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电影节
早上7点45出门,步行进世博5号门,又听广播号召转6号门。刚刚22点45到家门口。算来整整15个小时。总体感觉,逛了一次电影节。
从世博轴进去,考虑到第一天人多,暂时放弃中国馆(原本打算稍晚再去,但是不知道应该预约,结果错过了首日看看中国馆的机会),转去人数稍少的欧洲区,想不到几个发达国家门口都是排队如龙。看了一个意大利,没耐心再看其他欧洲强国了,于是转去非洲。那里果然人少,短时间内转了个遍。后来去了西边的几个企业展馆,又去了浦西,看了一些城市体验区。晚上回到浦东,看了罗马尼亚、美国、芬兰等,有幸等到了花车巡游。
没看攻略,基本全园走遍,大部分热门展馆没进。留给剩下的六个月吧。不知道还需要进去多少次。
印象深刻的有:匈牙利馆的短片,美国馆最后一段短片,城市最佳实践区里台北馆的未来剧院短片(侯孝贤作品)、大阪馆的短片。全是电影。还有幸见到了实践区苏州馆的短片,是宁浩作品,逢整点、半点播放,可惜毫无灵气,令人失望。
电影在多媒体时代的作用越来越大了。这是作为影迷的人们所喜见的。然而,作为世博会,大部分场馆都以电影的形式为主体,也太没创意了。
今天的文字写成流水账,是信息量太大,又什么都想写的缘故。实在舍不得放弃许多记忆点,故记之如上。
从世博轴进去,考虑到第一天人多,暂时放弃中国馆(原本打算稍晚再去,但是不知道应该预约,结果错过了首日看看中国馆的机会),转去人数稍少的欧洲区,想不到几个发达国家门口都是排队如龙。看了一个意大利,没耐心再看其他欧洲强国了,于是转去非洲。那里果然人少,短时间内转了个遍。后来去了西边的几个企业展馆,又去了浦西,看了一些城市体验区。晚上回到浦东,看了罗马尼亚、美国、芬兰等,有幸等到了花车巡游。
没看攻略,基本全园走遍,大部分热门展馆没进。留给剩下的六个月吧。不知道还需要进去多少次。
印象深刻的有:匈牙利馆的短片,美国馆最后一段短片,城市最佳实践区里台北馆的未来剧院短片(侯孝贤作品)、大阪馆的短片。全是电影。还有幸见到了实践区苏州馆的短片,是宁浩作品,逢整点、半点播放,可惜毫无灵气,令人失望。
电影在多媒体时代的作用越来越大了。这是作为影迷的人们所喜见的。然而,作为世博会,大部分场馆都以电影的形式为主体,也太没创意了。
今天的文字写成流水账,是信息量太大,又什么都想写的缘故。实在舍不得放弃许多记忆点,故记之如上。