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培养源于日常的积累
第一次以家长的身份参加小学的家长会,语数老师做了比较全面的学习情况介绍。学习上取得的成绩让家长们一目了然。其间,两位老师都提到了习惯的培养,的确,一年级是培养好习惯的时候,只有一年级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日后的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听了老师的介绍,结合女儿平时的表现,我觉得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习惯的培养。
1. 作业——逐步养成独立完成的习惯。
刚开始起步阶段,孩子很多学习内容都不能够自主完成,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陪同与指点。每次拿到作业都不知道该怎么做,回家该完成点什么更是一头雾水。现在主要培养孩子能主动并独立完成语文的预习与复习作业,让她知道预习、复习的要求,并按照要求逐条完成。刚开始由父母陪伴,看着她完成,现在慢慢进入正轨了,我觉得要让她独立完成了,慢慢培养独立作业的习惯。
2. 阅读——养成要我看变我要看的习惯。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天下!”说得功力一些,现在的教育,语文的阅读能力太重要了。孩子的阅读,又只能是一步步慢慢培养的,不能硬逼,也不能代替,只有孩子自己真的爱上阅读了,才能有效的阅读。记得幼儿园的时候,每天开展的是睡前讲故事,而现在大了,需要自己阅读,不再需要父母讲了。孩子平时还算爱阅读,拿到书比较喜欢看,所以识字量还可以。但现在还有个情况就是往往是我们提醒她,叫她看书,而她自己主动看书的机会比较少。平时创造一些良好的阅读环境,比如说多购买一些她喜欢的,适合这个年龄段的书籍放在她的书房。平时有空的时候,爸妈给她做榜样,也多看看书,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估计会爱上阅读,主动阅读。
3.责任心的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习惯的培养其实很多时候是一个人责任心的培养。孩子如果对任何事有责任心了,那么她就会主动去完成,自然就会有个好习惯了。现阶段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能就是自己的事情。像老师说的,班里打扫值日的孩子就特别能干,我们也可以这样教会孩子。平时让她自己整理书包、整理房间、书房,自己的袜子可以试着自己洗,有空的时候还可以帮忙打扫家里的卫生,照顾弟弟等等。久而久之,自己的事情能够自己做了,那么对于任何事也都是一样的,会把事情放在心上,学习也是如此,会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
家长会结束,与老师的沟通却时刻在进行着。家长会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为孩子的成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