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的体征
周末上课,看到一位风度款款的学生家长:
相隔十米开外,那气场就随“认出”而至。在体面的单位任职体面的职位,我推测其在过往的十几二十年,一路的学历资质也是不菲。他是之前相亲过的一名男青年,介绍的单位领导,儿子在年级也是数一数二。
就是他第一次送儿子过来,温文尔雅,在那几度柔软和分寸极好的交流之下,他所有作为中年人思绪运转,也被我清晰感知:
人的头脑犹如一个奔腾旋转的处理器,他自身就是一个幸运的宠儿,恰巧是人群里资质清晰,处于巅峰的那种人。同这样的人交流,还格外省心,因为不用解释、不用费心、不要销售、不要勉强,他心中判断定下的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这样的理工科男性,在二十余岁时,我见过许多。但是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没有成为我的伴侣,更甚在最起始,彼此就没有更近一步深交。原因很简单,就是那奔腾速率太快的头脑,均被彼此心下感知得“坐标”占据。城市男女、小镇青年、农村男女,彼此在一个台面上,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一个人当作“货物”,无比清晰地度量对方的价值潜力,这统统都没有任何错误。
但是那个类型的男女,在起始初端的一刹,将很多“硬件”作出一种客观衡量,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再决策下一步深交浅交,其实已经决定这一生的相识,多由“利弊”而定。利弊为主的一生,人注定少有吃亏,少走弯路。但随着坐拥越来越多的东西,收获越来越多的安全感,也许蓦然回首发现,看似准确无误的每一步,奠基到当下的最高,可还是少了关键的什么东西——行业职业是最喜欢的,好像不一定;妻子丈夫是那个最合适的人选,好像也不是。
依靠那样的价值走下去的人,最不会吃亏,可说不定又恍然有种“错位”。
人跟人的情感不是这样的:一个人钟情于另一个人,随着年纪知晓,只是一种感觉。幸福不是理性,而是感性。他像一个部件,准确无误地插合于你这个独一无二的部件,相互作用,最小摩擦。
感情,是一种只有你内里觉察,究竟是完全合适,还是大部分合适,或者压根不合适的事。它是平常生活里,那种零星一二闪烁的光芒,光芒沉淀的越多,十年之后你成了另外一人;阴霾承载的越多,十年之后你也是另外一人。
它不是房子金银资产的实利,而是一个人插合进入你生命里,那些日日夜夜工作日周末,单单是他这个人在这里,那几平方米的气场,就能有一股更轻松、更开怀、更别开生面的感觉。爱不爱一个人,那应该是一种更加感性的感觉。
城市男女,永远不在于有这个人的“加码”,是否更利于自己能否“活下去”,生存“更省力”,少奋斗吃苦几许。一个人于一个人,那些价值连城的地方只在于,零星闪烁,但日后想来却毕生忘却的片段:
我决心跟丈夫一起,是我们交往时一同看电影的一个细节:他是一个宅男,能同女友同做的事情,没有那么多。但漆黑的电影院里,人挨着人。每次一个荧幕镜头一闪而过时,他是所有人里,第一个会意而笑的。大概半分钟过后,整个电影院的其他人才大幅度地开始笑——因为剧本中那些编排的幽默,他由于反应快,是最先感知到的。而我基本最后笑,笑起来还没完没了,他就用手指戳我腰上的肥肉,还给我起绰号。一个会在生活的所有事务中,即便知晓另一个人“慢腾”,但还是不留余力地携手,耐心温存地认定,我还是跟你走这一生。
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别致在的那些症结,仅仅在一个习性习惯、一个无关优缺点的特点、一个处理日常的细节。感情的深度,只在于他是他,而不是另一个人。
一个人理性权衡的一生,将进退有无、坐拥抛弃都当作一款人生的棋局,没有对错可分,但是人性拥有的最好的东西,一定不只凭眼见为实的那些判断。
随着日月沉淀的那些感情,从来是不参杂“利弊”的,有时甚至没有判断、没有得失,那只是一种感性的“美好”。平素点滴里的光芒,才会无限滋润一个人,那些会决定你循环的心理周期,生命的真正价值。
那个四十余岁的学生家长,背对着我告别走出门的时候,我知道日常生活里,很难得再碰到这么优异的男子了。但是优异的质量,同幸福的体征从来就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