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历了一次顶级大片的千人选角,被选中的都是妖精……
一天晚上,我接到了导演的电话。那边很平静:咱们那件事儿好像能干了。
我说:好。话音未落,几乎当场飙泪。
导演说:知道你喜欢、惦记,知会一声。
我说:导演我只有一个要求,要参与。
导演说:你太贵。
我说:您这件事我分文不取,就当了却心愿。
导演说:那咱什么时候能开工。
我心说,草,又被老狐狸给算计了。
这段对话发生在今年年初,而这次的“被算计”我心甘情愿。
这几年我心系的“活久见”系列,除了富奸老贼又开始连载猎人(的草稿……),估计就是导演的这个电影了。
现在项目还在保密期,我大概介绍一下意思。
导演是大神级的人物,艺术家范儿。原著非常强大。制作班底厉害(一水儿业内大拿)。这种主创阵容难得一见,强强强联合。
为什么说“活久见”呢?因为太难了。首先,花钱。电影叙事宏大,费劲、费钱。大文艺片。这种“很难赚钱,只求少赔”的买卖,投资方一听就害怕了。其次是审查。第三就是演员,眼神要极干净,行为在客观上又极残忍……吗的,哪儿找去。
我听说这个项目都有7、8年了,人人期待,都跟着激动,但遥遥无期。
所以大家能理解我年初迸发的激情了吧,不能说载入史册吧,但起码做这种电影还有点电影人的骄傲,不是给IP充流量,给煤老板捧干闺女,或者给二代三代们洗钱的。
艾玛,我一扯又远了……
总之这大半年我们建了小组,去外地堪景、做剧本、投资啥啥的按计划进行。和具体项目有关的咱就不说了,我写写最近这次的选演员。
工作这么多年,面试演员是个常规工作,但这么大规模的海选,第一次遇到。
规模有多大呢?光我见到的就大几百人了。在北京、上海、大连什么的都去了,后面还有几个地儿要去。加起来得上千人。大家不要拿综艺节目那种海选来衡量,一个电影才需要多少演员?建国大业那种不算,一般核心演员也就10个左右,重要角色也就三四个人。千里挑一的比例,大家算算吧。(也就是说辛辛苦苦跑了好多地方看了这么多人,999个都是白看……一想这个数字,我就颓了……)
心里还是激动啊,说明行业关注,都想上戏。有好多著名演员听说了,直接打电话说想演,我们都劝退了(主演16岁左右)。有一个一线女明星特别喜欢,觉得女主就是给自己量身打造的,想演。导演挺绝的,说你要非想演,我再为你量身打造一个角色——主演他妈,怎么样。
没见过这么聊天儿的……当然了,他们都是多少年的好朋友了,对方一听也明白意思了,嘻嘻哈哈的也就过去了。这也能看出来导演是个挺纯粹的人,不为了演员的名气牺牲角色(想想周迅老师的高龄少女吧),导演有句名言:我需要一四条腿儿桌子,我能找一个桌子演,干嘛非要找椅子演?哪怕椅子特别贵,我上哪儿给它补腿儿去?
好的导演得有最毒的眼睛,他随时都在观察人,找心里最对的“那个桌子”。哪怕那桌子别人可能觉得压根是个茶壶……比如我合作过的巨有才华的导演,片子里需要一个小镇杀马特村姑,最后,他不顾所有人的反对,用了周冬雨。结果那片子成了当年的票房冠军。小小周儿也正是通过那个片子解放了天性,不再在假纯的路上和自己较劲了。她本人就是有点古灵精怪、任性、娇蛮、有种混不吝,但骨子里还有点妖媚的姑娘,这几年的角色都多鲜明!
拒绝了一线后,小鲜肉们又来了……
通过各种关系,有最近选秀节目出来特红的小孩儿,某明星的弟弟,某大腕的儿子……导演这人也挺有意思,没啥偏见(我估计他也是谁都没听说过,对不上号),凡是托关系找来的二代、鲜肉、流量啥的,我们都一视同仁的面试了,只能说,不是所有鲜肉都是傻逼!但也不是所有一夜爆红的明星,都有特么有耐人寻味的灵魂……
星二代G: 12岁就混江湖 单纯世故 成精老灵魂
这次我们面演员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纯素人,自己报名来的。还有就是行业内听说此事的,通过各种渠道引荐的。
我们把后一种放一起面试了,这种多少有点经历,算是新人而不是素人。要么有经济公司,要么就是某人的某人。5、6个人分成一组,每组面试一个小时。
其中有两个星2代兼小鲜肉,姑且叫他们G和F吧,令人印象深刻。两人路数完全不同,尤其是二代兼鲜肉F,最近家事特别灭顶……而他本人简直就是一部当代哈姆雷特!
但咱们先说说G哈。
其实G也不算纯鲜肉啦,应该算是星二代吧,父亲是娱乐圈大拿(拍过一堆烂片),儿子出道想当演员。已经在不少(和他爹有关的)电影里露过小脸,最近也拍了一个网剧,男一。 我对G还蛮有好感的。 首先就是准时。他是他们那组最有名的,也是第一个到的。他的样子蛮平凡的,个字不高,戴棒球帽帽子,就是个特别普通的男孩,扔在人堆里绝对发现不了。相比,他经济然打扮得花里胡哨……倒挺像演艺圈人的。
面试的时候,大家一字排开坐好。他那组都是女孩,有上戏的、中戏的、电影学院的,还有俩模特。一排人一坐,他真的就像一组公主旁边的助理。然后自我介绍,那几个姑娘都听会说的,作品、学的表演体系,还有现场就认老师、认师哥的(我们面试的“导师”大多来自这三大艺术院校的,因为这次选角重要,还特聘星之母C老师一起选角。)
但说真的我们见过的演员太多了,这种时候套磁没啥用,只会显得轻佻。本身我们选的就是10几岁特别干净、纯真的小孩,朴实点挺好,总比一身社会上的坏经验强。有时候不说话都比抢着表现效果好。
但G就算抢着表现的……他那种人就是要么不张嘴,一张嘴就是舞台的人,跟说相声似的!没办法,他12岁就跟着他爹混娱乐圈,从艺年龄算也是个老艺人了。所以他根本不是得瑟,而是收着,但是那种混江湖的伶俐根本受不住。
给大家举个例子吧。
同一场里,有个学音乐的女孩,总是有意无意地秀家庭出身,可能她家都是知识分子,她觉得挺有光环吧。然后C老师不动声色地直接就问小鲜肉G了:你爸那么有名,给你带来苦恼了吗?
G笑呵呵地说:“主要我爸老拍那些个烂片,老让我演……我现在都不好意思承认,也没法说什么,我爸也是给我创造机会让我进演艺圈,就是忙全帮拧巴了……”说完我们一屋子人都笑了,我心想,这情商可以。因为他之前演的那些破玩意还真是挺惨不忍睹的,带着这种“黑历史”想磕好角色,难点儿。
导演一听也乐了,问他,那你想演什么角色啊。G说,我这能力不是我挑角色,是角色挑我,我现在只能本色出演,得碰角色、碰导演。要再遇见几个我爸爸这样的,我就完了。
G说的特真诚,还特逗,气氛一下轻松了很多。然后就成G的主场了,他说他今年最快乐的事就是相对自由了,可以对他把说不了,凡是他爸让他演的戏,他先拒绝了再说!我问,你怎么争取到自由的?G说,那还用我争取啊!我爸那些破戏一上,以前就骂他,现在连我一起骂。在事实面前,我爸屈服了。而且我找我爷爷去了,让我爷爷管他。
艾玛这孩子简直成精了,一屋子人被他哄得特高兴。而且G有一点,他从不主动提他爸,都是别人问,他才说。相比,和那个学音乐的女孩动不动就把“知识分子家庭”挂嘴边上,朴实多了。
这就是心里有底,真拼爹的……不把爹挂最边上。
我们都对G的印象特别好,一个活脱脱的人精,既有江湖气,毕竟是孩子也不油滑。我们男2其实就是个这种特别贫、有市井气的北京孩子,导演很喜欢他,面试完吃饭的时候忽然说,看着他就给他想了两场戏。
但是……
C老师说了一句话,这孩子,没有明星相。我问,什么算明星相?C老师说,就是你看他一眼,然后背过脸去,过几分钟你还能不能想起来他长什么样?或者,能不能想起他的某一个部位,比如嘴、比如眼睛。当年的赵薇,那双眼睛,过目难忘。陈坤,也是眼神,又傲气又深沉。黄晓明……个儿高。
然后C老师问我,你现在想想G,你能记得住他身上的哪一部分吗?
我努力想了半天说:他的帽子,算么……
然后C老师就不理我。
男团小鲜肉F: 就算蝴蝶飞不过沧海,谁又忍心责怪
这标题是我后来忽然想到的。F是个刚到听他名字,因为他的家世、他的姐姐,你会浮想联翩;而你刚看到他的样子、他选择进入娱乐圈的方式,也许会加入群嘲;但见过本人后,对他所有印象统统改观的人。有句特别中二的话叫“人家还只是个孩子。”第一次见到F的时候,我想到的竟然也是这句——一个很乖、被强大的母系家庭保护得很好的孩子。
和上次写的星二代G的路线完全不一样,G十几岁就和他爹跑场子,江湖冷暖,这孩子从小就知道。G经历了父亲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全过程,G有个一个正常的、普通的童年。
而F不同。F几乎从懂事开始,姐姐就慢慢成功了。妈妈更是厉害,一直打理姐姐的财务,开公司,投资。所以F就是个一出生就什么都有的小孩。
好多人都会以为星2代、3代蛮横、任性,家里都铺好路,星图光明。但就我接触的几个2、3代来说,并不是这样的。
有句话叫“贫家出娇儿”,这句用在2、3代也特合适。咱说句难听的,越是那种家里咖位其实不高、并不完全倚靠自己打拼的明星,越是娇宠孩子。而真正靠自己白手起家奋斗出来到娱乐圈顶端的明星,对孩子是很严格的。所以同学们啊,李天一这种……真的只是一小部分!
G和F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家教特别好的孩子。
G情商贼高,而F呢,真是乖啊!他们家大人都是有巨大人生历练的,咱们光看人家的光环和财富了,他们背后挨的打、受的苦和巨大的压力,让他们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在这种如过山车的人生中,生存下来的胜利者,一定会从小教育自己的孩子、弟弟江湖之凶险——我们给你保驾护航、给你最好的,而你也要用我们几十年的血泪经验比别人更成熟,配得上给你的一切。
所谓赢在起跑线上,大概就是这种双方的努力吧。
再说回F。
那天他来的很晚,都9点多了,一直在上通告。其他所有面试都是几个人一组,只有F是单独面试的。没办法,他时间特殊。
我当时并不了解F,那档著名的选秀节目我也是后来扫了几眼。有个小逗事儿,我拿着F的资料让导演看完,然后指着一屏幕N子问他,你能找出F吗?导演远远近近看了半天说,这些不是一个人么……
哈哈哈哈哈哈,唉,老年人啊!以后得带花镜了估计。
应该是刚从通告下来,F的打扮特别……嗯……练习生吧。虽然他也没穿金戴银,但就是有一种blingbilng的感觉,你们能体会么!我们那间小办公室立刻就显的灰头土脸,就好像一个纪录片里,忽然天将一二次元王子的感觉,太不在一个画风了!
一开始气氛还有点尴尬(毕竟隔着次元壁呢哈),但是一开始聊,我们就慢慢能见到F很本真的东西了。
最大感受,F真的是一个家教特别好的小孩。从他一进门就鞠躬,叫导演、叫哥哥姐姐、道歉,让你觉得自己到了一韩国饭馆那种……经纪人跟家长照顾孩子一样照顾他,F刚一坐下,经纪人忽然掏出一个苹果塞给他,还和我们解释,一直没吃饭。在来的车上他还在接受采访。(怕我们等太久,把最后一个采访安排在车上了)
结果……他拿到苹果后,条件反射就递给了导演说:您吃不吃?导演摇头,他又拿着那个苹果,问了我们一圈。那种反应特别本能,不是为了讨好谁,就是家教好,孔融让梨了……
我们都说你赶紧吃吧,要不给你叫个外卖。F立刻摇头说,先工作。
后面面试的和具体项目有关的,我就不说了。一般的面试都会有个所谓“ 才艺展示”部分,但对于F……总不能让他现场翻个跟头跳个舞吧,对孩子不尊重,也没必要。所以这个环节就变成了聊聊原著故事。
F很认真地说,看了。导演有点吃惊,一是没想到他有时间看书;二是,原著很有历史感、很抽象、文学性极强,他看得懂么……
果然还没等问呢,F就老老实实地说,看不懂。然后他就问了导演几个问题……确实证明了他基本没看懂。导演也被他问懵了,就好像看见一小学生拿着一张中学数学卷子,问你,这个X是什么意思那种。蠢萌得你根本不可能和他生气,只能叹口气:唉,咱孩子也尽力了!
剧本也是聊不了了,就只能……聊天了。导演问他,你平时有什么爱好啊。C说,以前爱看动画片、和同学玩,现在的爱好就是睡觉。
因为他家最近的事比较敏感,我们也都没问,F也没说。看不出有什么影响,我只知道这个小孩换算成人类的年龄应该上高二,现在却完成了一天的工作,饭都没吃,还在加班。而和他加班的对象,岁数都是能当他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的人。
而我们,谁都没把他当成孩子。
他走的时候已经是10点多了,面试的内容并不多,那种“次元壁”感在关键的时候隔开我们。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F,我会想说,他是个好人家的、被保护的很好孩子。他像是一个从漫画书里走出来的人,往好处说是单纯、善意、干净、努力。而遗憾的是,正因为此,他仍然是个“二次元”的纸片人。他的灵魂太单薄了,而单薄的灵魂又有什么能力去演绎人间的复杂呢?
临走,F仍然有礼貌地和所有人鞠躬道别。
我注意到在他手里,始终握着那个苹果。一口没吃。
面试如战场 什么人能活到下一关?
写完了两个2代,我写写面试里大多数的普通人吧。主要是有很多经验教训,,,主要是教训,希望对大家有点用处。
人生嘛,回首往事的时候,踩得最多的东西呢,估计就是雷了。踩雷,最关键的因素是,你踩之前根本不知道这是个雷!聪明人避免踩雷;一般人踩的那一刹明白了,但也晚了;小笨笨呢,踩完都被炸飞了,自己还美呢……奇葩就更牛逼了,跟本不在乎哈!
这戏海选,我本着既写奇葩逗事儿,又介绍贵圈职业特点,最好也能有点普世性、对大家有用的精神哈,我写写这次海选里最容易踩雷的几件小事。
雷区1:让比你咔位大的等你?作吧你就……
迟到,也许大家觉得是小事,但我负责任地说,面试也好、约会也好、开会也好,只要你是有需求的一方,你的任何一件小事都必须没有纰漏——谁让你对人家有所图,同时还有一堆竞争者呢?就算咱心怀高远,也得先活到能发挥战斗力的那一关吧!这就跟咱们小时候考试似的,大题都不会,拼智商和命运的时候到了;但是填空、选择这种送分题,绝不能丢啊!
面试准时,就是一道决定生死的送分题。
为什么说决定生死呢?
比如我们在北京有一天选演员,那天是个关系户专场。导演、我、选角大拿C老师,我们提前1小时就到场准备了。面试时间过了3分钟吧,一个经纪人带着三个演员来了,还拎着咖啡、水果若干,一进门经纪人各种哈拉,和导演拥抱,甚至也对我进行了嘘寒问暖。当时准时到场的几个演员有点不知所措,看表情也许还有些落差吧,觉得自己的经纪人(或者爸爸妈妈)没这么吃得开。这个经纪人是个情商极高的人,会做人,又恰到好处不招人讨厌。就在经纪人热热闹闹地发吃的的时候,C老师脸一沉,说:“能不能开始面试了?”
气氛一下就冷了。
几个演员面试完,等提问的时候,C老师说:“我先批评一个事儿——你们三个迟到了。也许你们有很多理由,但是,剩下几个人都没迟到,导演提前一个小时就到了。让导演等你们,合适吗?”
C老师说的很严肃,一身正气,那三个小孩瞬间就绿了。
经纪人赶紧圆场,是他的错,他来晚了几个演员其实都早到了,一直在楼下等他。C老师又说:“这次是面试演员的,我不管是谁的责任,我只知道他们来晚了。”
一席话说完,经纪人刚才的那种“主场感”收敛了不少,各种道歉什么的。
这个小插曲之后,面试继续。到晚上收工的时候我问C老师,您特意把迟到的事儿讲出来,真的是因为迟到本身吗?
C老师说,准时是肯定的。在她那辈演员里,“候场”是最最基本的修养。一边候场,一边已经进入角色状态了,摄影机一到人直接就在角色里了。在候场的时候,也能帮其他部门的忙。所以那会儿的很多演员都是全才,服化道导摄美都懂。现在呢,演员别说早来了,就是最最基本的“准时”都做不到。
我搭话,别说准时了,现在演员能自己演就不错了……C老师也无语了,她说都是钱闹的,别人她也管不了,要是她的学生这么干,她就……她就不认他们!
C老师又天真又严肃,总之那种语气和态度都可爱极了。
这时候导演在旁边搭话,说C老师也是借题发挥。
C老师笑而不语。
导演说,咱C老师多聪明、多有师德的人啊。那个经纪人一进来,又买吃的又打招呼特热闹。要咱这是开拍了,朋友探班可以,但毕竟这是面试,这样给别人造成压力,也会让人觉得这剧组风气有问题。但我和那个经纪人很熟,人家高高兴兴送吃的来了,我也不好说什么,C老师是借着迟到的事儿正正风气,人家是为了我啊!
这时候我回想了一下,确实,C老师说完,不仅经纪人收敛了,剩下的那几个演员之后的表现也轻松了些,倒不是幸灾乐祸,而是那种……我也并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吧。
C老师却笑眯眯地说:“我是就事论事,哪有你们导演想的那么多。”
我在一边听着,导演、C老师这二位,绝对都是情商高手。甭管C老师有没有其他用意,导演这么一解读,C老师也高兴啊,说明你导演是个有心人。
雷区2:在"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地方,咱就别耍鸡贼了
先说个大家感兴趣的小八卦,好多人发豆油问我,一般见到的明星……平时都什么样子,穿什么戴什么?是不是平时打扮得都跟机场街拍似的?
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平常穿成街拍那样的,都是刚从精神病院里跑出来的。大厚毛衣配光腿儿的短裤,凉鞋里套袜子,再搭一个毛线球儿帽……这人格得多不稳定啊!
室内戴墨镜,您面前也不摆个盆儿……
一身儿水钻假玻璃,行走的掉渣儿烧饼本饼吗?
算了,一提这些我就忍不住哈,原谅我!总之呢,明星私下里都挺正常的,也穿优衣库,也经常、常常买A货(真的,别不信,有一次我开会,一个导演的老婆全程和一个女明星发链接,互相推荐TB假货店!还安利我呢:都是原单,特别好!我比了,和正品一模一样……嗯,你就骗自己吧,我心说。)
虽然不会穿的特别夸张(毕竟也不想被认出来),但是很多明星的衣品也是醉了。私下里我见过衣品最好的明星,女的是周迅,男的是黄觉。至于你们老公雷佳音,哈哈哈哈,本人没那么雷啦。不红的时候特正常,东北大老爷们儿风格,扔剧组就是一剧务,哈哈哈哈特别可爱。
说回本题哈,演员面试的时候穿什么。
有一句话叫你穿什么,你就是什么。这次面试的时候,真的有不少人,觉得自己是super star,但一般穿的越闪耀的,,,我发现死的越快。
为什么?因为演员,需要你是空的!需要你有可能性!您自己都一身颜色了,导演怎么塑造你?没空间嘛。
所以,牛仔裤、Tee、球鞋,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最好。
同时也延展一句,不少豆友问我新人面试有什么注意事项。您看看这篇日记,其实普适啦~~作为一个职场新人,也最好不要先入为主给自己贴上标签,因为你的标签未必是你老板希望的、使的顺手的。
与其将来扭转错位的印象,不如一开始就不给倾向!而且干净、朴实,有许多可能性的年轻人,是一切老板都喜欢的。
再说妆容。
当然也是裸妆感。就是那种“直男以为你没化,其实你画了特么的2个小时”的那种妆!但在面试演员的时候,就必须更加小心,因为导演什么的眼睛可毒了。给大家讲一个小逗事吧。
有一场是3个男生、3个女生混合的,C老师忽然问一个女孩:你化妆了吗?其实以我这种工作狂宅女看来,没化嘛,但C老师一口咬定:你戴美瞳了。一开始那个女孩还不承认,说自己戴的是隐形眼镜。导演说,拍电影会特别真实,眼睛尤其重要,无论怎么化妆眼睛都是改变不了的,有没有灵气就看眼神了。但很可惜,我看不到你眼睛的真实状态。
那个姑娘……就没入选。
说句题外话,毕竟导演什么的不会要求你立刻卸妆什么的,对人不尊重。但如果是我,导演都说到这份儿上来,我会当即摘掉美瞳的。
再说一个趣事,就是高跟鞋!而且是男生穿的。
这个更尴尬了。
有个男生资料里写的身高178cm,他旁边有1个女生说自己170……但是,他俩看起来差不多高!而更逗的是,还有一个女生说自己168,显得比他们矮了一大截!
于是,我们只好让他们几个挨个站好,背对背,比个儿……
怎么比都不对,最后才发现,那个男生穿了内增高的鞋。而号称168的女生,也就162。
选演员,选的就是可能性。你相貌、身高、气质上的最本真的东西,是最重要的。如果在这上面作假,基本上就跟应聘社科院,拿一假文凭一个意思。
当然,咱们都不是演员哈,但在面试的时候,有的地方可以含糊地说、美化自己说——比如,说自己平时热爱艺术什么的。但你的“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条件,咱最好还是老实交代,就不要往枪口上撞了!
未完待续哈,后面我会写写和“大人物”打交道的情商问题。有些人精级的人,确实是有方法论的,而且特别有效,谁都吃那套!
大家给点鼓励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