 为什么很多人会对游戏上瘾?因为游戏努力发掘他的成就感 。比如跑酷游戏,人物最终都会死,为何玩家还会玩?因为玩家的注意力不在结果会怎样,而是游戏中各方面带给他们的成就感,比如金币,技能,等级分数等。而在生活中,很多事情是成就 还是挫败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如何定义。 重建自己的思维模式时,不要把它当做一个目标,没达到就会有压力,焦虑,挫败,而是应该关注每一件小事当中自己积极的想法和行为,主动寻找值得表扬的地方,从小做起。 然而以上所说的培养成就感的前提核心是要加强自我认知,对自我意识的觉察力的增强需要你一遍又一遍的剖析自己,追溯自己每一个消极想法的根源,认识自己是最难的,需要大量的时间独处,思考,剖析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