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世独立的车载音乐
我不会开车,带孩子出去一般都打车。滴滴快车的优享版是个不错的选择。价格比专车便宜,车况好,车内干净,还有一点,车内往往响着畅快淋漓的音乐。
网约车上的音乐是独特的存在,基本上在别处很难听到。我基本上每一次坐滴滴快车,都能听到新歌。歌往往是明快又不失伤感的节奏,诉说着直白的思念、坦率的伤感,还有对人生旅途的抒情。低音鼓使劲锤打着车载音响的扬声器,仿佛快要跳出胸腔的心脏。驾驶员沉浸在音乐里,方向盘转动的频率似乎都踩着节奏。正中一块硕大的显示屏,蓝色的背光里显示着歌名。
网约车的车载音响有自己的性格。歌手腕儿再大,他们的歌也无法被装进网约车里播放。我在滴滴快车上就从来没有听过张学友、陈奕迅、王菲、周华健、Adele、Celine Dion这些天王天后的声音。现实世界里他们再呼风唤雨,车里总有一方天地他们无法进入。而冷漠、司徒兰芳、山野、张海滨、白玛多吉这些名字才配得上车载音乐的气质。他们的名字,要到星光大道、芝麻开门、乡村大舞台这些传统电视节目里去找。他们的歌声,充满了东方斯卡拉一般的现场感,有一种刚吹完三瓶啤酒的沧桑气质。听着他们的歌,恍惚间会有一种人生蹉跎的感慨,好像有人在抚摸着我人到中年发福的肚子,跟我说:怎么样老铁,扎得疼不?
这些歌的歌词有一种奇妙的语感,往往伴随着笼统的比喻,直抒的胸臆,不拐弯抹角,比如下面这首《男人花》:
“男人也像一朵花
需要人来灌溉他
他会用他的芬芳香漫天下
男人不是不流泪
只是躲起来心碎
宁愿瘸着站也不要笑着跪
男人也是一朵花
也害怕风吹雨打
有谁能看到坚强后的伤疤
生活不过一杯酒
醉完了路还要走
爱人和朋友我在你的身后”
这是副歌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为了成全押韵,和把男人比作一朵花这个立意,歌词用尽了所有力气,你不必去纠结里面的“灌溉”指的是什么意思,也不用思考人生为什么“不过一杯酒”,这就是歌曲的任性。整首歌唱下来很有气势就对了,至于歌词的合理性,开车的时候麻烦不要想那么多。
至于旋律,必须是简单上口,不能有四三拍、八六拍这种复杂的节拍,而且不利于歌词的对仗。主歌部分要短,三两句之后要迅速来到副歌,情绪要爆发,副歌要不停地反复,强化抒情力度。比如张海滨的《爱过了也伤过了》,副歌部分不停地循环,配以极具感染力的叠加强化,很容易让人跟着一起哼唱,尤其是开车的时候,敲击方向盘跟着唱,车前的路仿佛都宽阔了许多。
这些车载音乐有一个很厉害的特点,就是粘性极强。纵使你再不喜欢它们,听了几遍以后,你会不自觉地跟着唱起来,等到你蓦然发觉,脑中已经回荡着这首歌曲了。无论过了多久,当你手握方向盘,或者ofo的车把,迎着海风纵情驰骋的时候,你已经可以唱完整首《闯天涯》了。
最后补充一点,车载歌曲有据可考的始祖应该是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老鼠爱大米》,由人见人爱的杨臣刚老师演唱,

(董洁老师,这不是你的大治)
没有他,我们还不知道,原来音乐的多元化,可以这样丰富多彩。你们都欠杨老师一张演唱会的门票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