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同居的随便说说
南方的气候是个迷,我去年刚来就发现了。我和老妈讲这里的冬天都有十几度,她就惊叹,那可真的是很暖和啊。我有点不知道怎么形容,窗外看起来阳光明媚,甚至穿着毛衣从宿舍走到图书馆都会有点出汗,但在室内坐上一个小时,就手脚冰冷,感觉脚底都没有知觉了。
之前看到公众号里有一篇文章,写到底应不应该同居。我和朋友之前也有聊过这个问题,我们俩都觉得婚前是应该同居试婚的,而我之前有短暂地和交往的人一起住过,她还没有。她是个对另一半的基本素养要求很高的人,希望另一半是绅士的、有礼貌的、会为人处事的。所以我经常觉得她有点理想化。比如说闺蜜这件事情,我是不愿意闺蜜和另一半走得太近的人,可能是对人性的不信任,因为我之前有遇到过和闺蜜喜欢上同一个人,而正因为遇到过才发现这件事情是多自然而又容易发生。首先,你和闺蜜很容易聊得来是因为你们有很类似的三观和兴趣爱好,因此会喜欢上同类型的人的几率会更高,其次,你们的朋友圈会交叉,如果你们同时认识一个人,那并不经常会存在闺蜜抢你的男朋友之类的,而会存在你们就是对同一个人感兴趣了,结果就看那个人喜欢谁了而已。所以我一般不会希望闺蜜和另一半有私交,最好联系方式也不要有。而她希望另一半对她的闺蜜几乎要像对她一样好。我把这个归结于大概是她对自己比较自信并且对另一半比较放心,她相信另一半可以绅士地给闺蜜拉椅子拎箱子并且心如止水。我希望另一半只对我好,对于我的朋友做到有礼貌就可以。
正题是同居的事情,我们俩对细节抹杀爱情深信不疑。两个人住在一起会发现有很多小摩擦,小到出去吃还是在家做,大到财政AA还是共同理财。她觉得一个人的习惯是根本改不了的,不同居就结婚的风险太大。本来我也是这么想,因为和另一半住在一起的时候我发现确实有很多事情,说了八百遍他也改不过来,只会让你越来越烦。最后的结果就是容忍这些不同,或者大吵一架,然后容忍。可看了一篇文章里很多人婚前同居的经历后发现,如果一开始就知道很难让一个人改掉固有的习惯,那同居除了让两个人丧失新鲜感还有什么意义呢。先不考虑随便同居看看的情况,假如就是为了“试婚”而婚前同居,那一般都是半年左右,这个时候已经有感情基础,会因为小习惯上的不同就分手么,显然不会,除非是实在难以忍受并且达不成共识的事情。这种事情大部分应该会在前一个阶段就发现了吧,毕竟已经有结婚打算了,这个人的人品、三观、家庭按理来说应该是有所了解的了。而且这个时候分手,你为这段感情所花的时间至少应该是2年以上了,接下来你要遇到下一个人并和他接触、暧昧、交往、同居、结婚,想想好像又是同一个轮回了。这么想就觉得好像我们和每一个交往的人最后的结果都差不多,总觉得下一个人会更好,实际上每一个都是基本持平。不知道什么时候看见的一个说法,说我们交往的人实际上长相都和我们自己的好看程度持平。
所以为了“试婚”而同居,好像是一件成本大于收益的事情。如果你爱对方爱到可以容忍他的一切,那就没有“试婚”的必要了,如果你还有疑虑不太确定,那同居会在大概率上让这段感情走向终结。
结婚之后,没有了新鲜感和激情之后,大概就剩下亲情和责任感了。这么看和不同的人在一起,只是激情结束早晚的不同。
所以我大概明白很多人说的了,结婚不就是一时冲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